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全幅驾到 尼康D600详细评测
2012年9月13日尼康正式发布最轻、最紧凑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D600。D600搭载了2426万有效像素F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与其它高端机型(D4、D800、D800E)相同的EXPEED 3数码图像处理器,还有100%覆盖率光学取景器、3.2英寸92万点LCD显示屏、约5.5幅/秒高速连拍、2016像素RGB传感器测光,与D800/D800E相同的防尘、防潮性能。ISO感光度范围从ISO 100-6400,扩展到ISO 50-25600。AF方面,采用Multi-CAM 4800自动对焦感光器模块,39个焦点9个十字型感光器覆盖中心区域,f/8时中央7个对焦点可用。动画拍摄方面,D600可拍摄全高清动画(1920×1080/30p),且配置FX/DX双区域模式。
D600是尼康今年继D4、D800(D800E)之后推出的第三款FX格式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D800E算D800分支)。D600是目前尼康FX产品线中定位最低的一款产品,也就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期盼已久的“入门全幅”。它拥有FX格式高画质同时具备DX格式相机的轻便小巧。那么它的配置到底如何?作为一款FX格式低端产品,在配置上会被“阉割”多少?体积能小多少?我们下面不妨将D600与D800、α99、5D MarkIII四款相机在规格上简单做个对比。
规格对比
从这张规格对比表格上不难看出,D600比同期发布的对手EOS 6D更强,体积重量上除了EOS 6D,D600是表中最小巧的一款。像素方面与α99相近仅次于同门D800(E),比上代旗舰D3X(2450万)稍低。整体来看虽然相对EOS 6D有优势,但是与其他几款定位更高的产品相比,在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快门速度等方面还是要逊色一筹。
整体外观
我们此前评测介绍过尼康D4是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设计的,尼康D800的是以此造型为基础、在公司内部自行设计的。外型上D600继承D800的风格,相机“双肩”也有点“溜肩膀”,但没有D800那么严重。
D600号称尼康FX格式型号之中最小且最轻的相机,机身约141(宽)×113 (长)×82 (厚) mm 、760克(仅机身),这样的块头介于D800与D7000之间,与D7000的身材更为接近。尼康通过一个组件承担多种功能、检查各种零件的空间效率、围绕五棱镜优化设计并采用较小的AF感光器模块,来减少组件数量,将D600的身材控制的非常好,十分紧凑,但不局促。下面小编将D600与D7000进行外观对比:
正反面对比
从对比也印证前面的三围数据,D600比D7000大一小圈,额头和肩膀部分更高更圆润,尤其模式转盘的肩膀更“溜”,与D5100类似。正面我们可以看到“红裤衩”变细,“红裤衩”下面的一角已经逐渐收拢,变成“红弯钩”。与D800(E)、D4相同,前拨轮开槽在金属上盖部分(D7000则是在金属与握柄胶片之间),对防止脱皮有一定好处。
左右侧面对比
从手柄一侧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D600快门按钮轴适当地倾斜(28°),手指操作更为自然,。电源开关设计成平的且与机身表面无高度差,便于手指持握。尼康将握槽设计更深且垂直方向更长,实现稳定握持。此外,背面拇指休息槽采用橡胶材料,优化了设计并确保稳定的握持。与D7000相比,D7000握柄基本成直线,D600则有一定弧线,前拨轮凸出部分更大更高。实际使用当中,小编觉得握持感觉与D800类似(手柄比较薄),比D7000握的更深。手感比D800稍好,毕竟D600自重更轻,不像D800压手,长时间单手拎着,更舒服些。
顶部对比
背面设计,D600基本与D800如出一辙,而顶部则是采用独立的短片录制按钮,其他与D7000类似。
设计细节
内置取景器 可引闪
前文D600与D7000外观对比时,小编提到很多细节,下面展开来说,D600基本上是以D7000为框架,加入了很多D800(E)、D4新设计。比如短片录制和及时取景的相关按键设计基本延续D800(E)、D4的风格。
D600在靠近快门附近设计有独立的短片录制按钮,手指只须稍稍移动即可从短片即时取景开始短片拍摄,从而保持相机稳定以防止抖动。而在D7000上是在背面即时取景拨杆中央,用拇指来操作。从小编实际使用来说,更喜欢D7000这种老设计,独立的短片按钮放在快门附近狭小空间,过于拥挤,与测光按钮和快门形成一排,盲操作的话容易按错。
快门周围其他按键如测光按钮、曝光补偿、肩屏都与D7000设计类似,只不过测光按钮向后给短片录制按钮让出位置。我们可以注意到D600并没有像D4、D800(E)具备MODE(曝光模式)按钮,而与D7000相同,将曝光模式转盘与释放模式转盘上下叠加安装在肩膀上。这样同轴设计可进行快速模式切换。与D7000不同的是模式拨盘中心像佳能那样设计有锁定按钮,防止模式意外切换。
模式转盘的出现表明D600偏低端的定位(与D7000相同),转盘上的自动档、场景模式都是专业产品不会搭载的。
光学取景器方面,尼康非常厚道,达到了100%覆盖率0.7倍放大倍率,与D4和D3系列相同,当然D600没有采用圆形接目镜罩,自然也没有闭合目镜的拨杆。(只能使用背带上的目镜盖进行遮挡)
LCD显示屏左侧D600按键分布与D800稍有不同,从上到下分别是MENU(菜单)、优化校准、放大、缩小(缩放按钮上下位置与D7000以前产品相反),最下方D600是ISO(D800是OK,D600的OK按钮在焦点多重选择器中心)。背面中央D600与D4、D800(E)相同,采用约92万点3.2英寸LCD显示屏。实际使用过程中,小编发现这块显示屏出现D4、D800(E)一样的问题,就是偏色,回放时会显得偏绿。
显示屏右侧,D600的按键设计与D800类似,差别当然也有,D600的AE-L/AF-L按键外圈没有测光选择拨杆(实际使用这个拨杆并不好用很涩,D600与D7000采用独立按钮+转轮选择更好),此外D600没有AF-ON按钮,需要该功能的朋友可以通过自定义其他不常用按钮来实现。
与D7000相比,D600具备更多D800(E)、D4的新设计,譬如对焦选择器锁定拨杆与焦点多重选择器整合在一起。而即时取景和短片录制上,D600采用新设计,使用同轴设计的即时取景按钮和即时取景选择器。即时取景拍摄专用于静态照片拍摄,宽高比与取景器相同。(短片即时取景或短片拍摄过程中,静态拍摄只可以获得16:9照片)。相比D7000的老设计(背面短片录制按钮外套即时取景开关),新设计更细化,但也更为繁复。
存储卡仓与接口
电池
存储方面,D600与D7000相同采用双SD卡槽设计,支持SDXC UHS-I标准。此外,支持Eye-Fi卡,拍摄的影像可从相机无线传输到电脑中。双卡的设计方便用户将RAW数据和JPEG数据分别记录到各个卡中。还可将影像在两种记忆卡之间复制。拍摄D-Movie短片时,可根据剩余容量选择插槽。接口方面,D600具备耳机接口(录制短片过程中可返听)、外置麦克风插孔(MIC)、USB2.0、HDMI(可输出未压缩短片)、GPS附件插口。续航方面,D600与D800(E)、D7000、尼康1V1相同,使用EN-EL15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容量1900mAh),不过要注意D600外置手柄与D800、D7000并不通用,为MB-D14。(D7000:MB-D11;D800:MB-D12)
菜单界面
菜单界面方面尼康D600变化并不大,与D7000非常类似,不过在细节上还有很多不同。
自动ISO:
D600与D800(E)、D4相同,除了以前的最大感光度和最小快门速度,在“最小快门速度”中新增了一个“AUTO”。该功能可以根据镜头焦距、相机自动来设定感度自动控制开始工作的快门速度低速界限。该设计在使用变焦镜头时,非常方便,以前只能设固定值,但固定值只能去适应长焦端。AUTO则不同,镜头拉到望远端、快门速度就需要更快一些;广角端则用不着那么高速的快门。根据镜头的焦距信息、相机自动设定不会产生手抖的快门速度(手震界限原理,一般快门为焦距倒数)。
HDR
尼康从D5100开始支持HDR功能,尼康D600也支持该功能,能在一次快门释放下以不同的曝光拍摄两张照片:一张曝光过度,另一张曝光不足。然后照相机立刻将两张照片结合,创造出一张涵盖更宽广动态范围的图像。动态范围最高可拓宽3EV,另外两张曝光照片重叠处边缘的平滑度可进行调整。
不过与D800(E)不同,D600不能将BKT按钮指定为HDR,D800可设自动包围/多重曝光/HDR中一种功能。
不支持电动光圈:
尼康D600并不支持D800(E)、D4在动画LiveView里的“电动光圈”,在菜单,自定义设定“动画”中Fn预览按钮没有指定“电动光圈”这项 。而且D600在录制短片时不能通过波轮调整光圈值。
图片存储格式
此外D600与D7000还有很多相同之处,存储格式上不支持TIFF(RGB)、未压缩 NEF(RAW),而D300s、D700则支持。对焦微调,D600与D7000相同,可存储12种镜头(D800(E)为20种)。光学取景器虚拟水平,D600也与D7000一样,仅有单轴左右倾斜(D800(E)支持双轴,包含前后倾斜)。
LCD虚拟水平仪与闪光同步
D600由于使用最高1/4000秒快门组件(15万次快门寿命),闪光同步速度为1/200秒,在菜单可设(FP)1/250 秒与快门保持同步,不过闪光范围要缩小。D800还没有PC同步终端。
ISO与白平衡
下面我们看一下白平衡和ISO性能,首先看看白平衡,由于在室内评测,小编选择自动、白炽灯、预设分别拍摄。
自动
白炽灯
预设
从结果上看自动还是比较准确的,白炽灯有些偏暖。如果用户需要较为准确的白平衡,建议使用自定义(预设)模式。
D600的标准感光度范围为ISO 100-6400,支持下至相当于ISO 50(Lo 1),上至ISO 25600(Hi 2)的感光度。从感光度范围来看与D800相同。为了了解D600的高感实力,小编选择与D600像素相近的佳能5D MarkIII进行对比,两台相机设置为RAW(无损压缩)+JPG、矩阵(评价)测光、预设白平衡、焦距35mm(尼康:AF-S 35/1.4 G/佳能:EF 17-40/4 L USM)、光圈f5.6。感光度范围为ISO 50-25600,PS自带Adobe Camera RAW7.2将RAW转JPG。
RAW对比
左5D3 右D600
ISO 50-100
ISO 200-400
ISO 800-1600
ISO 3200-6400
ISO 12800-25600
从测试结果来看,ISO50-ISO800的中低感光度下,两款相机画面保持比较干净,在ISO 1600时RAW转JPG出现轻微噪点,但不明显,上升至ISO3200 噪点开始明显,颗粒稍有粗糙,还能接受,ISO6400噪点两款都比较明显了,不过都没有出现彩色噪点,至于ISO12800-ISO25600,两款相机的噪点已经比较严重,粗糙感明显,细节发糊,可用价值已经不高。就RAW格式比较而言D600与5D MarkIII基本相当,如果要求不是很严苛,ISO3200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表现D600已经比D800强了。
RAW比较之后,还可以看看两台相机在jpg下的比较,设置为均为JPG(精细)、矩阵(评价)测光、预设白平衡、焦距35mm、光圈f5.6,这样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两款相机JPG机内降噪算法如何。
JPG对比:
左5D3 右D600
ISO 50-100
ISO 200-400
ISO 800-1600
ISO 3200-6400
ISO 12800-25600
从对比来看,ISO50-800,两款相机保持的都非常干净,由于降噪的作用ISO1600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几乎看不到什么噪点。在ISO3200-ISO6400中,两台相机出现差距,5D MarkIII依然表现不错,但D600已经出现彩色色斑,并不如5D MarkIII干净,两者由于降噪的作用细节有所损失,ISO12800-25600上,5D MarkIII将差距进一步拉大,D600的彩色色斑已经非常明显,大片出现。当然两款相机的细节损失也很严重。从JPG默认降噪对比来看5D MarkIII还是要更胜一筹,尤其在ISO3200以上,对彩色噪点、色斑的控制更好。
实拍样片
下面为小编使用尼康D600搭配尼康AF-S 35/1.4 G镜头拍摄的样片。ISO选择自动,白平衡为自动。(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 上一篇:Lytro光场相机海外试用
- 下一篇:黑白 我的650D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