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汃 bīn (1) ㄅㄧㄣˉ (2) 古代西极水名。 (3) 郑码:VOVV,U:6C43,GBK:9AF1 (4) 笔画数:5,部首:氵,
|
|
⊙ 详细说明 |
汃 pā 〈形〉 (1) [方]∶烂熟;疲软 ?[thoroughly ripe] 物及地之湿者谓之汃。——明·岳元声《方言据》 (2) 另见pà
|
|
⊙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汃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解釋:— —【玉篇】彼銀切【唐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邠。【說文】西極之水也。引爾雅:東至於泰遠,西至於汃國。◎按今《爾雅·釋地》本作邠國。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八切,攀入聲。義同。 又水貌。【張衡·南都賦】砏汃輣軋。【註】波相激聲。【韓愈·征蜀聮句】獠江息澎汃。【註】與澎湃同。〇按《五音篇海》書作??,譌。 考證:〔又【唐韻】【集韻】【韻會】??普八切。〕 謹按說文註下所引唐韻只有府巾切。惟廣韻音普八切。謹將唐韻改爲廣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