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关于宝宝护理:不要太“积极”

王素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诊疗中心主任、教授)

孩子的脏腑娇嫩,脾胃虚弱,稍有不慎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最为常见。要想让孩子能够保平安,有时候,护理上不能太“积极”,中医讲究和缓,慢一步,有时反而是对孩子有好处。

添衣别太快,吃药别太急

天气刚刚转凉,就早早给孩子添加厚衣服; 孩子一感冒,就立刻给他吃止咳药或消炎药,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让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要过早、过多,要让孩子有适应冷空气的机会,即使有少许冷风刺激也能抵挡住。

如果寒气过重,孩子感冒了,也不要过于紧张,可以多喝热水,出汗后感冒症状就会减轻。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愈,有可能是阴虚躁咳,可以用荸荠、百合、橘皮煮水喝,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不要一咳嗽就煮梨水喝,梨是寒性水果,虽然有止咳作用,但是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孩子脾胃较弱,天气寒冷时,脾胃极易受凉,使孩子出现无原因的腹痛,有时还会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种腹痛经常反复发作,但血液化验及B超检查一切正常,让家长心急又不知如何是好。

小儿的生理特点就是脾常虚,加上饮食不知自调或吃了过多寒凉的食物,使脾胃受损,腹痛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治病要寻根,要本着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怎么做呢?孩子腹痛发作时,可用艾条灸神厥穴(俗称肚脐眼),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用热毛巾敷肚脐也可以,同时配合顺时针揉腹3~5分钟,就会缓解疼痛。 在饮食上以温胃运脾的大枣糯米粥为主。 等疼痛缓解后,就应调理脾胃,使胃和脾顺,疼痛自愈。平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冷饮、零食,也不要让他吃得过饱。

记住中医育儿经典: 燥生火,腻生痰,要欲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本文来源:《父母必读》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