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美容护肤 > > 详细内容

多一种价值观,多一条逃生路

多一种价值观,多一条逃生路 | 走近全球原始部落

离开一家旅行杂志后,2015年他们做了「他者others」平台,开始了记录目前还存在于世上的那些基本上还没现代化、仍然保留着传统生活、坚守着传统文化的族群,看看他们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价值观、和大自然的关系、处理心灵的方式,对我们这些现代化地球村中人,有没有什么借鉴甚至是启示,毕竟我们在物质丰富、科技昌明的同时,也不乏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问题,无论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

逆风扬帆的勇士

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人,在古代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航海技能,在没有任何导航、定位仪器的时代,可以远航到达夏威夷、复活节岛、新西兰,一些考古和人类学研究甚至认为他们到了阿拉斯加、日本和中国。

几十年来,他们生活在夏威夷的后代开始把太平洋多处岛屿上的遥远年代的亲人,用复兴古老航海术这个计划串联起来,艰苦备尝,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建造双体独木舟,寻访传统导航人,跟他学习在海上通过从星辰、海浪、风云等元素中读取信息,一次又一次再现了伟大远航。夏威夷人、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毛利人,好像在这个过程中“认祖归宗”一般,又骄傲的手拉手站在了一起。

听萨达尔讲述他的蒙古部落岁月

美国民族志学者、又是摄影师、纪录片制片人萨达尔在喜马拉雅地区呆了近二十年,也经常活动在蒙古,以及中国的青藏高原、泰国等地,大致是亚洲的一些“文化边缘”,跟许多部落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泡他们的“妹子”),深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信仰,一边做研究,一边拍照片和纪录片。

蒙古也是他的梦想之地。那片土地上住着麋鹿、熊、马和鹰,人类也不是世界中心,只是广阔图景中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在那里没有动物陪伴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失去了动物人类会迷失,动物和人是亲族,祖先能借野兽之口重述智慧,也依然有人能使用动物的语言。蒙古灵性文化的核心就是动物与人合一。

完全融入大自然中的托达人

这是一群不属于任何宗教、来自文明边缘、也不须为生活而工作的人,他们不知何为历法、不会读写、没有文字,生活中也用不到钱币;这个民族的人数大约是一千人,生活的区域差不多像德国的波登湖那么大,位于海拔两千米的高山上。

托达人不需要工作,他们跟尼尔吉里山上的野生水牛共生共存。他们将这些水牛看成和自己一样,既不抓捕也不猎杀。

不仅动物,托达人认为连植物、山川也一样是神圣的,当他们走过自己的土地,会问候石头草木,有时候还请教它们问题,甚至得到答复。

谁能跟皮拉哈人一样不在意未来

皮哈拉人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开心,不像有些人见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板起脸来不理不睬。他们会给客人热情地指来指去讲个不停,试着让他看到周围他也许会感兴趣的东西,头上飞过的鸟,猎径,茅舍,小狗。光屁股的小孩满地奔跑,人人都在笑,大多数人经过他时都会碰一碰他,好像他是只新宠物。

死亡对皮哈拉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他们生病的时候大多无法就医,死了就被埋在离家不远的森林里。邻居和亲友照样出门狩猎、捕鱼和采集,生活不会因为死亡而宽待你。

对待生活,没的吃也不紧张,断粮了可以照样玩游戏或闲聊天。他们认为挨饿是锻炼自己的有效方法。除了捕鱼、打猎,也种木薯,但耕种需要外来工具,他们对这些工具也并不上心,随处乱扔。他们工作认真,并不懒惰,所以这一切只能说明,他们的文化价值就是不在意未来。

皮拉哈人不认为梦是虚假的,无论醒睡,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经验。就像他们对待宗教与神灵。他们能够把梦境唱出来,歌声会美得令人难忘

以上内容来自

[他者others]的LOFT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