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28GR6776彩电电源与保护电路维修技巧
该机的保护、待机电路都对进行控制,使输出降低。保护电路启动时,引发的故障现象与待机相似。检修保护电路时:一是区分是保护电路启动还是开关及控制电路故障;二是判断是哪路保护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三是查找引起保护的故障元件,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检修。
1.观察指示灯的亮度变化配合电压测量判断故障范围
发生“”故障时,指示灯的亮度变化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
(1)指示灯不亮,各路输出端无电压输出
故障主要发生在开关的初级电路。重点检测开关电源初级的整流/电路、启动振荡电路。
如果保险丝熔断,是开关电源发生严重短路、故障,常见为整流D09~D12击穿、300V滤波器C32击穿、大功率开关管Q156击穿等。
开关管工作在高电压大状态下,是故障多发元件,开关管损坏后一定要检查原因,不可盲目更换,有可能再损失一个大功率开关管。本电源电路Q147、Q146及其周围元件故障很容易损坏开关管,如Q146的偏置电路R48、D51、C48中有短路、变值的,都会造成Q146无偏压,脉宽失控,造成电压过高、电流过大,会烧坏开关管。
光电耦合器Q43是控制电源振荡脉宽的关键元件。如果光电耦合器性能变差,或稳压电路故障,也会烧坏开关管。
开关管Q156用2SC3973B(其反峰压为1500V,最大电流大于10A)。可用常见的BUS14A、BUSBA等代换。脉宽管Q147要用低反峰压高放大倍数的三极管代换,高反峰压的内阻较高不能用,可用常见的2SD880、2SC3807等代换。Q7s为高反峰压的型晶体管,可用25A920、BF421等代换。电源电路中的二极管,除整流管外,其余都用代换。
(2)指示灯常亮,不能开机,输出电压为低
故障主要发生在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如果副电源输出的5v电压正常,故障在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否则故障在副电源和副电源转换电路。常见为微处理器工作条件(供电、复位、)不具备、矩阵电路漏电短路、副电源及其转换电路干枯、Q63开路损坏等。
(3)指示灯亮、暗正常,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此故障为保护电路启动。指示灯亮、暗正常,说明副电源和微处理器电路基本正常,主要是保护电路启动,将“光耦”Q43的②脚电压拉低,使开关电源输出低电压,不能进入开机高电压输出状态。
2.测量保护电路关键点电压
测量关键点电压可在两种状态下测量:一是在进入保护后测量;二是在开机后,进入保护状态前的瞬间测量;三是在解除保护后测量。将三种测量结果比较,作为判断故障范围的依据。
(l)测量保护执行电路电压
在开机测量Q96的基极电压。Q96基极电压正常时为0V,如果该电压为0.7V,即是保护电路启动。
如果Q96的电压为0V(正常值),再测量Q95的基极电压,如果Q95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平,则是待机电路引起的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引发“三无”故障。
(2)测量检测电路电压
如果测量翻转电路Q96基极电压为高电平0.7V,重点测量Q96和Q97基极外接的保护检测电路。电压在开机后,进入保护状态前的瞬间,测各路保护电路的电平,判断是哪路保护电路启动。140V过压保护电路,测量Q75的集电极电压;副电源+5V过压保护电路,测量Q83的基极电压,哪路检测电路在保护前的瞬间输出高电平,则是该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
3.解除保护观察故障现象
为了不因为强行开机造成故障扩大,要分三步走:先用“测量法”排除电源各路输出端和行输出电路、场输出电路的严重短路漏电故障;再断开行输出电路接假:然后解除保护,测量开关电源的+B电压。
断开行负载加假负载时,要用大功率的400Ω器,本机不能用220V、100W灯泡做假负载。因为灯泡冷态太小,只有20Ω左右,开机时会造成启动困难,或者引起保护电路启动。电源电路发生故障时,最好使用调压器,使电源工作电压由低到高逐渐升高,便于判断故障,并不会损坏元件。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正常后,恢复行电路观察故障现象,对故障部位做出判断,检修相应电路。解除保护可采用全部解除保护和分路解除保护两种方法。
(l)从保护执行电路解除保护
可在开关电源初级和次级进行:一是将模拟电路的Q96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短路,迫使可控硅电路截止;二是将Q97集电极与R94/R95的连接断开。
如果解除保护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仍为低电平,说明不是保护电路启动造成的故障,是开关电源初级电路、稳压电路、待机控制电路引起的电源电压降低。
(2)逐路解除检测电路保护
如果从保护执行电路解除保护后,开关电源恢复输出电压,则可判断是保护电路引起的保护。可逐个断开Q96、Q97基极的各路保护检测电路的连接,每断开一路连接,进行一次开机试验,如果断开哪路连接,开机后,不再保护,则是该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
140V过压保护电路,断开Q75集电极的R81;副电源+5V过压保护电路,断开Q83集电极的R99;32V输出电压过电压保护电路,直接断开D97。
1.观察指示灯的亮度变化配合电压测量判断故障范围
发生“”故障时,指示灯的亮度变化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
(1)指示灯不亮,各路输出端无电压输出
故障主要发生在开关的初级电路。重点检测开关电源初级的整流/电路、启动振荡电路。
如果保险丝熔断,是开关电源发生严重短路、故障,常见为整流D09~D12击穿、300V滤波器C32击穿、大功率开关管Q156击穿等。
开关管工作在高电压大状态下,是故障多发元件,开关管损坏后一定要检查原因,不可盲目更换,有可能再损失一个大功率开关管。本电源电路Q147、Q146及其周围元件故障很容易损坏开关管,如Q146的偏置电路R48、D51、C48中有短路、变值的,都会造成Q146无偏压,脉宽失控,造成电压过高、电流过大,会烧坏开关管。
光电耦合器Q43是控制电源振荡脉宽的关键元件。如果光电耦合器性能变差,或稳压电路故障,也会烧坏开关管。
开关管Q156用2SC3973B(其反峰压为1500V,最大电流大于10A)。可用常见的BUS14A、BUSBA等代换。脉宽管Q147要用低反峰压高放大倍数的三极管代换,高反峰压的内阻较高不能用,可用常见的2SD880、2SC3807等代换。Q7s为高反峰压的型晶体管,可用25A920、BF421等代换。电源电路中的二极管,除整流管外,其余都用代换。
(2)指示灯常亮,不能开机,输出电压为低
故障主要发生在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如果副电源输出的5v电压正常,故障在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否则故障在副电源和副电源转换电路。常见为微处理器工作条件(供电、复位、)不具备、矩阵电路漏电短路、副电源及其转换电路干枯、Q63开路损坏等。
(3)指示灯亮、暗正常,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此故障为保护电路启动。指示灯亮、暗正常,说明副电源和微处理器电路基本正常,主要是保护电路启动,将“光耦”Q43的②脚电压拉低,使开关电源输出低电压,不能进入开机高电压输出状态。
2.测量保护电路关键点电压
测量关键点电压可在两种状态下测量:一是在进入保护后测量;二是在开机后,进入保护状态前的瞬间测量;三是在解除保护后测量。将三种测量结果比较,作为判断故障范围的依据。
(l)测量保护执行电路电压
在开机测量Q96的基极电压。Q96基极电压正常时为0V,如果该电压为0.7V,即是保护电路启动。
如果Q96的电压为0V(正常值),再测量Q95的基极电压,如果Q95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平,则是待机电路引起的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引发“三无”故障。
(2)测量检测电路电压
如果测量翻转电路Q96基极电压为高电平0.7V,重点测量Q96和Q97基极外接的保护检测电路。电压在开机后,进入保护状态前的瞬间,测各路保护电路的电平,判断是哪路保护电路启动。140V过压保护电路,测量Q75的集电极电压;副电源+5V过压保护电路,测量Q83的基极电压,哪路检测电路在保护前的瞬间输出高电平,则是该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
3.解除保护观察故障现象
为了不因为强行开机造成故障扩大,要分三步走:先用“测量法”排除电源各路输出端和行输出电路、场输出电路的严重短路漏电故障;再断开行输出电路接假:然后解除保护,测量开关电源的+B电压。
断开行负载加假负载时,要用大功率的400Ω器,本机不能用220V、100W灯泡做假负载。因为灯泡冷态太小,只有20Ω左右,开机时会造成启动困难,或者引起保护电路启动。电源电路发生故障时,最好使用调压器,使电源工作电压由低到高逐渐升高,便于判断故障,并不会损坏元件。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正常后,恢复行电路观察故障现象,对故障部位做出判断,检修相应电路。解除保护可采用全部解除保护和分路解除保护两种方法。
(l)从保护执行电路解除保护
可在开关电源初级和次级进行:一是将模拟电路的Q96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短路,迫使可控硅电路截止;二是将Q97集电极与R94/R95的连接断开。
如果解除保护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仍为低电平,说明不是保护电路启动造成的故障,是开关电源初级电路、稳压电路、待机控制电路引起的电源电压降低。
(2)逐路解除检测电路保护
如果从保护执行电路解除保护后,开关电源恢复输出电压,则可判断是保护电路引起的保护。可逐个断开Q96、Q97基极的各路保护检测电路的连接,每断开一路连接,进行一次开机试验,如果断开哪路连接,开机后,不再保护,则是该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
140V过压保护电路,断开Q75集电极的R81;副电源+5V过压保护电路,断开Q83集电极的R99;32V输出电压过电压保护电路,直接断开D97。
- 上一篇:显示器常见故障简易识别方法
- 下一篇:海信TLM4277液晶彩电电源板故障检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