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摄影旅行作品 户外摄影装备全推荐
【李玮琦Leon博客】之前到藏区兜了一圈,户外旅行,徒步拍摄;这次拍摄了一堆堆作品,感觉还过得去,大家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同时富士赞助了一套相机,XT-1+14mm+35mm+90mm……大家自行脑补光圈值。富士的色彩一如既往的优秀,拍摄的时候,手到擒来。同时也欢迎大家与我做更加深入的互动,了解摄影知识,器材推荐,拍摄技巧等方面,在文章下面留言即可。
话说回来,大家一定特别好奇,为什么自己拍不出来这样的摄影作品,所以我想先通过我最喜欢的装备,为大家揭开一个摄影是背后需要烧钱,并且能出好作品的方案。如果大家想了解,欢迎阅读到最后,观看器材列表,如果不想看,可以看完摄影,直接关闭。
大家可能对光圈的概念不太清楚,一个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大多数情况下是大景深,说通俗点就是“这张作品一眼能看的很远。”基本保持在小光圈状态,小光圈是什么!?镜头上的标号,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这几张照片基本是在F/11光圈下拍摄的。
知道我的人肯定经常在我的文章里,或者在我以往的相机评测里面有过关注,都会多多少少透露我的一些摄影技法。如果出现大逆光了怎么办!?我一般情况下会使用滤镜,可能大家在玩相机的时候听得最多的是XX品牌UV镜,XX品牌保护镜!其实我说句实话,这些东西一般情况下没用!因为相机这种东西你如果爱惜的话一辈子都不会摔一次,花个百八十块钱没意义,而且很多假货滤镜还影响画质!
那么我这里说的滤镜是什么呢?!插片滤镜是大多数专业摄影师必选的装备,原因就是一镜多用,不会因为口径的关系不断采购自己需要的镜片,重复投资。下文会有介绍我用的什么镜片。
滤镜架推荐:
刚说了滤镜,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镜头,我不做镜头推荐,因为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不会像我们这样可以问厂家拿到最新的产品。但是我可以说说我喜欢用的焦段。14mm、14-24mm、24-70mm、70-200mm、16-35mm、35mm、24mm,偶尔还玩玩鱼眼。各家厂商相关的镜头价格不一样,所以避嫌倾向性,还是低调点在这里吹牛逼,免得大家楼下狂喷。
另外,摄影器材中三脚架是另一方面的关键因素,我目前偏爱的三脚架都偏向重型脚架,说白了就是重的脚架,相对会稳。但是这种稳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所有重型脚架都稳;我想说的是三脚架在户外摄影的关键因素,全天候的拍摄,对三脚架的考验很大,同时三脚架也是保证了照片精度必不可少的理由。下文中会推荐几款三脚架。
滤镜的作品拍摄很简单,其实就是通过控制滤镜镜片来控制风景中的明暗关系,保留局部区域的亮度和灰度,让这种明暗关系很自然的过渡。对滤镜的选择我建议大家不要图便宜,比较多加了一片镜片,所以相机对滤镜玻璃透光性的要求会更高。我目前使用的是“海泰”和“LEE”连个品牌的滤镜。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滤镜推荐:
快门线也是在摄影中利器,三脚架保证了够稳,快门线大大减小了机震带来的画质问题。手持拍摄的照片,很容易出现抖动,即使在白天,手持拍摄可能都会让照片“糊了”……只不过每个人接受的限度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严肃的摄影者”来说,“三脚架+快门线”的这种组合,是一个所谓风光摄影师衡量态度的标准罢了。
三脚架推荐:
这里小小的秀一下逆光的作品,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只要你懂得相机的测光,无论是“崇光效果”,或者是“逆光效果”都是非常简单的事儿,摄影玩的是你的头,而不是镜头,但是机身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想法能否实现,如果机身能够驾驭你的头,说明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机身无法满足你的头,说明,你丫花了冤枉钱,赶紧在“咸鱼”上把手头的机器趁早卖了,买个高级货,直接上全画幅。
摄影永远记住一句话“越好的机器娱乐功能越少,越入门的机器无关紧要功能越多”……烧器材没意思,除非你是王思聪或者你要嫁给王思聪。“适可而止,各取所需”才是真谛。
不断更新我的文章,可能会让大家每次看我这种戏谑调侃式的博文能够寓教于乐。我还是本着能够和大家相互交流的态度来认真撰写每篇文章。
- 上一篇:学生党超爱的高性价比耳机
- 下一篇:CES消息:尼康将推出超广角大底便携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