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CMOS电路的维修
主要用来保存主板的设置信息以及为主板提供一个32.768k的实时时钟信号。
电路主要由南桥芯片、CMOS电池、实时时钟、CMOS跳线等几部分组成。
实时时钟晶振用来为南桥芯片提供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和南桥以及谐振共同工作才会产生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如图1所示。
主板中的CMOS电路形式有很多种,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CMOS电路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经过两个到CMOS跳线的电路、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电路和具有电池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
在有些老式主板中,还采用一种没有经过二极管隔离的电路,由于这种电路目前很少应用,因此,就不再介绍其工作原理。
一.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
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如图2所示(以VIA 694主板CMOS电路为例)。
晶振X1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C7、C8是晶振的谐振,X1、C7、C8和南桥芯片内部的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没有插上时,CMOS电池(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R104、二极管D2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CMOS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Q9(AMSlll7-3.3)稳压后,输出+3.3V的待机电压。
+3.3V的待机电压除了为南桥芯片供电外,还经过二极管D1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由于+3.3V的待机电压高于CMOS电池所提供的3.OV电压,因此二极管D2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二极管D2截止,切断CMOS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当ATX电源断电后,D2负极电压消失,D2随即就会导通,恢复锂电池南桥芯片供电,保持南桥芯片内部的时钟电路供电的连续性,确保内部的CMOS随机永不掉电(直到锂电池的电能用完为止)。
跳线JBAT1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1-2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此时主板工作在正常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2—3端时,锂电池的供电端与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之间的连接断开,且此时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通过CMOS跳线的2—3连接端一R107与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有些主板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连接有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因此只有将CMOS跳线帽放在清除位置上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使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供电电压彻底消失,达到清除CMOS数据的目的。
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0S跳线的CMC)S电路在实物中很好识别:CMOS跳线附近一般有两个二极管,连接锂电池的一个和连接CMOS跳线的一个电阻分别是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这两个电阻的阻值一般都是1kΩ(贴片电阻上的标注字符是“102”)。
二、经过一个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
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如图3所示(以富士康915A主板的CMOS电路为例)。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S电路一般应用在Intel 845以上芯片组的主板中,这个双二极管一般是BAT54A(封装上的代码为“LD3”或者“KL3”或者“L43”)。
晶振X5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BC429、BC433是晶振的谐振电容,X5、BC429、BC433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电阻R206、二极管BAT54A的1、3脚分成两路输出:一路直接加到南桥芯片的VRTC功能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锂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另一路经过电阻R474加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保持CMOS随机存储器工作在数据保存状态,使CMOS设置信息不变。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Q48(AMSI117—3.3)稳压后,输出+3.3V的待机电压。
+3.3V的待机电压经过二极管D15的2—3端加到南桥芯片的VCCRTC功能引脚。由于+3.3V的待机电压高于锂电池所提供的3.0V电压,因此二极管BAT54A中的1,3脚内部二极管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这个二极管截止,切断锂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当ATX电源断电后,二极管BAT54A中的l、3脚内部二极管负极电压消失,这个管子随即就会导通,恢复锂电池南桥芯片的供电,保持南桥芯片内部的时钟电路供电的连续性,确保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永不掉电(直到锂电池的电能用完为止)。
跳线JP5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2—3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卜2连接端时,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17CRST#端通过二极管D31和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这类电路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一般连接有一个0.1μF的电容,因此只有将CMOS跳线帽放在清除位置上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使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供电电压彻底消失,达到清除CMOS数据的目的。
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在实物中很好识别:
CMOS跳线附近一般有一个T0~23封装(与小功率贴片三极管一样)的二极管。
三、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
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如图4所示。晶振X2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C174、C170是晶振的谐振电容,X2、C174、C170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电阻R288分成两路输出:一路经D21加到I/O芯片上,为I/O芯片提供电压检测信号,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会在开机时,通过屏幕提示用户锂电池电压低,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另一路经过二极管D20、电阻R446送到南桥芯片的RTC—VCC供电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锂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二极管负极的电压还经过电阻R474加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11'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保持CMOS随机存储器工作在数据保存状态,使CMOS设置信息不变。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电阻R331、R340分压后,再经过二极管D19送到南桥芯片的RTC_VCC供电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此时二极管D20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这个二极管截止,切断锂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跳线JBATl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1-2连接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2—3连接端时,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通过电阻R410和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
维修提示:D19与D20起电压转换的作用。当.ATX电源没有插上市电时,由锂电池供电给南桥芯片。当ATX电源插上市电时,则由ATX电源输出的+5V待机电压为南桥供电。此时的D20就阻断了锂电池供电给南桥芯片的通路,从而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D21必须采用肖特基二极管代换,若用普通的1N4148代换将会导致因二极管压降大而在每次开机就会有“电池电压低,需要按下F1按键继续”的提示信息。
- 上一篇:拆除一只三极管救活CPU
- 下一篇:彩电行输出级损坏的故障检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