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50/1.4 EX对决50/1.4 Art
我也算是Sigma老用户了,几乎在整个摄影过程中都在使用Sigma镜头,丛胶片时代的狗头Sigma 28-105/3.5-5.6,历经了Sigma 400/5.6 ZEN、Sigma 50/1.4 HSM、Sigma 105/2.8 Macro、Sigma 14/2.8 HSM、Sigma 15/2.8 FISHEYE、Sigma 100-300/4.0 HSM、Sigma 12-24/4-5.6 HSM II、Sigma 85/1.4 HSM、Sigma 35/1.4 Art
到如今的Sigma 50/1.4 Art,可以说见证了从适马黄到黑科技的转变,这次入手S50Art(以下简称新S50)之后,对比了手中的老款S50(以下简称老S50),还有从朋友那借来的EF 50/1.2L,做了个小测试,大家看着笑笑完事儿。测试包含了中远景,特写,焦外,大逆光等,我会逐渐更新,测试肯定有不严谨的地方,各位看完自己决断是否具有参考意义~不欢迎吵架
先上一张全新“适马三剑客”
所有测试UV都摘掉了。除了室内小汽车模型那两组之外,其余测试都是三脚架+反光板预升+2秒延时自拍+LV放大10倍手动对焦
总结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吧
1 新S50无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锐度都非常好,尤其是近距离锐度要好于另外两只,边角锐度表现也很不错。
2 新S50全开反差很大,图像看起来更讨人喜欢,但也造成宽容度下降,有利有弊。
3 新S50实际通光量确实比老S50要低一些,差1/3 EV左右,我估计和镜片从8片6组变成13片8组有关。
4 新S50焦外还不错,焦外光斑没有出现明显的“亮圈”二线性不明显。
5 新S50色彩比较浓重一些,估计也和通光量稍低有关系。
以我自己看来,这个头还是值得入的,色彩什么的我不太关心,因为镜头微小的差距后期之后完全看不出来。锐度是我最看重的指标,这个硬碰硬的根本没拍下来的细节,后期也无计于事...
我把帖子总结一下,因为所有图片太多,这里只贴出对比的那几张
2 远景边缘画质
中心画质对于这三个头来说都挺不错的,其实老S50和50L全开远景完全可用。下面来看边角
顺序: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不论是相差还是场曲等原因,边角画质正如楼下朋友所说,估计只要眼睛没有疾病都能看出端倪。因为有暗角,所以三张边角都比较暗。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收到F2.0,新S50的暗角明显比另外两个小,亮度很高。另外两个也有所改善了
新S50 @F2.8 老S50 @F2.8 50L @F2.8
F2.8时候,新S50锐度提升明显,另外两只锐度也有所改善。看来这另外两只头边角画质得到F2.8才可以接受
3 中景锐度测试
这个距离大概5米左右,属于人像全身拍摄的常用距离
顺序
新S50
老S50
50L
这组可以看看颜色,有红有绿的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还是先从全开来,左边新S50锐度仍然优势明显,反差也大。中间老S50也说的过去,反差明显是最小的。右边50L锐度略差,字体边缘有点软,很柔和(我认为是球差造成的),不过反差还可以 。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和前一组表现类似,不知道为什么,收到F2.0之后,老S50亮度立马就上去了。50L偏软的现象明显改善,但还是不如最左边锐度高
新S50 @F2.8 老S50 @F2.8 50L @F2.8
2.8之后,锐度就都挺不错的了,但还是感觉最左边的好一些,不过最左边新S50依然要暗一些
新S50 @F16 老S50 @F16 50L @F16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F16下三头全线溃败,最小光圈能不用就别用了
4 近景测试
锐度测试,拍摄距离对锐度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下面这一组是大概60cm的近景测试,同样是在脚架固定位置,而且这个矿泉水瓶是一个鞋斜面,我对焦是在“钠”和“钙”字上,但实际焦点可能落在上下一点,斜面的好处就是总归有焦点,各位看的时候上下自己多看看。
这是全图,S50拍的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近景下可以说有压倒性优势了。新S50锐度仍然保持很好。老S50画面朦胧感强一些,反差也低。50L更朦胧一些,反差也不高。老S50和50L的朦胧应该是球差造成的,近距离对焦拍摄像差更明显了。这次测试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不同拍摄距离,镜头锐度差距很大” 做测试应该远景近景分别测试才对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4
第一组没测试50L在F1.4时候的表现,这次补充进去,这次是完全相同的曝光时间,完全相同的光圈。顺便也看看红色的表现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F2.0下中间的老S50仍然是最亮的...不过收了一档光圈,50L表现改善很大,锐度和反差都上来了
新S50 @F2.8 老S50 @F2.8 50L @F2.8
2.8就不多说了,三只头都很不错。新S50的F2.0和F2.8区别不大,几乎从F2.0就是最佳光圈了
5 近景锐度
最后一组室内灯光小静物,这貌似是所有人都会拍到的场景。大光圈室内拍
还是新S50拍的一张全图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这次用车牌作为焦点,这组还稍微能看看焦外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4
这组景深太浅了,而且是手持,也就参考一下吧。焦点不是在车牌就是在车前保险杠位置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6 换个场景还是看锐度
全图新S50
全图老S50
全图50L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4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7 可以看看焦外和各种感觉
这个可以简单看看焦外,也可以看看所谓各种。其中新S50的车上有锁是因为车主来了把锁打开要走,但是我没让她推走,等了我5分钟拍摄,顺便感谢一下车主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新S50 @F2.0
老S50 @F2.0
50L @F2.0
收到2.0,暗角有所改善,不过中间的那张还是亮度最高,M档快门速度是一样的,差距应该是实际通光量有所不同
8 远景焦外
再来看焦外和色彩吧,这个场景大面积绿色中间带着红蓝。放在一起容易比较一点儿吧,而且这次我是把50L也收到F1.4了。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4
取了一块放到到100%看焦外,这种光斑是最常见的焦外
截取100%看焦外光斑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4
9 逆光紫边和大反差光斑
下面是逆光紫边和焦外,一般来说紫边都是出在非焦平面位置,也就是对焦不准的地方容易出紫边。我这几张图应该可以保证对焦没问题,紫边还是不是很多的。不过逆光大反差可以看出镜头吃光和眩光情况。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可以看出中间的老S50在树干旁边的逆光出现了光晕,导致树干暗部细节损失,对于光学来说这事缺点。但是实际拍时时候这样反而能增加“逆光感”,左右两张有点完全看不出逆光的感觉了。更喜欢那种每个人看法不同
选取边缘一块,放大100%看光斑吧
100%截取看光斑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再来一张近距离焦外的对比吧。近距离可以看出50L光斑明显要大很多,虽然不是很圆...这张是手持的,构图稍微有点不太一样,只看焦外感觉吧
顺序
新S50 @F1.4
老S50 @F1.4
50L @F1.2
光看测试也没意思,据说上一张妹子图才能吸引LLM,用S50Art拍的
新S50,看看焦外吧,这个其实是逆光了可惜看不太出来
新S50,全开全身
夜景光线影响太大,这张是例子...
- 上一篇:Prazi GPS照片定位接收器 无忌泡菜首测
- 下一篇:无忌风光滤镜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