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灵 佳能EOS-M初体验
用了些日子EOS-M,写了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欢迎交流。
用了些日子EOS-M,写了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欢迎交流。
记得1998年的时候,佳能公司推出了一款不带自动对焦的EOS相机,名唤EF-M,那是一款及其简化的EOS相机。14年后,佳能终于推出了与之前的EOS完全不同的EOS-M,他是一台微单。
外观篇: PowerShot的逆袭
刚从盒子里把EOS-M刨出来的时候,我上手的第一感觉是这小家伙非常小巧,在不装镜头的时候,体积基本上等于我们熟悉的PowerShot S100,外形上也非常神似,让我颇有PowerShot逆袭之感。EOS-M的机身设计平直,连G系列的小手柄都没有设计,只有一块很小的防滑橡胶,背部在机身右上角也有一块贴合大拇指的防滑橡胶,这基本构成了EOS-M的全部持握部分。机身正面设计简单,基本也都是平直的线条,EOS标志放在机身的右下角,显得十分低调;镜头释放钮也非常小,按下去手感不错。机身的背面被大块屏幕占据,这是微单相机非常重要的部分,开机感觉背屏的分辨率和色彩都不错,触摸屏的反应速度也很流畅,反应很快;机背右侧一小条是相机的操作功能区:摄像钮、MENU、回放、功能拨盘、INFO按钮。机顶上最醒目的东西,就是采用了标准尺寸的热靴,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热靴的左侧是带左右声道的录音麦克;热靴的右侧是相机开关和快门。机身底部是标准的三脚架接口和电池仓,电池仓内是SD卡和LP-E12电池的地方,这块电池只有875毫安时的容量,体积小巧,再看看那么大的屏幕,真是让人有点揪心。EOS-M有多种机身颜色可选,我的这一台是红色机身,厂家希望通过机身颜色的变换,吸引更多的女性消费者。
继续翻盒子,又刨出来EFM18-55IS STM和EFM22 STM两只镜头和SPEEDLITE 90EX闪光灯。应该说这两只镜头的做工相当不错,质感也好。EF-M镜头是不同于EF和EFS的第三种EF镜头,主要是为了适用于EOS-M这种微单系统应运而生的。EF-M镜头的尾部触点也和EF、EFS镜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EOS-M机身上已经是9个触点了,而普通的EOS上只有8个触点。SPEEDLITE 90EX闪光灯体积有点大,用两节AA号电池供电。这个闪光灯不像他品牌一样,采用折叠方式,而是独立于相机,如果出门,你说我是不带啊,不带啊还是不带啊?微单相机的优势应该在于与普通APS-C单反接近的画质和小型数码相机的体积,如果体积搞的太大,附件搞的太多,不知道其他使用者会不会跟我一样感觉不太爽。
如果只从外观来说,这次EF-M镜头推出了中央开启式镜头盖,是EF镜头系统的一次重大变革,大大的方便了镜头的使用。虽然这镜头盖还是有点盖不严,但是我们看到了佳能的改变。
总结一下:EOS-M的外形小巧,可选颜色多,能感觉到厂家为了吸引女性消费者做了很多努力。外接闪光灯的设计使相机的便携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EOS-M和EOS550D的机身厚度相比,可见EOSM在机身体积上缩小了很多。
机身侧面完全被各种接口占据了
875毫安时的小电池
电池仓和存储卡位
EOS-M还有一个重要的EFM和EF/EFS镜头转接环,EOS-M的最大卖点也在这里,可以接驳众多的EF镜头。
由于我没有拿到转接环,就简单的笔划了一下,EOS-M在装上普通EF镜头以后,便携性能并不容乐观。
EOS-M全副武装托在手里,还是很轻巧的。
装上EFM-22镜头,感觉更轻巧。
EOS-M没有设计G系列一样的小手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造成男性用户的持握感并不好。相机有“捏”在手里的感觉。
整体操作起来感觉有点“担心”
EFM22/2 STM镜头正面
饼干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EFM镜头和以往的EF/EFS镜头,触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EFM18-55 STM镜头做工精致,不比某尼的产品差。这头的成像质量也可以,只是在广角端有一些变形,我后面测试镜头的时候会贴出来。
这次EF-M镜头推出了中央开启式镜头盖,是EF镜头系统的一次重大变革,大大的方便了镜头的使用。虽然这镜头盖还是有点盖不严,但是我们看到了佳能的改变。
用EFM-22/2STM镜头拍的18-55
刚拿到相机,拿我们家猫直出JPG试了一下。发现触屏对焦的操作方式,不太容易适应比较活跃的被摄体。
但是这个也可以通过屏幕选焦点即可拍摄的选项来改善。
在地库里试试抓拍。
由于EOS-M没有设置可翻转的屏幕,这种隐蔽拍摄,就只能靠摄影者的“直觉”了
没有背屏的后果就是继续盲拍,不知道相机会对焦到哪里,只能靠运气了
下面进行一下EFM18-55镜头不同焦段的变形测试,EXIF都在,上三脚架拍摄。
18端的桶形畸变还是比较明显的
24端变形已经减小
18端实拍,变形非常明显。
28端变形进一步缩小
35MM端
45端
55端
EOS-M提供了多种比例的图片遮幅功能
这个是1:1的
16:9拍摄模式
EOS-M机背和显示屏效果
ISO 1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2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4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8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16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3200 用EFM18-55 STM镜头测得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实际测试EOS-M的感光度在ISO3200之内可用
应当说达到了EOS入门单反相机的水平
EFM18-55STM拍摄的玻璃
操控篇:触摸
当手机已经全面进入触摸时代以后,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操作方式,很快这张种作方式也在微单领域流行开来。作为微单领域的后来者,EOS-M自然也具备这种后发优势。3.0寸的电容多点触控液晶屏,从相机的设置到拍摄和回放时的操作等多种功能都可通过触摸操作实现,进行直观的相机控制。背部的屏幕,可以提供大部分的机身操作功能,比如改变拍摄模式,改变光圈或者速度,改变感光度等等,但是点选起来稍显繁琐,有时候还需要旁边的功能拨盘配合才能实现。如果说到屏幕,操作起来最不方便的,恐怕要属那个全屏幕选择对焦点的功能,我经常会因为什么缘故碰到原先选定好的对焦点位置,造成拍摄失败,这种时候往往需要重新选择对焦点,让人感觉有点慢。如果说对焦点选择问题还好,那么AF的速度就让人有点抓狂了。在拍摄一些景物的时候,EOS-M的AF功能还可以使用,如果遇到动物或者其他高速运动的物体,EOS-M几乎没有机会拍下来,因为AF的反应速度真是有点不太灵光。相机在拍摄的时候,一般会先确定拍摄者选择的AF店位置,然后再驱动镜头对焦,这还不包括AF对焦失败的情形,所以操作这台EOS-M在拍摄运动体时,还真是力不从心。
再来说说机背上的主功能转盘,大家都知道EOS系统对转盘一直是非常依赖的。EOS-M上面也装有这么一个功能转盘,这个转盘设计的非常精致,糟糕的是这个转盘的变非常细小,男士操作起来可能不那么顺手,显然这也是照顾女性用户的一种妥协。机背上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改进,就是背屏的设计,最好采用翻转式,方便一些“文艺”角度的拍摄。
机身的菜单,跟EOS系统也基本类似,只是有一些特殊的拍摄功能,当然这里的菜单也都是可以用手触摸操作的。不过遗憾的是,佳能的设计人员似乎并没有考虑到手触控的特殊性,有时不能准确选择到触摸选项,造成重复操作,至少应该将选择界面弄大一些,避免手指触控引起的操作失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EOS-M直接使用EOS系统的操作界面,可能令一些女性或初学者感觉不好理解,佳能可以考虑对这些功能菜单进行图片化,方便理解和操作。
关于连拍。我实际测试了一下,在RAW格式下,大约拍摄六张照片,相机就会停下来;在JPG L的拍摄格式下,大约15张,相机的拍摄速度会减慢,这个成绩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习惯拍摄RAW格式的用家,可能会感觉不太好。
简单总结一下EOSM的操控部分。应该说EOS-M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适应更多的用户群体,既适应女性用户,又适合想用EOS-M当备用机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但是这种努力在我看来,显然是有些顾此失彼。
下面进行EFM18-55 光圈测试 使用三脚架 35MM位置
F5.0
F5.6
F8
F11
F16
F22
F35
画质与镜头篇:真正的EOS
这个部分,其实我始终都对EOS-M非常有信心,1800万像素APS-C图像感应器和DIGIC 5处理器的使用,足以证明这机器至少应该和EOS650D有类似的画质表现。从实际的使用结果来看,也支持了我先前的看法,从画质角度来看EOS-M并不含糊,ISO在3200以内基本可用,暗部的细节和层次保留的也都很好。只要合理使用,EOS-M的画质是足以令人放心的。
镜头方面,标配的EF-M18-55 STM镜头 除了在广角部分有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其他方面的表现尚可接受。
EF-M22 STM镜头的表现则更好一些,锐度和表现力都不错,我个人比较推荐这只小镜头挂在EOS-M上,一个是画质好,再有一个就是体积小巧,适合随身携带。折合35MM的视角,和F2的大光圈,也是最常用最好用的拍摄视角。
这部分配了一些图片,主要对EF-M18-55 STM的畸变和各档光圈、相机的不同感光度进行了对比测试。供大家参考。
由于这次没有拿到EF镜头转接环,所以没有对镜头的兼容性进行测试,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补上。
EOS-M在画质方面,是一台非常合格的EOS相机。
18-55这个头比EFS18-55的挂机狗头,无论是做工还是成像方面,我感觉都上了一个台阶,除了广角端的变形有点大,其他都不错。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进步比较大,评价似乎也就高一些。
EFM22这个头属于饼干系列,我个人用下来感觉成像扎实,色彩厚重沉稳,后面还有一些全开光圈适应的低照度图片,我感觉还是可以体现这个镜头的价值。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体积,EOSM带上22这个头非常方便携带,光圈也大,画质也好,焦距也差不多是最舒服的35段,正好可以很好的发挥其特点。
EFM-22STM 的片子,感觉色彩有些讨巧,看着舒服。
ISO 3200 低照度 手持拍摄 EFM22/2 STM F2.0
汽车灯
依然是EFM22镜头手持拍摄
ISO 1600
EFM22/STM镜头光圈2.0手持拍摄
补一张低照度
人像总是要有一张的,可惜没有美女可以拍,只能上我自己的照片了。
风景片
风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