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环绕声解码
杜比环绕声的任务是,从两个声道LD和RD信号中恢复四声道的L,R,C及S信号。杜比环绕声解码的基本思路是采用一个无源固定矩阵来实现解码,如下图所示。
由于解码后的信号与原信号不完全一样,因此解码后的信号分别用L’,R’,C’及S’表示。它们分别为:
L’=LD=L+O.707(C+jS)
R’=RD=R+O.707(C-jS)
C’=0.707(LD+RD)=C+O.707(L+R)
S’=0.707(LD-RD)=jS+0.707(L-R)
从以上四式中可知,解码输出除包含所需信号外,还产生大量串音,这些串音使声像定位变坏。例如:L'信号,它除包含所需信号L外,还产生了0.707(C+jS)串音信号。这种正常信号与串音之比就是声道分离度。
上述无源固定矩阵解码的分离度仅为3dB,距实用杜比环绕声的要求相差很远。
(1)根据无源固定矩阵制作的解码器又称为被动式解码器,如下图所示。为了提高前方声道和后方声道的分离度,采用了对后方环绕声道S’信号延时处理的方法,使后方环绕声道比前方声道延时15~30ms左右,根据哈斯效应,人耳是根据先到达的声音获得定位的,因而后方环绕声道声音不会影响入耳对前方声道声音的定位效果。经延时后的S’信号还要经过低通与杜比降噪处理,7k低通滤波可消除高频串音又不影响环绕声,加入杜比B降噪可与时加入的降噪电路互补,可使后方环绕声道的提高6dB左右。前置滤波的作用是防止25kHz以上的与干扰进入数字式延时电路。
(2)早期生产的AV放大器都采用这种杜比环绕声系统,目前大多已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