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取象思维方式(四)
又如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这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公认的咏唱爱情的佳句。欣赏这句诗的难
点在于“春蚕”、“蜡炬”、“吐丝”、“成灰”,与爱情的关系,可
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人们通过想象,能得出“到死丝方尽”,
“成灰泪始干”似乎与爱情的生发、相恋时的情境,亦或某些心愿等等
有相似的地方,让人们比附推论出结论:我爱你到永远。取象思维方式
在现代诗文中也多有运用,如大家熟知的:“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
晚,……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里的“旧船票”、
“你的客船”所蕴含的深意,只能从取象思维方式这个角度去分析,去
解读,才可体悟出其妙来。
现代语言中的“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其中“脚上的泡”与
“自己的过失”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靠想象,却能比附推论出:
“自己的过失是自己造成的”这一结论。这句话可用在责己、责他等场
合,并显得温情、委婉、含蓄。其他如:
(1)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2)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3)一针不缝,十针难补。
(4)烧香找不到庙门。
(5)不给马吃草,却让马儿跑。
例句(1)取象的具体事物是“猫”,不管它的颜色如何,只要能“抓
住耗子”,便是“好猫”。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猫抓耗子”,而实际上
是让人们通过想象去比附推论出一条抽象的事理:要重实际。这样,通
过想象,体悟出那些只可意会的东西来,是准确把握、使用、理解这句
话的关键,这正是取象思维方式的妙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取象思维方式在运用过程中所取之象与推论的
结果——事理之间,不是靠普通逻辑规则建立起来的,其所谓的因果联
系,只能靠想象,这种推论方法,具有感悟性、直观性,这是取象思维
方式的玄妙之处。从“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来看,取象思
维是建立在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的,所取之象大多是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经
验,这是对《易经》所取之象的超越。又由于得到了现实生活经验的支
持,人们对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感到陌生,并能够接受它,娴熟地运用
它,其中的逻辑支点便是它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来,让人们体会到它合乎
常理。运用取象思维方式,极具活力而独具魅力,是易学文化精神在现
代思维方式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睿智,思维表述简
练、寓意丰富、余韵绵长,耐人寻味,几千年来,这种思维方式始终被
人们喜爱着、运用着。
要之,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发展形成于《易
经》,是《易经》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的重要方面。取象思维与抽象思
维、形象思维、顿悟思维是不相同的,它们之间具有并列关系,它理应
是中国思维模式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弄清楚取象思维方式的基本内
容,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易经》、掌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理
解中国语言的特殊功能,尤其是赏析中国语言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是我们探讨的目的。
- 上一篇:论取象思维方式(三)
- 下一篇:新派八字预测秘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