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拑 qián (1) ㄑㄧㄢˊ (2) 同“钳”①。 (3) 郑码:DEB,U:62D1,GBK:9283 (4) 笔画数:8,部首:扌,
|
|
⊙ 详细说明 |
拑 qián 〈动〉 (1) (形声。从手,甘声。本义:胁持;夹住) (2) 同本义 [clamp;restrain] 拑,胁持也。——《说文》。徐灏笺:“从手曰拑,从竹曰箝,从钢铁曰钳,通用则不别也。” (3) 又如:拑击(两面夹击) (4) 通“钳”。合拢;闭住 [close] 拑口而不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臣畏刑而拑口。——《汉书·五行志》 (5) 又如:拑者(闭口不言之人) (6) 勒;横木于马口 [draw rein;rein in] 拑马而秣之。——《公羊传·宣公十四年》。释文:“以木衔马口也。” (7) 又如:拑勒(将衔勒放入马口)
|
|
⊙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拑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 — 解釋:— — 【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音箝。【說文】脅持也。【前漢·鼂錯傳】天下之士,拑口不敢復言矣。 又【集韻】扱范切。義同。 【韻會】按《說文》箝拑柑鉗鍼訓義不同,然書史傳寫亦有通作者,今以《說文》爲正。 【正字通】拑鉗箝通,與柑音義別,俗誤通用。互見木部柑字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