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电路基础 > > 详细内容

场效应管电压驱动的特殊性

    电场控制漏一源极沟道的宽度控制漏源极的,因此呈跨越电极的跨导特性。
  
  以目前常用的UHFET而言,功耗100W以上的场效应管,漏极电流峰值可达20A—30A,而栅极驱动一般均在25Vp-p左右。对于普通音响而言,前级电压放大器只耍有150倍左右的电压增益,即可将CD等信号源200mV的信号放大到25V以上。但是,MOSFET的栅极是绝缘的,与半导体材料间有较大的,从而构成场效应管的输入。为了使场效应管放大器的特性不下跌,要求前级电压放大器的最后一级输出越低越好。驱动信号的低阻抗输出,可加快输入电容的充电时间,以使在栅极上能尽快建立驱动电压。MOSFET的功耗越大,此输入电容也越大,因此对MOSFET而言,输出功率的大小,对前级放大增益要求基本不变,只是采用大功率MOSFET输出级时,要求前级输出阻抗更低。如此说来,MOSFET功放组成实际只有三个部分,除MOSFET输出级外,前级由必须增益的放大器组成纯电压放大器,然后由源极输出器(源极跟随器)变换成阻抗驱动MOS输出级,源极跟随骼的高输人阻抗使前级电压放大器几乎无驱动电流。
  
  在电流控制双极型的应用中,逐级电流放大,驱动功率也逐渐增大,使结构变得复杂。以音响放大器为例,当输出级采用双极型晶体管时,输出级功率输出是建立在低阻抗上之大电流,以致降低,驱动电流增大。为了达到完全的驱动,必须在输出级之前加八多级达林顿连接的驱动电路,逐级提高驱动电流,因而导致多级放大器不仅使电路复杂化,且移、也增大。如果输出级采用MOSFET管,无论输出管漏极电流有多大,输入阻抗恒为高阻抗,只要有特定的驱动电压即可使漏极电流产生足够的变量,在此过程中输入电路并无驱动电流。这就使得MOSFET输出级的驱动放大器变得十分简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