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摄影摄像资料 > 摄影器材评测 > > 详细内容

我和D600的骑行密语

 本帖旨在记录自己对D600的摸索过程和学习摄影的心得体会,给自己的每一段时期都留下一些印记。算是纪念,也算是总结。欢迎各门各派的兄弟、喜欢骑单车照相的兄弟前来赐教。发图马甲:CS生活

个人机器配置情况:

主战机:D600
主战镜:16-35mm f4 VRII
备战镜:28-300mm f3.5-4.5 VRII
定焦镜:50mm f1.8D
P AUTO 105mm f2.5 白嘴
滤 镜:B+W 多膜UV镜 多膜超薄偏振镜 25%中灰渐变镜
其 他:百诺A2682TV2镁合金三脚架,遥控快门线,近摄接圈

 

备战机:D200
挂机镜:18-200mm f3.5-4.5 VRII


配合机:佳能 伊克萨斯120


收藏机:海鸥DF-300套机+70-200mm

 

  蓄谋已久的换机计划,在2012年9月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因为D600开始上市。等价格稳定的过程中,冒出“掉渣门”,就这样一拖就是大半年。4月底,价格基本稳定,掉渣情况也很稳定,该入手了,磨一磨灰,等夏天单车跑长途时,希望灰能少点,不影响沿途拍下的图片,也不影响自己的心情。

 

 本帖旨在记录自己对D600的摸索过程和学习摄影的心得体会,给自己的每一段时期都留下一些印记。算是纪念,也算是总结。欢迎各门各派的兄弟、喜欢骑单车照相的兄弟前来赐教。发图马甲:CS生活

个人机器配置情况:

主战机:D600
主战镜:16-35mm f4 VRII
备战镜:28-300mm f3.5-4.5 VRII
定焦镜:50mm f1.8D
P AUTO 105mm f2.5 白嘴
滤 镜:B+W 多膜UV镜 多膜超薄偏振镜 25%中灰渐变镜
其 他:百诺A2682TV2镁合金三脚架,遥控快门线,近摄接圈

 

备战机:D200
挂机镜:18-200mm f3.5-4.5 VRII


配合机:佳能 伊克萨斯120


收藏机:海鸥DF-300套机+70-200mm

 

  蓄谋已久的换机计划,在2012年9月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因为D600开始上市。等价格稳定的过程中,冒出“掉渣门”,就这样一拖就是大半年。4月底,价格基本稳定,掉渣情况也很稳定,该入手了,磨一磨灰,等夏天单车跑长途时,希望灰能少点,不影响沿途拍下的图片,也不影响自己的心情。

 

 

  说到D600,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掉渣。确实,就像这位兄台的反应一样,拿到机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对着说明书熟悉操作,然后在快门20次的时候,测试灰点。结果不出意料……

 

  用惯了D200,乍一上手D600,快门声音让人不爽。网上朋友说,金属快门和塑料的声音当然不同。后来,慢慢听习惯,也就无所谓了。以前很少摸广角头,而且对风景摄影也不懂,所以旅途中拍的风景总是感觉少了什么,这一次单枪匹马进山,主要想熟悉广角头的使用,积累风景拍摄技巧。

 

  5月15日前后,全国范围大降雨,徐州的天空也是风云变幻,异常壮观。下班后在自家楼顶拍了几张慢门,密密麻麻的灰点再次让人崩溃。一怒之下,购入清洁液(105元)、清洁纸(105元)、清洁棒(27元)、大号气吹(38元),准备自己动手……

 

  此机值得关注,除了掉渣和快门声音让我不爽外,其余都好,强烈推荐。下面,继续讲讲清灰的故事。

 

  5月19日,也就是今天,中午清洁工具全部到齐。大号气吹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有一个总比没有强;清洁纸不值,一沓纸装在一个空旷的大塑料袋里,塑料袋内壁上沾满了很多毛毛,很明显是这些纸掉下来的——老板吹嘘说,这纸不会掉纤维,假的。个人感觉高档清洁纸慎重购买,小心上当。清洁液和清洁棒还不错,挥发快,没有留渍。

 

第一遍清理,大灰点消失,但多数灰点还在。
第二遍再刷,清洁液放多了所有的灰尘都被擦起来,搞成大花脸,如下图:

  连续清理了六次,每清一次,对着天空拍一张,查看清理情况,记住残灰位置,然后再清。

 

心得体会:

 

  清洁液滴在清洁棒前头,两三滴即可,不要太多,太多了灰擦不起来;清洁棒可以反复使用,清理一次CMOS,然后用清洁纸使劲擦清洁棒前头,把粘下来的灰弄下来,多弄几次,再滴清洁液去清理CMOS;清洁棒如果明显脏,就用清洁纸裹紧,滴上清洁液用。4*4寸的清洁纸可以裁成四个小块,每次用一张裹住清洁棒的头,用完撤掉再换一块;CMOS或CCD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娇贵,用好点的清洁棒正常力度擦就行,没问题;

 

第四次,虽然灰点还不少,但已非常轻微,不明显了。

  第五、第六遍,基本上就清理四边和四个角。最后,一切OK。下图是第六遍之后,大功告成了。还剩的几个灰点放大到110%才能注意到,而且比较淡。

这张快门次数为452

 

  清灰的桥段暂时告一段落,将来再有再清,技术已练到手了。

 

  说说我的镜头吧。先前的D200在我手上五年,一直用18-200mm挂机,以实现我骑单车旅行的方便。所以,入手D600,首选考虑了28-300mm这款头,还是为了旅行。这两款镜头分别装在半幅和全副上,焦段几乎相同,使用起来也不生疏,因此,28-300到现在还没有正式使用过。

 

此图来源于网络。

  买相机时,还买了第二个镜头,16-35mm f4 VRII。这个镜头主要是为了广角的画面和畸变效果。广角头我很陌生,几乎没有过,尤其是27mm以下。既然上了全画幅,那就没有不上广角的理由。也曾考虑过其他广角头,比如14-24,明显不适合我——大、重、不好配滤镜,也就是不方便携带。另外就是金广角,毋庸置疑的好头,但我觉得,16-35已经足够我用了,况且,听老鸟们说,买新不买旧。所以权衡再三,入此头。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1、三脚架必备。尤其要使用慢门进行创作时,三脚架能保证舞台环境的清晰锐利,独脚架这时候已经不行了。

2、慢门慢到什么程度,需要根据演员的动作进行快速调整。1/4秒的速度,还是不能将串翻身的胳膊连成一个圆。

3、快门优先为主,M档为辅。M档需要调的东西太多,来不及,还是快门优先比较节省时间。

4、曝光补偿降2-4级,视舞台灯光质量而变化。

5、高速快门凝固动作,冲击力稍弱,但适合作为资料保存;慢速快门形成流动影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适合单位资料使用。

6、多重曝光,快门益高不宜低,低速会糊成一片,不知所云;而高速会形成几个清晰的图像,按动作排列出来,效果很好。

7、机位设置,最好在观众席中线附近,不宜太偏;尽量往前排去,本次我在第七排的位置,使用70-200mm f2.8的头,依然有好多片子锐度不够,有大量噪点。

8、注意舞台光线,较弱的蓝光、绿光和紫光很不理想,最好避开。这种光线拍出来的图像往往曝光不足,而且有很多噪点,后期都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