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电路基础 > > 详细内容

谈谈接地保护装置

 在工程技术上,许多地方要求必须接地,即应当有工作地线。因为交流电可能通过元器件的内阻、等效或耦合、绝缘不良等途径。使电器的外壳或外露的金属部分呈现带电状态。

 使用交流电网供电并具有金属外壳的设备,如果是需要人工操作的,或是人体经常接触到的。为避免设备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称为保护接地,接地体和接地线总称为接地装置。  

 如果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不接地,则当电器设备一相绝缘损坏时,其金属外壳就存在,人体一旦接触就会通过造成触电事故。

 目前我国低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低压侧的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电器设备采用了保护接地之后。当电器设备一相绝缘损坏出现漏电时。其接地短路电流较大,就会熔断保险丝或使自动断开,切断,确保人身安全。

 为了保证或自动空气开关能迅速可靠地动作,接地短路电流不应小于熔体额定电流的4倍或自动空气开关整定电流的1.5倍。为了安全可靠,接地体的接地应小于4Ω。且越小越好。减小接地的方法是尽量利用自然接地体,采用多点接地、网状接地等。

 这里顺便谈一下“保护接零”。所谓“接零”是将电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零线就是三相四线中接地的中性线,所以接零只能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采用。其作用原理是,当电器设备有一相发生绝缘损坏碰外壳时,由于保护零线有足够的截面,甚小,能产生很大的单相短路电流,使熔体迅速熔断或自动空气开关跳开,从而切断设备。同时,保护接零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克服保护接地受制于接地的局限性。但须提出的是,在同一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接零,而一部分设备接地。即应采用同一类型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以免接地设备绝缘发生碰壳故障时,零线电位升高而发生事故,如图下所示。

 采用保护接地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敷设人工接地体不应少于二根,采用垂直敷设时,其入地深度不应小于2m,二根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所有设备的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不得串联,应当分别直接接于接地干线或接零干线。下图、下下图分别示出了错误和正确接线实例。

 有接地要求的单相电器设备,不得使用两孔插座,单相电源的三孔插座不得用于三相动力设备。,没有条件正确采用接零的场合,宁可不要保护接零,以免造成电气事故。

 使用三孔插座时,接线必须正确。应将插座上接电源中性线的孔和接地的孔用两根导线分别接到工作零线(N)和保护线(PE)上,不准将插座上接电源中性线的孔和接地线的孔串接,以免当接零线松落时,设备外壳带电。

 为了施工和便于检查,相线、中性线、接地线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通常三根相线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中性线采用黑颜色,而接地线采用黄绿相间的颜色。

 为防止雷击,在较高建筑物上的顶部通常都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器,并经引下线到接地装置与大地作良好的连接。当建筑物上空出现雷云时,地面上感应出的负电荷就会沿着接地装置、引下线和避雷针进入大气,与雷云的正电荷中和,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为避免静应雷,应将建筑物内所有大型金属物体全部予以良好的接地,使感应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地被引导入地,消除积聚放电的可能。

 由于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会产生很高的电位,对附近的电器设备、金属管道、电缆等可能造成破坏事故。所以,防雷接地装置同地下管线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当架空线路直接受到雷击或在其周围发生雷击时。在线路上会形成高达数十万伏的感应过电压。

 这称之为高电位引入。因此在架空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要重复接地,这是必不可少的保护措施。

 接地对设备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两种不同的物体发生摩擦时,都会产生不同的静电荷。在冬季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铺设地板的机房内走动,人体便会带电,有时这种静电可高达千伏以上,如果电器设备没有采取接地保护措施,人体碰触到设备或某些器件时,静电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工作台和设备外壳都应接工作地线。人体所带的静电通过地线泄放后,才不致对设备造成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