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DSLR”--PENTAX K-m详解
总结:华硕有一个“易-PC”: “易学”、“易用”、“易携带”,我再给它加一个“易拥有”,因为卖得便宜;现在,PENTAX也有了一个“易-DSLR”,这就是K-m。
而K-m的唯一缺点,是它应该出生得更早一点。
谁应该买K-m?早期有600w像素机器的人,如果不想升级就继续用600w,如果希望升到1000w,同时获得高ISO,D-range,防抖等等改善,K-m是合适的选择;有K10D,K20D的人,K-m是一个更轻便的备机,它在增加了很多易用特性的同时,功能和像质都没有什么缩水;想拉MM下水的帅GG,可以假公济私买一个K-m送给她,讨好她的芳心的同时,也可以经常自用,还避免了将K10D/20D拿给她出去旅游却被抱怨“难用”的问题;如果正在看篇文章的是位喜欢摄影的MM,那么听好了,李嘉欣JJ说过,“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现在李JJ嫁入豪门了,可见这话真是有用。我要是MM,嫁入豪门的计划的第一步,不妨先去买个K-m给自己。



总结:华硕有一个“易-PC”: “易学”、“易用”、“易携带”,我再给它加一个“易拥有”,因为卖得便宜;现在,PENTAX也有了一个“易-DSLR”,这就是K-m。
而K-m的唯一缺点,是它应该出生得更早一点。
谁应该买K-m?早期有600w像素机器的人,如果不想升级就继续用600w,如果希望升到1000w,同时获得高ISO,D-range,防抖等等改善,K-m是合适的选择;有K10D,K20D的人,K-m是一个更轻便的备机,它在增加了很多易用特性的同时,功能和像质都没有什么缩水;想拉MM下水的帅GG,可以假公济私买一个K-m送给她,讨好她的芳心的同时,也可以经常自用,还避免了将K10D/20D拿给她出去旅游却被抱怨“难用”的问题;如果正在看篇文章的是位喜欢摄影的MM,那么听好了,李嘉欣JJ说过,“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现在李JJ嫁入豪门了,可见这话真是有用。我要是MM,嫁入豪门的计划的第一步,不妨先去买个K-m给自己。



机身界面和操控:
拿到K-m之前已经有了“可能也是塑料拖鞋吧”这样的心理准备,结果却很意外,它小而瓷实,做工,质感,以及表面的麻面漆处理,都与高于它的K200D或K20D没有什么区别,这点难能可贵。
K-m取消了肩屏,模式转盘移到了右肩,并且不再象我手头的*istDS,K10D那样是斜装的转盘了,喜欢这种“端正”感。转盘上取消了TAv模式,可能设计者认为K-m的目标用户完全不需要这个模式,而Sv模式得以保留,与Av,Tv,M,P这些模式平起平坐。( )
入门机上常见的风景人像等模式当然也不缺,还有PENTAX特有的AUTO PIC模式,其实也就是相机自动给你在风景人像等模式中间选一个,要是这个模式你用得最多的话,恭喜你,你确实很懒。另外还有舞台、博物馆等等多到不象话的场景模式可选,拍摄变得越发简单轻松了。

机身上多了两样东西:电源灯和help按钮,发绿光的电源灯带来浓重的家电味道,让人想起了音响,电视,随身听……你若想省电,也可以将它调暗或者完全关闭。help按钮是为那些初学者,尤其是不爱看说明书的女性准备的,按下它可以解释当前拍摄模式是干嘛用的,再进一步还可以告诉你哪个按钮是干嘛用的。不到半年以前曾经替一个新做妈妈的女性买了一个C的EOS450套机。过一月问,用得咋样?答曰:没怎么用,太复杂了……我倒。唉,要K-m早点出就好了。






对于不需要help功能的人,可以将这个按钮重定义为“帮助功能 / 数码预览 / 自定义影像 / 数码滤镜 / RAW按钮”,一点也不浪费,我很高兴通过重定义找回了我喜欢用的“数码预览”功能。()
Help按钮旁边的Av/补偿按钮,在使用没有光圈A档的老镜头时,变成了“收光圈测光”按钮,使用此类镜头时,机身需要设定为M档,光圈在镜头上设定,按下按钮,相机将收缩光圈,按实际光圈测光,并按测光结果锁定快门值,然后就可以拍摄了。在对手动镜头的兼容性上K-m与K10D/K20D等机并无区别。
就连大拇指处的af按钮也可以重定义:“AF-ON(用AF键或半按快门) / AF-ON(只能用AF键) / AF-LOCK / AE-LOCK”,我现在就把它变成了曝光锁定。Help按钮,Av按钮,af按钮,他们仨被定义来定义去的,搞晕一些人应该没问题。从入门到进阶,K-m大包大揽。
由于K-m的对焦点不可人为选定,后背上的四方向键也就不再担负选择焦点的任务,于是我们狠狠地赚了一笔,一口气多出来4个快捷按钮,那些抱怨PENTAX自从*istD之后就没有单独ISO按钮和WB按钮的人,如今可以如愿以偿。


既然可以直接按那4个快捷按钮,自*istDS开始出现的fn按钮也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习惯fn按钮的人会发现ok按钮其实是一个增强的fn按钮,按下ok键,原本作为信息显示的区域变成了调节界面,想改变哪一个参数,就将光标移动到那个位置就可以了,很直观的操作,若再进一步,变成触摸屏的话,恐怕就更完美了,那样就把参数设定变成了下意识的操作。

防抖开关也去掉了,现在是在菜单里面打开或关闭防抖功能。

菜单有一个小变化。

取景器:
取景器无可救药的缩水了,开始向其他品牌的入门机看齐,我戴眼镜,使用K-m取景时四角总有一点点地方看不全。好消息是K-m取景器里面可以一直显示ISO了,相比之下,K10D只是在Sv和TAv模式下,才借用原本显示剩余可拍摄张数的位置来显示一下ISO,其他时候都看不到这个重要的参数,而K-m可以设定为一直显示ISO,不显示剩余张数,显然前者更有用。

超小的体积:
因为K-m小,所以握持的时候不是“抓满”的感觉,而带有一点“捏”的味道。如果长时间用右手握着相机可能会不舒服,我更愿意用左手抓着它,需要拍时再交给右手。但是也不要指望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毕竟有个反光镜箱在那里,毕竟卡口到影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可缩减,所以K-m缩小体积的努力只能得到毫米级的成绩,和K-10D相比它小多了,但是不要去和DC比,试图将它放入衣服口袋还是会失望的。

外部接口:
机身接口也简化了,其他机型上左侧那扇小门,变成了更小的一个橡胶盖,打开来只有一个usb口,同时也兼视频输出口,没有快门线插座,你只能用红外遥控器,也没有了外接电源插座。外接电源时需要一个带电线的假电池,放入电池舱,舱盖边有个小缺口,平时用一个小盖子挡住,用外接电源时打开缺口,电线得以通过。感觉这种方式更好,原来外接电源时需要将机身侧边的那个小门大开,既不美观,也有碰坏的顾虑。如果冬天要外接电池盒拍摄,K-m比以前的机器更好用些。


对焦:
K-m身上,最遗憾的可能就是没有采用11点对焦,尤其是不可选择人为选择焦点,而是仅有五个对焦点:中间一点,上下左右各一点。对焦点可锁定在中间,或者由相机自动在五点中选择。一定会有人问:那么相机怎么知道我想用那个对焦点呢?很遗憾,它没法知道,你也没办法告诉它。它只会按编好的程序去“猜”应该用那个对焦点,基本上,它遵循“近距离优先+中心点优先+高反差优先”的逻辑。同时,K-m也不会点亮红点告诉你它现在选中了哪一个点。


K-m宣称已经改善了AF的算法,主要是改善了弱光下的合焦速度。要验证这个,尤其是想通过实验知道K-m与改善算法前的老机K-10D比,快了多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只能说,使用中K-m的对焦干净利落,至于对比测试和定量分析暂时欠奉。
电源:
K-m使用4节AA电池而不是常见的锂电池,它不是第一款用AA电池的机器,此前对这一设计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的确,随大流是安全的,跟着主流走就没有那么多非议。PENTAX为什么执意要用4节AA?是的,AA电池性能可能不是占优的,被采用的主要的原因,是设计师希望我们旅行的时候,可以减少行李中的一个充电器。


我曾经抱怨*isDS采用4节AA导致机身沉重,镍氢电池的自放电问题也带来很多不便,而自从三洋的eneloop问世后,这个世界变美了,我发现它不单解决了自放电,而且比以前的AA镍氢电池也要轻一点。应该意识到,AA电池只是一个电池的尺寸的描述,在这个通用的尺寸下,此类电池可以一直发展和演变。
随机配的4节锂电池也是个好东西,无需考虑充电,随时使用,可用期15年,实在太长了,这个指标不是拿来用的,简直是拿来吓人的。设想一下,一个购买了K-m的家庭主妇,可能一年里也不拍几次,但是偶然看到自己的孩子完成一个手工作品,或是疯玩后一个狼狈的样子,忽然萌发出拍照留念的想法,于是把相机翻了出来……这种电池在这种场合真是太合适了,唯一的问题是目前比较难买而且贵。

当然也可以用随处可买到的碱性电池应急,这是通用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前一个好处是已经说过的减少携带充电器)。我最初的一些K-m照片是用超市买的南孚碱性电池拍的,在零上几度的不利气温下,一组电池拍了约100张后终于阵亡,考虑到是K-m初到手,还有很多电力耗费在翻阅菜单上,这个成绩我觉得很不错。100张,约相当于以前拍摄3个胶卷,不算少了,在夏天和减少回放的情况下还能更多。
如果是更低的温度,将电池揣在怀里保温,用电线连接相机,将是更好的选择,前面已经说了,K-m比其他机型更适合外接电池。
K-m的菜单里面有一项新内容,可以设定当前使用的电池种类(自动检测 / 镍氢 / 碱性 / 锂),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剩余电量。
声音:
快门声音舒缓悦耳,比较轻,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的声音有点松散慵懒,但是K-m就应该配上这样的轻松感觉的快门声。
另外还可以同时或单独打开/关闭五个蜂鸣声:合焦时、AE-L、RAW、自拍、遥控器。
内置图像处理:
K-m内置的图像处理功能空前地强大和繁多,除了原本就有的“RAW显影”功能(等同于在PC上处理RAW,你可以在一个RAW文件上,更改若干参数,“冲洗”出不同效果的jpg照片,而无需再拍摄前过多考虑如何设定参数)以外,还有“玩具相机”“高对比度”“柔光”“星光”“怀旧”“色彩提取”这样的数码滤镜功能;“鲜明”“自然”“人像”“风景”“风雅”“单色”这些自选的拍摄风格。还可以将若干张照片合成一张,生成一张索引(合集);可以将两张照片并排显示便于对比;还可以在相机上裁剪照片…..可以看到,PENTAX努力在相机上实现原来需要PC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让那些不需要或不愿意使用大型PC软件的人,通过在相机上简单地按几下,就能对相片进行后期处理。





K-m也具有K20D上的D-range功能,并增加了一个“阴影补偿”功能。
液晶屏:
后背液晶屏,2.7寸23万像素,而且可以校色。由于屏大机小,后背空间有限,K-m是PENTAX第一款液晶屏与取景器不再对齐的DSLR。浏览照片时不能自动翻转竖拍的照片,这点比较遗憾。
连拍:
K-m具有超过K10D/K20D的连拍速度,3.5张/秒,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只在拍jpg时它才可以达到这个速度,而且仅仅连拍3张即会停滞,速度变慢,而同样情况下K10D连拍jpg的张没有限制,可以一直以2.5张/秒的速度拍摄。
配套镜头:
K-m的套头是DAL 18-55,这是第3款18-55套头了,为降低成本,采用了塑料卡口,重量也减轻了,这正是DAL的含义:L means lightness。此前NIKON曾经把MINOLTA象征高贵的字母“G”用在自己简化掉光圈环的镜头上,现在PENTAX又恶搞了一把CANON,在CANON的镜头上L可是“luxury”的意思,呵呵。不知道会不会有哪家把PENTAX的星标也拿去恶搞一下呢?
这只套头,外观上绿圈变成灰圈,省了对焦环上印刷的距离刻度。也不送遮光罩了,得单买,唉,跟着别人学坏喽。另一个改变是它不再支持“quick-shift”,也就是常说的全时手动。看来内部机械结构也有所简化。

随机背带:
为了配合小巧的K-m,连它的背带也瘦身了,仅仅一指宽度。很喜欢这根背带,现在宽背带遍地都是,一根精致的细背带却很少见了,我用宽背带背*istDS这样的小机器时,就觉得太不和谐,过于隆重,过于累赘。我也不太喜欢K10D的背带,而一直在自己的K10D上用最下方那条很低调的旧款背带,K-m背带上的字体变小,也符合了低调的需要。

“五棱镜”的发言:
楼主点评的比较详细,但并不完全准确,我也订正和补充一些。
高速连拍决不止只能连拍3张,我用创见的2G普通卡最佳JPEG模式都可连拍5~6张后才减慢速度,而且停拍后存储的速度感觉还满快的,要是不插卡的话可以连拍20~21张后才会放慢速度,可见连拍张数的多少与卡速有一定关系。
楼主虽然说了K-M一箩筐的好话但我不得不说的是,买P和用P的大多是些癞痢头,你哪怕做的再好他们都还是要哀叹抱怨的,呵呵 所以.....
现在来补充一些,我看宾得是有些无奈啊,最低端的入门机功能都做得比人家专业机还复杂,看看菜单就知道了,依我看那些功能2/3都可以砍掉的,反正吃力不讨好,只要做个能拍得出东西的玩意就行了,省得到时功能越多留给别人攻击的机会越多,还卖不上价。
不知入了K-M的各位注意到一点很重要的改变没有?K-M的反光板居然是双支撑的了,而且支撑柱似乎比K20的还要精细,晕哦,简直就贵贱倒挂嘛。还有那些YY取景器是五面镜、电池什么的根本就是瞎JY的居多,其实K-M的取景亮度并不比哪一款低,只是小些而已,至于电池我至今都更相信AA比锂电更耐用可靠,起码更让我放心不带备用电都能轻松外出,而且事实上我至今都只有一付AA镍氢,并不是说镍氢用完了可以方便地到路边买普通一次性的AA来抵挡一阵,而是我从就没碰到过断电的尴尬,即使相机报警没电了哪怕用开关机的反复操作也还能扛个百来张没问题,锂电能吗?相反,要是用锂电若不多备一块备用电我还真不敢出门,要是算上重量和体积,呵呵 就暂且不说了。而且拍的张数还未必是我镍氢的对手,要是宾得的下一款中高端机我还是希望能继续用AA。
至于对焦点不能选的顾虑我原也觉得比较遗憾,但用过之后这点我基本已不太在意了,首先5点对焦区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宽大,5点对焦就象是个超大型的十字对焦点差不多,并没有多少不便,今天用来长炮打鸟都没啥不妥,而且切换成单点对焦后也没发觉有多大区别(当然不是说一点没有),大部分时候似乎还是5点自动来的方便,况且这个设计是给从DC转过来的初学者用的,对那些老挑惯骨头的人就没必要去偏执了,毕竟这款机子也不是给那帮人设计的,不过有一点我觉得K-M的快门动静大了点,不是太爽。
最后一点,都说索尼的那块CCD多么成熟优秀,宾得把它发挥的得如何如何,对比后还是觉得比K20的那块CMOS差了一截。
ISO测试一些拍摄样片:









- 上一篇:思锐M系列三脚架评测
- 下一篇:触摸时尚 试用尼康COOLPIX S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