⊙ 基本注解 |
痞 pǐ (1) ㄆㄧˇ (2) 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 (3) 恶棍,流氓:~子。地~。文~。~里~气。 (4) 郑码:TGJ,U:75DE,GBK:C6A6 (5) 笔画数:12,部首:疒,
|
⊙ 词性变化 |
痞 pǐ 〈形〉 公开场合说下流话、行为不正经 [rascally]。如:你别痞 |
|
⊙ 详细说明 |
痞 pǐ 〈动,名〉 (1) (形声。从疒(chuáng),否声。本义:病名。胸中懑闷结块) (2) 同本义 [lump in the abdomen] 痞,痛也。——《说文》。按,腹内结滞而痛。 (3) 又如:痞利(痞结又下痢);痞气(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痞疾(腹内郁结成块的病);痞硬(中医谓郁结成硬块);痞胀(郁结胀闷);痞结(腹内郁结成块;喻阻塞不通);痞塞(郁结,阻滞不通);痞满(郁结懑闷) (4) 恶棍;流氓无赖 [ruffian]。如:地痞(地方上的坏分子);兵痞;文痞;痞徒(痞子;歹徒)
|
|
⊙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疒字部】 痞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解釋:【唐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音否。【說文】痛也。【徐曰】又病結也。【增韻】氣隔不通。【玉篇】腹內結病。【廣韻】腹內結痛。【正字通】方書,不痛者為痞滿,痛者為結胷。胷痺,有因下而結者,從虛及陽氣下陷治之。有不因下而痞者,從上虛及痰飲食鬱濕熱治之。 又【廣韻】方美切【集韻】補美切,??音鄙。義同。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病也。 又【廣韻】芳杯切,音肧。弱也。 又【集韻】晡枚切,音桮。弦病。
|
|
⊙ 常用词组 |
痞棍 pǐgùn [ruffian;cod] [方]∶痞子,流氓。也指作恶多端的人 痞话 pǐhuà [vulgarism] [方]∶庸俗下流的话 痞积 pǐjī [mass in the abdomen] 痞块 痞块 pǐkuài [a lump in the abdomen] 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块,是脾脏肿大引起的,也叫“痞积”。伤寒病、败血病、慢性疟疾、黑热病等都会发生这种症状 痞里痞气 pǐlipǐqì [slovenly] [方]∶形容吊儿郎当的样子 痞子 pǐzi (1) [ruffian] 流里流气的人;恶棍;流氓无赖 (2) [mass in the abdomen]∶医家称经久不愈的腹内痞块
|
|
⊙ 英文字义 |
1.a lump in the abdomen2.a ruffian; the riffraff;swelling of the liver |
⊙ 日文字义 |
1. →【 块】2. ごろつき.無頼漢.悪漢. |
⊙ 法文字义 |
痞名voyou;canaille;gredin;va-nu-pieds地~gredin loca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