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摄影摄像资料 > 摄影器材评测 > > 详细内容

索尼NEX系统用户体会

 索尼NEX系统之用户感想

 网上的各种评测满天飞,这里希望从用户个人的感受出发,毕竟最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用过的器材(没用过的就不作评价了):NEX-5n,NEX-6,E16 f2.8, VCL-ECF1鱼眼转接镜头, E16-50 f3.5-5.6 OSS, E50 f1.8, E30 f3.5微距, E 10-18 f4 OSS, LA-EA2 转接环,美能达APO 200 f2.8,适马19 f2.8 DN, 康泰时G 35 f2, 90 f2.8

优点:


1、 小巧

 本人用相机最主要的场所有2个——户外旅游和日常工作记录,索尼NEX的小巧是这两种情况下,特别是户外旅游中,非常重要的特性。小巧极大地提升了拍摄的欲望,省下的重量让我能够携带别的器材。比如说,2011年我去智利百内国家公园时,虽被它的美景深深震撼,但因为背着近20公斤的负重和佳能单反相机,也没能带上三脚架, 3天所拍的照片加起来居然没有今年故地重游不到2天所拍的照片多。

小巧的16-50让NEX成为目前市面上最小的APS-C标变组合  


2、 优秀的手感

 索尼NEX相机并没有像市场上大部分无单相机一样因为体积缩小而在手感上有任何缩水。大而深的手柄握在手里非常牢固和让人放心,经我实际对比,NEX-6比尼康D7000的手感都要好,比我同时拥有的松下GH2也要好。

3、 摄像功能

 NEX系统的5系、6系和7系的摄像功能都相当强大,支持全手动操作、支持焦点流畅过渡、支持1080 50/60P。其中,NEX系统是当前单反和无反系统中实现1080 50/60P摄像最廉价的解决方案。摄像画质好过同时期的佳能、尼康的半幅机(新上市的尼康D5200那块东芝的感光元件听说更强),但比松下GH2还是差了很远。


4、 丰富的功能

 画质和操控上,市场上同级别的可换镜头相机都差不大多。但索尼强大的电子技术让其用户可以享受一些其他用户没有的新技术,比如峰值对焦、自动全景、不输单反的对焦转接环、多帧降噪等。这些功能虽不是必须,但大大改善了一个系统的使用体验。

5、 良好的发展前途

 换系统是下下之策。花钱费力不说,新的系统还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本人从尼康(被偷,因视频功能转佳能)到佳能(上全幅后觉得太沉,因视频功能和轻巧转松下)到松下(因JPG画质不好,试用奥林巴斯后觉得噪点偏多而转索尼)再到索尼,烧了不少钱,走了很多冤枉路。为了避免换系统的情况,应选择适合自己、有长远的前途的系统。索尼NEX系统吸引了副厂的大量兴趣(比如说EF-NEX和Contax-NEX转接环),支持全幅,加上索尼有完整的感光元件、机身、镜头产品线,自身科技实力、财力物力强大,是非常有前途的系统。

 索尼NEX系统之用户感想

 网上的各种评测满天飞,这里希望从用户个人的感受出发,毕竟最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用过的器材(没用过的就不作评价了):NEX-5n,NEX-6,E16 f2.8, VCL-ECF1鱼眼转接镜头, E16-50 f3.5-5.6 OSS, E50 f1.8, E30 f3.5微距, E 10-18 f4 OSS, LA-EA2 转接环,美能达APO 200 f2.8,适马19 f2.8 DN, 康泰时G 35 f2, 90 f2.8

优点:


1、 小巧

 本人用相机最主要的场所有2个——户外旅游和日常工作记录,索尼NEX的小巧是这两种情况下,特别是户外旅游中,非常重要的特性。小巧极大地提升了拍摄的欲望,省下的重量让我能够携带别的器材。比如说,2011年我去智利百内国家公园时,虽被它的美景深深震撼,但因为背着近20公斤的负重和佳能单反相机,也没能带上三脚架, 3天所拍的照片加起来居然没有今年故地重游不到2天所拍的照片多。

小巧的16-50让NEX成为目前市面上最小的APS-C标变组合  


2、 优秀的手感

 索尼NEX相机并没有像市场上大部分无单相机一样因为体积缩小而在手感上有任何缩水。大而深的手柄握在手里非常牢固和让人放心,经我实际对比,NEX-6比尼康D7000的手感都要好,比我同时拥有的松下GH2也要好。

3、 摄像功能

 NEX系统的5系、6系和7系的摄像功能都相当强大,支持全手动操作、支持焦点流畅过渡、支持1080 50/60P。其中,NEX系统是当前单反和无反系统中实现1080 50/60P摄像最廉价的解决方案。摄像画质好过同时期的佳能、尼康的半幅机(新上市的尼康D5200那块东芝的感光元件听说更强),但比松下GH2还是差了很远。


4、 丰富的功能

 画质和操控上,市场上同级别的可换镜头相机都差不大多。但索尼强大的电子技术让其用户可以享受一些其他用户没有的新技术,比如峰值对焦、自动全景、不输单反的对焦转接环、多帧降噪等。这些功能虽不是必须,但大大改善了一个系统的使用体验。

5、 良好的发展前途

 换系统是下下之策。花钱费力不说,新的系统还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本人从尼康(被偷,因视频功能转佳能)到佳能(上全幅后觉得太沉,因视频功能和轻巧转松下)到松下(因JPG画质不好,试用奥林巴斯后觉得噪点偏多而转索尼)再到索尼,烧了不少钱,走了很多冤枉路。为了避免换系统的情况,应选择适合自己、有长远的前途的系统。索尼NEX系统吸引了副厂的大量兴趣(比如说EF-NEX和Contax-NEX转接环),支持全幅,加上索尼有完整的感光元件、机身、镜头产品线,自身科技实力、财力物力强大,是非常有前途的系统。

缺点:


1、 色彩

 如果未来我再次换系统,或者双修,就只是怪索尼的色彩。索尼的感光元件很出色,但对色彩的处理还不如众老厂经验丰富。拍出来的照片色调有些奇怪,室内人像偏黄偏绿,室外风景偏蓝偏绿。当然这也许是白平衡的问题,通过拍RAW调整后好很多,但终归还是麻烦。不过JPG色彩还是比我之前用的松下GH2好不少的。目前对索尼的色彩还在摸索、适应中。

自动白平衡——室外阴影处人偏冷,植物也绿得不自然

自动白平衡——注意胳膊阴影处的绿色


2、 稍逊于单反的机械性能

 画质上索尼NEX已经与单反无异,但在自动对焦、操控感受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而且毕竟单反发展了几十年,无反才5年不到,之后的路还长。


3、 暂时还不够丰富的系统


索尼NEX系统在这两年镜头上补上了不少,但在大光圈长焦和闪光灯上还有不足。一个系统居然同时使用3个不同的闪光灯接口,实在是不可原谅。目前还没有配NEX-6的既小巧又足够强大的闪光灯。

器材体会:


NEX-5n

 小巧的高画质,尼康D7000微缩版,价格一半以下。画质优秀,对焦尚可,手感不错,最便宜的1080 50/60P摄像机。固件升级后的机器可以设置自定义键,操作更加便捷。感光度、白平衡、测光、对焦模式、画质、连拍速度等常用设置都可以在2步操作以内进行调整。


主要的问题:


1、 只有一个外置接口。因为习惯了单反,我的NEX-5n总是接着外置的电子取景器。但问题是闪光灯也得用同一个外置接口,于是常常得在取景器和闪光灯之间换来换去,很不方便。


2、 触摸屏。用过m4/3系统的人绝对会受不了索尼NEX的触摸屏,因为实在差太远了。松下的GH2的触摸屏灵敏、快速,单单一个“爽”字哪能形容。我曾一度习惯了把相机捧在腰间,左手大姆指点屏幕对焦,右手大姆指按快门的拍摄方法。相比之下,目前的NEX触摸屏除了用于菜单以外,基本没用。

NEX-6

 在NEX-5n优秀的画质之上,增加了相位对焦、取景器、闪光灯接口,增强了手感。除了没有触摸屏以外,基本上NEX-5n缺的,它都补上了,是性能优秀,性价比上佳的机器,也是我个人意见中,第一台能真正替代单反的无反相机。对焦比较快速、准确;握在手里比尼康D7000手感要好。

主要问题:

 这机子分大陆版和世界各地版。其他市场上的NEX-6都是带APP功能的,可以在相机上安装网上的各种小插件,包括定时快门、机内PS、远程操作等。国行的NEX-6既没有APP功能,视频最高帧率又只有50P(根据国内视频制式不同,SONY的相机分50P和60P版),配置是世界上最低的,所以价格也比水货便宜将近1000人民币,购买前应注意区别。

NEX-6的JPG的良好的动态范围(JPG在PS里分区拉曲线、调对比)我的GH2可能在RAW下也不一定能保留这么多明暗过渡
同时,户外时如果不是相机小巧,随手拍这样的照片也要难得多。NEX-6加16-50拍摄

 

E16 f2.8镜头

 第一支让NEX系统可以装入外衣口袋的镜头。对焦较快,白菜价。中心画质全开很好,但由内向外分辨率下降很快。同时色散严重,使图像感觉松散。
NEX-5n和NEX-6机内对色散、四角失光都有处理,所以感觉还行。如果不是要与VCL-ECF1或者VCEL-ECU1这样的转接镜头或者潜水罩配合使用,完全可以用E16-50代替这支镜头。

配上VCL-ECF1的16 F2.8还是不错的

 

VCL-ECF1鱼眼转接镜头(推荐)

 白菜价,画质好,让E16 f2.8镜头增色不少的转接头。接上后除了四角之外居然没有明显的画质下降。而且本身鱼眼镜头就是视角第一,画质第二。这是在三阳8 f2.8鱼眼上市之前,索尼NEX最有性价比的鱼眼解决方案,更何况是f2.8。

E16-50 f3.5-5.6 OSS镜头(推荐)

 NEX-6和NEX-5r的套机头。我目前的挂机头。电子调焦设计很好用,对焦环反应神速,调焦杆在摄像时调焦顺畅、自然。让NEX系统可以装入外衣口袋的第一支变焦头。白菜价,大广角,画质经机内修正后不错,与佳能18-55 IS差不多。我不明白索尼为什么一定要上16-50,如果只是设计支17-50或者18-50,估计难度小得多,网上的评价也会积极得多。而实际上,索尼为了把这支镜头做小、做到16mm广角,在光学上做出了很多让步。在16mm端时,未经机内修正的畸变接近鱼眼,四角不只是失光,而是完全没光的全黑,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7mm后情况改善,18mm时镜头可以覆盖四角。所以在16mm端时,经过机内处理的照片是截剪后放大的(截掉全黑的四角),所以不少人抱怨广角端分辨率偏低。

 操作上,这支镜头是很棒的。我曾怀疑开机镜头伸出和关机要缩回会降低操作速度。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在NEX-6和升级固件后的NEX-5n上只需要1.5到2秒。基本上,把相机举到眼前就镜头就已经到位,不会影响到使用。作为白菜价的全电子镜头,我也曾怀疑它的耐用性。但最近它经受了残酷的考验。2月时我在阿根廷维德马冰川湖上坐船,颠起来的浪头整个打到了2层甲板上,把我手上的NEX-6加16-50打了个透湿。结果镜头电子功能一切正常,没出现任何问题,摄像都没有停止。同时,镜头与机身接合很紧,感光元件没有进水。但水从镜头伸出部分进入了镜头内部,在镜片里留下水滴和雾气。回住地后我把镜头扔到屋里暖气片后头烤了一夜,行了,雾气消失,之后使用1个月一切完好如初。

自动白平衡——注意胳膊阴影处的绿色

E50 f1.8 OSS(推荐)

 画质不错,价格合理,对焦速度一般。这支镜头画质不错,感觉比我以前用的尼康50 1.8D分辨率要高,色散要低,但紫边更重。是目前索尼NEX系统拍半身人像和弱光拍摄的最佳选择。这是为半幅机设计的镜头,不明白索尼为什么用50mm的焦距,如果是55mm或者58mm更适合一般人像使用。

E10-18 f4 OSS(有保留地推荐)

 这支镜头是我手上最无聊的E卡口镜头了。各光圈、各焦段下分辨率都差不多,表现很稳定。索尼NEX机身小,所以网上的图片显得这头很大,其实很小的,只是和尼康和佳能的18-55套头差不多大。

10-18真的很小巧

10-18测试原图(广角端f4)

10-18测试100%截图中心

10-18测试100%截图边角
所以说10-18真的是很没意思地画质一致地好


优点:


1、 画质好。从网上国外的评测来看,与尼康14-24 f2.8差不多,高分辨率、低色散。经实际使用对比,画质比我用过的适马10-20 f4-5.6和图丽11-16 f2.8要好。


2、 畸变小、逆光好。畸变本身也不大,经机内处理基本看不出来了。逆光比适马10-20和图丽11-16明显地要好。


3、 防抖。索尼还大度地加入了防抖,让这支虽只有f4的光圈的镜头,在室内也能使用。


4、 可以使用滤镜。


5、 部分焦段可覆盖全幅。忘了谁的帖子了,上面把这支镜头接到全幅的VG900E上试来着。结果12-17mm焦段可支持全幅。

问题:


1、 镜头最短状态在18mm端,10mm得向前伸出一小截。所以一般从包里拿出来,这支镜头都是在18mm端的。但一般人构图时都是从广角向长焦端缩小画面,所以开机后第一件事就得先记得把镜头先变焦到10mm端,然后再开始构图,缩小画面。平白增加了操作步骤,使用中容易出错。


2、 镜头长焦端太短。虽然因人而异,但我感觉18mm还是太广,10-24或者10-22焦段更实用。在尼康和佳能的APS-C单反系统上,用户在拍摄超广角照片时不需要换镜头就可用小广角。而NEX10-18全程都很广,以至于我经常要为了达到20mm而换镜头。


3、 镜身粗。为了把光圈做大而把镜身做粗无可厚非,但索尼NEX相机卡口底端就是机身底部,这就成了个问题了。因为镜身比卡口粗,所以放在平面上放不平,而且镜身会阻挡三脚架快装板的安放,需要用螺丝位置可调的快装板才行。


总之,这支镜头在画质、对焦和防抖等主要方面都非常好。但毕竟是5000元价位的镜头,设计上应该更加人性化、让使用更加方便的。所以对这支镜头本人只能有保留地推荐,如果不是确实需要,建议考虑一下16-50,也挺广的了。

E30 f3.5

 微距无弱旅。中心分辨率很好。网上似乎说边角分辨率低,但因使用时间短,拍的一般又是餐桌小品,这方面还没有感受。
对焦慢,但微距里都这样。镜头很小巧,比18-55套头小。这支镜头纯粹是因为阿根廷这边似乎搞错了价格才买的。南美洲摄影器材一般比国内贵50%以上,但这支镜头全新的在阿根廷居然只卖900人民币,毫不犹豫的入之。

适马E19 f2.8 DN (推荐)

 分辨率高、对比高,白菜价。有些色散,但后期很好除。对焦无声、快速。且看索尼新出的E20 f2.8成像如何,目前这支镜头是需要28mm左右视角大光圈定焦用户的不二选。

LA-EA2 (推荐)

 革命性的产品。性价比高。如果有人梦想相机系统模块化、升级时只换一部分组件的话,这就是单卖、可用于组装的对焦模块了。目前我手上只有唯一一支索尼A口的镜头——美能达APO200 f2.8G,所以我只能就这个组合的效果发表意见。虽然我一直对索尼的半透镜技术不感冒(减少入光、降低画质),但配合美能达APO200 f2.8G,画质还是很好的。对焦快速,追焦不错,总体感觉与我用过的尼康D90加超声波大变焦镜头的对焦、追焦差不多,也许单次对焦更快。可通过NEX-5n和NEX-6进行对焦点微调。


问题:


1、 摄像时最大光圈只支持到f3.5。这是索尼给这个转接环设的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限制。请主要拿NEX相机摄像的摄友们注意了。


2、 不支持全画幅。转接环内部的通光口口径较小,不支付全画幅。理论上,索尼完全把环改进一下,在全画幅上推出通光口更大的LA-EA4。但介于这个转接环实在是太给力了,可能会影响未来全面幅E口镜头的销售(如果全画幅E口镜头个头不小,很多人可能会更愿意用LA-EA4转接环加索尼A口镜头),索尼有可能不会急着推出这么地道的产品。

美能达APO 200 f2.8G HS

 80年代末的精品头。美能达的得意作。分辨率很高,色散很低,反差偏低。从网上的评测来看,画质要优于美能达和索尼的70-200 f2.8G,也要略优于佳能EF 200 f2.8L II。分高速版和低速版,镜片上无区别,高速版有对焦停止钮,镜头遮光罩上贴有High Speed字样,价格也高些。有对焦行程限制环,可以限制最近和最远对焦距离,加快对焦速度。紫边比较严重,要消除得收到f5.6之后才行,需后期去紫边。与LA-EA2配合对焦和追焦都不错,不亚于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我这支需要对焦微调-7。目前2手市场上价格偏高,希望索尼能早日把这支镜头重新打包上市。

康泰时 G35 f2

 近距拍摄画质很好。分辨率高、对比度高、散景一般。拍远处物体时因为像场不平、镜头后组靠近感光元件,而导致中心以外的画面发灰、模糊。
目前市场上这支镜头价格偏高,留着手中这支等等看在NEX全幅上效果怎样。建议半幅机上入索尼E 35 f1.8 OSS

康泰时 G90 f2.8 (推荐)

 分辨率非常高。我用了“非常”两字吗?初期我把尼康AF 300 f4 ED转接到NEX上用来拍风景和鸟,结果与这支镜头拍的照一比……果断地把尼康AF 300 f4打入冷宫,用G90尽量靠近,拍完截图。

康泰时G90的惊人锐度 (100%截图,光圈全开,机内锐度调低)

 价格合理。个人感觉是目前我用在NEX系统上分辨率最高的一支镜头。做工扎实。曾把它和索尼E50 f1.8放镜头包里一天。结果此镜完全无痕迹,而索尼镜头……大光圈时在高反差场景会出现紫边,但后期用PS很方便就能去掉。f2.8时紫边较重,f4好些,f5.6以后紫边消失。康泰时镜头手动对焦时对焦环卡而涩,坐等梁大侠的自动对焦转接环。

尼康AF 300 f4 ED

 远处画质一般,近处画质不错。色散、紫边比较严重,需后期。因是自动对焦镜头,调焦环很松,手感不好。再加上焦段太长、较难精确对焦,拍片成功率不高,被康泰时G90 f2.8取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