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民事法律资料 > 消费维权 > > 详细内容

消费者让“双11”成全民狂欢日

今天是11月11日,简称“双11”。在许多人眼里,“双11”已成为网购狂欢节。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天猫与淘宝“双11”销售额有望超过300亿元,期间快件量将突破4亿件。

网络改变生活,网购给力生活。“很多人的第一购物渠道就是网店”,互联网对中国商业模式和形态的影响,令很多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的人士都无法想象。有专家学者认为,“双11”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更多消费者更便宜方便地享受消费和服务。

目前来讲,网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信用经济并不“丰满”。有媒体盘点,虚假价格、“超卖”卖光、快递不快等问题成为网购消费者“吐槽”集中点。省心、放心、称心,任何时候都是消费者购物的首要追求。擦亮“双11”的消费品牌,离不开信用经济的“加盟”。明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消法”,对网络购物等新领域、新问题做出了规范,更加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期待商家与消费者携手打造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日,让消费者日实至名归。

今天的成绩和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赖互联网技术、电商企业、店主、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双11”是火爆的、热闹的,甚至是销售、购物的奇迹,但喧嚣疯狂过后不该忘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贸易活动,仍需遵守基本的市场交易原则和公序良俗——保质保量、公平竞争、诚实信用、遵纪守法,消费者也应保持一份购物理性。

11月11日,这个被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自电商淘宝在2009年的当天进行折扣促销创下销售纪录后,逐渐被赋予新的意义。11月10日来自新华社的报道称,当“双11”走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年,俨然已造出春节的范儿,几乎成为中国将近6亿网民最为期待的年度盛事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