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机信号人脑吸收率

9月2日,魅族科技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新一代手机MX3,在MX3的新特性中提到了一点:它的3G/2G频段辐射的人脑吸收率都要比国外标准的安全限值低很多,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玩家的关注,这个人脑吸收率到底是什么?手机对人脑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希望本期的机科技能为你解答。
什么是手机辐射的人脑吸收率?
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由于手机天线距离人体脑部很近,天线辐射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脑部,使得人脑处于手机近区辐射场中,通过辐射与耦合、直接波与反射波、吸收与折射等影响人脑,特别是在离天线几厘米的距离内,手机产生的辐射可能会非常强,电磁能量密度很高。

使用仪器可检测手机通话时的辐射功率
不过,业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遇到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到底多大的手机辐射对于人脑是安全的呢?如何去确定这个移动通信电磁辐射安全标准?现有电磁辐射标准都是很多年以前制定的,而目前手机的发展已经与当年情况大不相同了,所以重新制定新的电磁标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新通用标准的颁布必然会影响到现有移动通信厂商的利益,这肯定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扯皮话题,因此,各国目前还是会根据自己的国情去制定相应标准。
在技术方面,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研究都是从电磁场对人体的热效应出发,去分析人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程度,然后以单位质量人体组织所吸收的电磁功率(即“比吸收率”SAR)来进行量化。那么我们所说的人脑吸收率,指的也就是单位质量人脑所吸收的电磁功率了。
资料
早在1999年,斯坦福大学的J.D.Park、B.C.Kim博士分析了一种新型PIFA天线对人体头部的电磁辐射剂量分布,以及手机距离头部从1cm到5cm情况下的电池吸收比率SAR。
2002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G.Neubauer博士比较了手机天线在433M、900MHz、1300MHz、1800MHz与2450MHz工作下对人脑的电磁辐射情况。
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周晓明教授的研究表明,手机天线越短,SAR值越大,人脑吸收手机辐射能量越多(可超过一半),未成年人则会吸收更多,也就是说手机辐射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
- 上一篇:三星S3/S4高阶修改技巧
- 下一篇:出行数码装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