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摄影摄像资料 > 摄影器材评测 > > 详细内容

新一代银广角 尼康AF-S 18-35/3.5-4.5G评测

   CP+2013展会前夕,尼康正式推出兼容FX格式并提供约1.9倍变焦倍率的超广角变焦镜头AF-S 18-35mm f/3.5-4.5G ED。这支镜头是对2000年发布的AF 18-35mm f/3.5-4.5D IF-ED(“银广角”)进行的升级。该镜头焦距范围为18-35mm,覆盖了超广角到广角,最近对焦距离为28cm。与此前推出的AF-S 24-85mm f/3.5-4.5G ED VR定位类似,注重便携性。

 与“银广角”相比,这款新镜头配备了宁静波动马达(SWM),这也是近年来尼康SWM化镜头群必然要做的升级。由于轻便的特性,非常适合搭配D600。那么这款新镜头仅仅是老款+SWM?这里我们不妨将其与“银广角”规格进行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从规格对比表格上不难看出,新款镜头采用全新的光学设计,镜片结构并不相同,用料相比上代有所提升,增加了1个ED镜片和2个非球面镜片,可以获得更好的像差补偿。当然由于光学结构的改变体积和分量上都有所增加,但并不算多,385g的紧凑设计,依然保持较好的便携性。滤镜口径上这支新头与银广角相同,都是77mm。新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相比老款略近一点。总的来看尼康对这款新镜头并非简单加装SWM马达,确实在光学性能上下了一番功夫。

镜头结构

MTF曲线

成像测试:

D600搭载AF-S 18-35mm f/3.5-4.5G ED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款镜头的实拍效果:小编测试使用尼康D600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JPG(L)、AWB设置、ISO 100,关闭自动失真控制、暗角控制。

1.镜头视角

 这款镜头具备18-35mm的焦距,FX格式(全画幅)下视角为100度-63度。那么1.9倍光学变焦实拍效果是什么样呢?

 

18mm与35mm


2.中心锐度

18mm端

F3.5,F4.0,F5.6,F8.0(点击放大)

F11,F16,F22(点击放大)

35mm端

F4.5,F5.6,F8.0(点击放大)

F11,F16,F22(点击放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这款镜头最大光圈偏小,镜头无论是18mm还是35mm,全开光圈下,锐度都不错。18mm端F3.5-F8表现的最好,而35mm端F5.6-F8最锐,这支镜头从全开光圈开始整体锐度都保持的不错,当然在F16之后可以看到锐度下降,所以建议用户还是慎用小光圈。


3.畸变及暗角

18mm 畸变控制

18mm F3.5

18mm F4

18mm F5

35mm 畸变控制

35mm F4.5

35mm F5

 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18mm广角端存在明显的桶形畸变。f/3.5全开光圈下存在明显暗角,光圈收到f/4之后有所减轻,收到f/5.6后基本消失。而35mm端存在轻微的桶形畸变,并不明显。暗角方面相比18mm端好得多,全开f/4.5有轻微暗角,收缩一档光圈后变没有了。当然由于是原厂镜头用户可以打开机内“暗角控制”来解决四角失光问题,不过要注意机身固件是否更新。


4.紫边表现

18mm 紫边测试 区域

F3.5,F4,0,F5.0,F5.6(点击放大)

35mm 紫边测试区域

F4,5,F5.6,F6.3(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观察一下叶片交接、栅栏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无论18mm端还是35mm端,全开光圈下都存在紫边,收小光圈紫边可有一定减轻,f/5.6或f/8后基本消失。


5.焦外效果

18mm F3.5虚化效果

18mm 焦外截取

35mm 虚化效果

35mm 焦外截取

 广角端全开f/3.5光圈下,我们来观察焦外虚化效果,从图上截图来看这款镜头有一定的虚化能力,但光圈偏小,虚化光斑呈圆形,比较小。35mm端由于焦距景深的问题,虽然最大仅有F4.5,但还是有一定散景效果,光斑也更大一些。


6.抗眩光表现

18mm眩光效果

35mm 眩光效果

 小编使用这款镜头对着阳光拍摄,逆光下高光部分呈放射状,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眩光和鬼影。虽然这支镜头没有采用纳米结晶涂层,但其抗眩光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实拍样片:

 那么这款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尼康D600,JPG(L)、AWB、关闭暗角控制、自动失真控制,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评测总结

 从前文测试来看,AF-S 18-35mm f/3.5-4.5G ED的素质确实超越了AF 18-35mm f/3.5-4.5D IF-ED(“银广角”),中心锐度比较不错,不过在18mm广角端畸变和暗角控制的并不理想。这样的结果符合其低端定位。AF-S 18-35mm f/3.5-4.5G ED出现后,与AF-S 16-35mm f/4G ED VR、AF-S 14-24mm f/2.8G ED正好形成高中低三档选择。相比,以前AF-S 17-35mm f/2.8D IF-ED(“金广角”)、AF 18-35mm f/3.5-4.5D IF-ED(“银广角”)高低搭配更为细化。这也是如今全画幅(FX)机型产品线不断向下扩张的结果。

 纵观整个尼康镜头群,AF-S 18-35mm f/3.5-4.5G ED与此前发布的AF-S 24-85mm f/3.5-4.5G ED VR、AF-S 70-300mm f/4.5-5.6G IF-ED VR正好形成“穷三元”组合。相比“大三元”(AF-S 14-24mm f/2.8G ED、AF-S 24-70mm f/2.8G ED、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小三元”(AF-S 16-35mm f/4G ED VR、AF-S 24-120mm f/4G ED VR、AF-S 70-200mm f/4G ED VR),“穷三元”三支镜头主打小巧便携,价格更为亲民,是入门全幅D600最经济的搭档。AF-S 18-35mm f/3.5-4.5G ED虽是尼康SWM更新大潮的产物,但相比“银广角”绝不是仅仅加个马达。

 目前这款镜头已经上市,售价约4600元略显偏高(“银广角”约3600元),“穷三元”另外两款镜头都未超过4000元。横向对比的话,同等价位,佳能可以提供EF 17-40 f/4L USM,在镜身做工、防尘、防潮性能上更好。 当然这款镜头还算新品,售价存在一定水分,跌进4500元以内,性价比则更为突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