魌 拼 音:qī 粤 语:hei1、kei1 五 行:火 部 首:鬼 部首笔画:9 总笔画:17 繁 体:魌 姓名学笔画:18 GBK编码:F474 笔顺编号:32511355412211134 UniCode:U+9B4C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齐 《十三辙》--衣欺 韵母:i 汉字结构:右上开口 ⊙ 基本注解 魌qī (1) ㄑㄧˉ(2) 古同“??”,古代驱疫鬼时扮神的人所戴的面具。(3) 郑码:NJEC,U:9B4C,GBK:F474(4) 笔画数:17,部首:鬼,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鬼字部】 魌 ·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8— —解釋:— —【廣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欺。【說文】醜也。今逐疫有?頭。【註】徐鍇曰:?頭方相四目也。今文作魌。【周禮·夏官·方相氏註】以驚敺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 【廣韻】同??。【集韻】通作?。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