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电路基础 > > 详细内容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的区别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称为13付定时计数方式。它由TL(I/O)的低5位和TH(I/O)的8位构成,此时TL(I/0)的高3位未用,计数范围是O~8192.
  
  工作方式1是16位的定时计数方式.它由TL(I/0)的8位和TH(I/O)的8位构成,计数范围是0~65536。

 工作方式2就是我们所讲预置数的方法,要数100,就先放进65436,再来。100个脉冲,就到了65536。但我们在工业控制中,经常是一次计数完成后马上又要开始下一次计数,而计数器在每次溢出后都会把计数器里的预置值清零,因此下一次要数够65536后才会溢出。这时我们可以在每次溢出时执行一段程序,在这段程序中把预置数65436送入计数器中就行了。
  
  所以采用工作方式0或1都要在溢出后做一个重置预置教的工作,这就需要时间,一般来说这点时间不算什么,可是有一些场合我们是要精确的.所以就有了第三种工作方式,自动再装入预置教的工作方式.
  
  既然要自动装入预置教,那么预置数就得放在一个地方,它放在T(0门)的高8位,这样高8位就不能参与计数了.在工作方式2中,只有低8位参与计数,而高8位不参与计数,用作预置数的存放,这样计数范围就小多了.如果我们根本不需要计那么多数,那么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每当计数溢出,CPU就会将高8位的预置数放入低8位。这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工干预,而且中间没有延迟。

 工作方式3是把定时计数器0拆成2个独立的定时计教器来用。其中,TL0可以构成8位的定时器或计数器,而TH0则只能作为定时器来用TLO还是用原来控制及溢出的标记,而TH0则信用T1的标记一般情况下,只有在T1以工作无式2运行(当波特率发生器用)时,才让T0工作于方式3的K教授:是的丁作方式2和工作方式3都是8付的定时、计教方式,因此。计数范围是O~256,的定时计数嚣的使用分初始化和中断响座两部分初始化包括1写控制字TMOD以确定工作方式:2将初值写入寄存器TL和TH;3写中断控制字lE以开放定时器中断;4写控制字TCON以启动定时器。中断响应程序中要重装定时器初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