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名学概论 > 起名知识 > > 详细内容

[起名取名] 三个程序的取字方法形式

 一般来说,求测者总希望测字的结果是吉,不是凶。因此,他们在选字时会有意无意地选择一些吉利的字。测字先生常常会反其道而行之。
       一次,有人为病去求测,写一个吉利一点的“幸”字去问测字大家程省,程省见后便说:“大不吉。”他接着又问了一下病人的年龄,来人告诉他说:“四十九岁。”他对来人说“‘幸’字实有三不幸,问病不宜土木交加,‘幸’字中正好土木交加。二不幸,木中桑木为最坚久,今不成桑木。三不幸,不到五十。逢幸日或幸月,恐不能侥幸”。后果亡。
       手写的字常常很不规范,即使按照汉字的规范来写,同样一个字由于出自不同人之后,也会有千差万别。就是由同一个人来写同一个字,常常也会有不同之处,况且字还有各种字体,如楷体、草体等。所以,这更增加了测字的难度,但又恰恰在不同的安体里透露了凶吉的征兆。这里有一则很有趣的测例,讲的就是测字者对同一字,因字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测字结果。 
       说字,就是由求测者随口说出一个字请测字先生测。这种取字方式的范围很广,凡是字都可求测,测字难度也相当大分普遍的。
       有一个姓方的人在外多日,一天接到一封家书。信中说妻子病重,要他赶快回家。方某犹豫不决。于是,就去找会测字算命的朋友。他要方某说一个字,才能决定是否应该回去。方某随口说了一个“粉”字。方某的朋友说“桩台留半面,红粉已分离。快速回家,否则怕见不到她了。”方某听罢,急速打点行装回家。待他回到家中时,他的妻子已经死了。
       有一个人的孩子生了重病。心里焦急如焚,便想请人测字,以求孩子的平安。他请了一个姓李的测字先生,就用他孩子的乳名六十中的一个六字求测。
       测字先生知道那小孩的乳名叫六十,现在又口说一个六字,他心里就清楚了。他对那人说:“你刚才说小孩的乳名叫六十,现在口说六字来测。将六十两字合在一起有点像一个‘卒’字,卒字如果去掉上面的一点就有点像平安的平字,因此,你的小孩现在无妨,可以平安无事。但,这个卒字看起来又有点像来字,因此,恐怕会有来年之忧。
       上面几则测例都是口说测字的例子。说字求测,求测的人说出的字常常是随口而出,出现的字有时很少见,往往很难测。这对测字的人来说就需要底子厚实、思路敏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测字的程序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取字、拆字、测字。
       虽然,也有极个别的测字者无字也能测,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测字先要有字才能测。所以,取字是测字的第一步,它是由求测人来完成的。接下来便是将字拆解开来,认识字——相字,下判语,或是先相字——认识字,拆字,下判语。 

  随着测字术的发展,取字的方法、形式以及它的内涵都在扩大。我们先来看一下取字的方法。 
    
       (一)取字的方法
  
    取字的方法有拈字、指字、写字、说字等多种。
    
       拈字,就是测字先生将预先写好字的纸片放入一个布袋中,求测的人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张,用这张纸上写的字请测字先生测。在《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一则用拈字取字求测的事例:
       清代大学士张之万在未中进士前曾寓居杭州。一天,他在路上遇见一个测字先生,想测一下他的仕途如何?于是,他从测字先生的布袋里拈了一张纸片,取出一看,纸上写着一个“死”字,令他大吃一惊,认为此字必是凶多吉少,赶紧扔掉纸片就跑。这时,测字先生马上把他叫住,问他求测什么事。他说求测功名。测字先生把那张纸片拿来仔细看了看,将“死”字的第一画勾去,并在“死”字旁写了一行小字“癸卯一人”。并对张之万说:“这是一个吉字,‘死’字拆开便成了‘癸卯一人’,这分明是癸卯年你将大魁天下。”测字先生立刻向张之万拱手祝贺。张之万也破涕为笑,转惊为喜。
       拈字测字一般是先拈字,然后再将所要测的事告诉测字先生。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取字方法对测字先生来说,是最简便的了。因为求测者所拈的字都是在测字先生预先写好的范围里。测字先生对这些字都已了如指掌,该如何拆开,有多少种拆法以及对不同的求测的事该如何说,都早已心中有数。可是,从表面看来,任意取一个字就能猜测一个人的命运,已是很神奇的了,可以使人深信不疑。
    
       指字,就是由求测者任意指一个字,请测字先生来测。所指的字可以是写在纸上,也可以是写在其他地方,如书上、钱币上、招牌上等。据说,宋朝的谢石还发明了一种“千字牌”,可以让不识字的人指字求测。“千字牌”就是在一张很大的纸上写上千余字,然后将它挂在墙上,让求测的人任意指着上面的字请测字先生测。这种“千字牌”后来流行开来,成为测字店的一种标记。拈字与“千字牌”指字,只是取字的同罢了,实际上都是规定在一定的范围里取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