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芼 máo (1) ㄇㄠˊ (2) 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羹(用菜杂肉为羹)。 (3) 草覆地蔓延。 (4) 郑码:EMH,U:82BC,GBK:C664 (5) 笔画数:7,部首:艹,
|
⊙ 词性变化 |
芼 mào [动] 用手指或指尖采摘 [pick]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周南·关雎》 |
|
⊙ 详细说明 |
芼 mào (1) 菜 [vegetables]。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芼,草覆蔓也。从艸,毛声。——《说文》 铡芼置于豆南。——《仪礼·特牲礼》。注:“菜也。” 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礼记·少牢礼》疏 雉兔皆有芼。—— 礼记·内则》。注:“谓菜芼也。” (2) 又如:芼羹(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
|
⊙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芼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 - 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耄。【說文】草覆蔓也。 又【爾雅·釋言】芼,搴也。【註】皆擇菜也。 又【五音集韻】武道切,音媢。用菜雜肉爲羹也。【禮·內則】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禮》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又【韻會】謨袍切,音毛。【柳宗元詩】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註】芼,草也。 又音莫。【詩·周南】左右芼之。叶下樂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