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与音箱的配合及调整
为充分发挥的发声效果,减小音箱的必要体积,通常应用较多的是倒相箱和密闭箱。为了达到与所用单元配合,除按要求使箱体有正确的机械谐振点和容积以外,还需根据扬声器的fo对箱体进行精细调整,以修正由于不同单元fa误差造成的影响。
一、两组合的单元选择
音箱一般有两分频和三分频两种组成型式。两分频组合中低音扬声器是指中音和低音频率的统称,当分频点选择在1K—6KHz时,重放的是中音6KHz以下的部分和6Hz—50Hz左右的低音。所以二分频音箱的低音扬声器的常选用的是近似全频带扬声器,显然不同于真正的低音扬声器。目前国产全频带扬声器较少见,常见的基本为国外产品。
二分频音箱分频点不宜选择在1KHz—2KHz的中音中段,中音区域极具分辩率和表现力,一旦波形人耳极为敏感。故高低音单元交接点应避开此区域。
二分频箱需慎选专用低音扬声器,尤其慎用橡皮边低音单元,口径大的(>165rnm)更需避免。因为二分频的高音单元虽可包括中音重放,但辐射面积小,中频4KHz-BKH2的声压极有限。如果与橡皮边低音组合,将在1KHz-8KHz(视低音单元的高端衰减点而定)出现声压曲线大幅下陷,形成中音声压不足现象。语言扩音中闷声闷气且舌尖前齿音明显者大多为此种组台。
有的二分频音箱为了突出低音效果,选8-10英寸低音单元,配以两只球项高音,结果并不理想。球顶高音单元尽管其重放频带有的标注为1KHz-3KHz,实质上限于有效辐射面积过小,中音声压极为有限,形成严重声压不平衡。加上8-10英寸低音单元既使能连放2KHz-4KHz的声音,但由于纸盆的分割振动等现象,中音已失真严重且受到低音大幅活塞振动的影响,方向性及清晰度大为逊色。
从上述原理看,三分频组合则较为理想,既使是自行组装音箱,选择三分频也更容易得到好的效果。
发烧友可以用听音法调整音箱高、低音的声压平衡。因为中音区是入耳最敏感的区域,对分频式音箱可以先接通低音单元,通过外附中音控制器(见上图中双连电位器)将中音调至最小位缓慢向上调整衰减器,使中音与低音取得平衡。如中音声压太小,声音沉闷,相反中音过大,乐器泛音(谐波成分)加强,会感到声音浮噪。只要反复细听细调极易达到中低音平衡的状态。如调整中发现中音声压偏小,即使不用衰减器也难以与低音平衡,建议更换输出声压较高的中音单元。
高音声压平衡可改变分频点适当修正,也可采用衰减器进行,人耳对8-10KHz高音不敏感,除非有明显刺耳之外可不作调整。
倒相箱是常用的型式,既使按图加工也不易迭箱体与扬声器匹配状态。组合后单元的曲线星两个相等的峰点,而位于单元fo的两侧(见中图),此时音箱整体谐振频率由fo到fl,表明倒相孔释放的声压正好与单位前面相同(被倒相),增大了低视声压的效果。声学参数的计算,测量既困难,准确度也差,一般均须经实际调整。方法见下图,用声频发出40Hz-120Hz功率信号,先测出单元不装箱时fa,然后以40Hz-120Hz范围内测出稍低于fo的f1和稍高于fo的f2,改变倒相孔的直径、长度使之达到中图所示之关系即成为理想状态。改变倒相孔长度可用加外套筒的方法,变更倒相孔直径则可险时在前孔外加遮板的方式调整。
- 上一篇:音响电路星形接地要点
- 下一篇:音响的电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