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维修入门基础 > > 详细内容

应用EQ最重要的三个目的

  1)使得乐器变得更清晰,更明显突出。

 2)使乐器或者MIXING的声音比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更丰满更具立体感。

 3)通过调整乐器之间的,让所有乐器的排列变得更好更完美。

 即使某些声音在录音上没有问题,但是声音听起来没生命,没动力的,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某一个点过度提高或者其他问题引起的过度衰减。在很多时候,因为中频范围中400到800HZ这个范围的频率太低了,导致乐器缺乏清晰度(很难凸现出来)。而提高这个区域的频率会让声音听起来更“boxy”(翻译是矮矮胖胖的,我想是模糊的意思),如果过多就不好了。(至于是什么感觉,建议大家自己尝试尝试,或者参考这里,其实他们都出自同一本书)。

 A)BOOST(提高)/CUT(衰减)旋钮设置到一个合适的衰减级别上(例如设置到8dB或者10dB)。

 B)对整个频率进行扫描,直到你的声音不再模糊了,声音更突出为止。

 C)对衰减的数据进行尝试性的调整。你自己要意识到:衰减过多,会导致声音听起来变得THIN(声音边薄)。

 D)如果有需要,对声音的某些中高频(UPPERMIDRANGE,大约1KHZ到4000KHZ之间)的频率点(我猜想这里的“point”是这个意思吧)进行些微的提高(开始的时候1dB,然后可以提高更多)。

 E)(E和D不一定同时存在,看实际情况)如果有需要,对高频(5KHZ~10KHZ)做些微的提高(同样是从1dB开始,然后慢慢提高);F)(F,E和D不一定同时存在,看实际情况)对超高频(10KHZ~15KHZ)做些微的提高(同样是从1dB开始,然后慢慢提高),以增加更多的空气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