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绿 (緑) lǜ (1) ㄌㄩˋ (2)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3) 郑码:ZXKV,U:7EFF,GBK:C2CC (4) 笔画数:11,部首:纟,笔顺编号:55151124134
|
⊙ 词性变化 |
绿 綠 lǜ [动] (1) 呈现绿色 [present gree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lù |
|
⊙ 详细说明 |
绿 緑 lù [名] (1) 通“菉”。一种野菜 [hispid arthraxon]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文]∶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book of prophecy]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lǜ
|
|
⊙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綠 — —解釋:—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
|
⊙ 常用词组 |
绿林 lùlín [Lulin] 原为山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过绿林山起义。后以此称聚众抗官或劫富济贫的行为 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 Lùlín Qǐyì [the Lulin Uprising]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公元23年,起义军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在昆阳大败王莽军,乘胜西进,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绿营 lùyíng [green camp] 清代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
|
|
⊙ 英文词汇 |
green viridescence |
⊙ 英文字义 |
chlorine;greener;green;1.greenlù1.(of calligraphy) hispid arthraxon2.a surname;green/chlorine;viridescence |
⊙ 日文字义 |
みどり ##字義は“ ”に同じ.“ 林”“ 营”などに用いる. 緑. |
⊙ 法文字义 |
绿形vert~叶feuille ver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