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板基础及安装方法
我们知道日照量和负荷大小均会影响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那么怎样才能构筑高效而又不浪费的太阳电池系统呢?下面介绍构成太阳电池板的元件形状和材料,以及与连接太阳电弛板和负荷的相关的最佳设计基础知识。
1、构成太阳电池板的元件和材料
太阳电池的与单元面积或单元并联数成正比,则依赖于单元的种类和单元串联数。例如,制造一块2A的太阳电池,只要从8A的单元剪下1/4块就行了。太阳电池板是将多个单元封装在一起的模块化结构,其构造不难理解。
(1)发电效率与单元的外形有关
在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矩形单元比圆形单元的发电效率高。太阳电池单元的性能可分别用电流和电压来表示,电压依赖于单元的半导体性能,而电流与其面积成正比。因此,在作模块化考虑的时候,更注重面积。使用矩形的单元,可令单元间间隙最小。
早期的太阳电池使用单晶硅,而单晶硅是长的柱状物,其截面为圆形。可以想象,多个圆形拼成的平面,不能发电的间隙是较大的。
现在的太阳电池使用多晶硅,多晶硅为矩形柱,其截面为矩形,最适合用作太阳电池单元,由其构成了主流的蓝色多晶硅太阳电池。
(2)阵列组成
所有看似复杂的太阳电池阵列,都是由一个个单元串、并联,再加入附加电路组成的。如下图所示,先将单元串联成组,再把组串联成板,然后由板串联成行,最后由行并联成阵列。
(3)输出特性
如下图所示,单元的I-V特性类似将的I-V曲线沿X轴上下翻转后的形状。其中,发电的范围称为第一象限,反电压象限为第二象限,反电流象限为第四象限。
太阳电池的特性和二极管相似:加上正向电压,就会产生正向压降:加上反向电压,在转折点处就会产生雪崩。除发电的第一象限外,其余两个工作象限就是这种情形。
下左图是无光照(全暗)情况下的I-V特性,一旦有光照,I-V特性就变成下右图那样,开始发电。
- 上一篇:一款高精度偏置电压形成电路
- 下一篇:频敏变阻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