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鍥 qiè (1) ㄑㄧㄝˋ (2) 见“锲”。 (3) 郑码:PCYG,U:9365,GBK:E59B (4) 笔画数:17,部首:釒,
|
|
|
⊙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鍥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 解釋:— 【唐韻】苦結切【集韻】【正韻】詰結切,??音猰。【說文】鐮也。【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鐮。或謂之鍥。【集韻】或作?。 又【廣韻】刻也。【戰國策】鍥朝涉之脛。【註】鍥,刻也。【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又【廣韻】斷絕也。【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註】鍥,絕也。 又刻酷曰鍥。【後漢·劉陶傳】寬鍥薄之禁。 又【集韻】詰計切【正韻】去計切,??音契。義同。 又【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鎌也。【集韻】或作??鐑。 考證:〔【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朽。〕 謹照原文不朽改不折。〔【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麻。〕 謹照原文鍥其軸爲句麻約而歸之爲句,麻字不連上讀。謹省麻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