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改进 腾龙新70-200评测
腾龙近几年发布的镜头并不多,但是新发布的镜头都足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将VC防抖和USD超声波马达都融入此镜且售价合理,得到了不少的好评。如今,当年性价比极好的“小龙炮”:终获升级,腾龙也将自家的看家技术用到了新款70-200/f2.8上,新款镜头不仅仅加入了新技术,外观也是改动很大,可以说有了大转变,本文为您详细介绍这款镜头的方方面面。
代号:A009
主要规格指标
镜头型号: | SP Di 70-200/2.8 VC USD |
发布日期: | 2012-09-13 |
厂家推荐价格: | |
卡口类型: | 135画幅 |
适用卡口: | |
镜头结构: | 23/17 |
XLD镜片数量: | 1 |
LD镜片数量: | 4 |
镜头焦距(mm): | 70-200 |
最大光圈(f/): | 2.8 |
最小光圈(f/): | 32 |
等效135焦距(mm): | |
视角(°): | (对角) 34.35-12.35 |
光圈叶片: | 9 (圆形叶片) |
最大放大倍率: | 0.125 |
最近对焦距离(m): | 1.3 |
驱动马达: | USD |
滤镜直径(mm): | 77 |
遮光罩: | 花型 |
外观尺寸(DxL)(mm): | 85.8x188.3 |
重量(g): | 1470 |
腾龙近几年发布的镜头并不多,但是新发布的镜头都足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将VC防抖和USD超声波马达都融入此镜且售价合理,得到了不少的好评。如今,当年性价比极好的“小龙炮”:终获升级,腾龙也将自家的看家技术用到了新款70-200/f2.8上,新款镜头不仅仅加入了新技术,外观也是改动很大,可以说有了大转变,本文为您详细介绍这款镜头的方方面面。
代号:A009
主要规格指标
镜头型号: | SP Di 70-200/2.8 VC USD |
发布日期: | 2012-09-13 |
厂家推荐价格: | |
卡口类型: | 135画幅 |
适用卡口: | |
镜头结构: | 23/17 |
XLD镜片数量: | 1 |
LD镜片数量: | 4 |
镜头焦距(mm): | 70-200 |
最大光圈(f/): | 2.8 |
最小光圈(f/): | 32 |
等效135焦距(mm): | |
视角(°): | (对角) 34.35-12.35 |
光圈叶片: | 9 (圆形叶片) |
最大放大倍率: | 0.125 |
最近对焦距离(m): | 1.3 |
驱动马达: | USD |
滤镜直径(mm): | 77 |
遮光罩: | 花型 |
外观尺寸(DxL)(mm): | 85.8x188.3 |
重量(g): | 1470 |
下面我们从外观图看起,深度了解下这款厚道升级的新版小龙炮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画质表现。为此,笔者找来了一只旧款的小龙炮进行一下全方位的对比。
新款腾龙 SP Di 70-200/2.8 VC USD配合佳能EOS 5D Mark III
新款腾龙 SP Di 70-200/2.8 VC USD(以下简称新款70-200)此次可以说是全新升级,该镜头搭载了VC光学防抖及USD超声波马达,采用23片17组,含1片XLD(超级低色散)镜片和4组LD(低色散)镜片,对色差起到有效补正。
镜头依然采用黑色外观设计,从手感上来讲,比上一代产品稍好,变焦环手感提升不少,阻尼也比较适中。变焦行程比旧款70-200要短一些。
旧款腾龙70-200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就是对焦马达的声音,新款70-200 搭载了腾龙研发的USD超声波马达,对焦缓慢和声音的大问题彻底解决。当然了,在对焦过程中,还是会有极其轻微的响动,不过完全可以接受。
延续老款70-200的金圈设计
新款70-200加入了自动/手动对焦拨杆和VC防抖拨杆
可以拆卸的脚架环
佳能口卡口,笔者发现卡口附近采用的是金属材质
卡口特写
对焦距离窗
新款70-200的遮光罩依然和旧款一样
笔者找来了一只旧款的小龙炮来与新款做对比,一比就发现新款70-200的改动还是蛮大的。
左为新款,右为旧款
从镜头后半部分看,新款70-200将变焦环与手动对焦环位置互换,变焦环在前,手动对焦环在后,而老款则相反。
镜头前部最大的不同在于AF/MF方式新款改成了传统的拨杆方式,旧款则为推拉手动变焦环的方式。手感方面,变焦环新款要比老款好许多。另外金圈的字体也不一样。
新款回归传统拨杆
新旧对比,左下为新款
新款70-200(左)比旧款在长度方面要短一些
新款70-200镜头结构
从镜头结构终可以看出,新款70-200在结构设计上复杂许多,同时加入了许多特殊镜片,相信在成像方面要比旧款好出不少。
新款70-200 MTF曲线
下面我们进入到实际拍摄环节,看看新款70-200在各个环节测试的表现如何,我们首先看下大家对最关心的镜头锐度表现,笔者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I进行拍摄,关闭所有优化设置,画质为标准,中心点对焦。
从70mm端的情况来看,最大光圈f/2.8的表现还不错,发丝根根可见,虽然没有达到想象中那么锐利,但是画面并不糊,稍稍收缩一点光圈后,在f/4的时候效果改善许多,画面变得锐利起来,到f/5.6和f/8的时候越来越好,发丝后面的线路也清晰许多,从f/16开始,画面的锐度开始一定程度的下降,到f/22后下降比较明显,f/32画面基本糊成一片了。
200mm端的表现来看,f/2.8的时候表现基本稳定,没有太惊艳的高锐度表现,刚刚好,同样也是f/4的时候表现好很多,f/5.6-f/11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准上,f/16稍稍有所下降,但是并不明显。
总的来说,这只新70-200在锐度方面给我的感觉是中等偏上一些,拍摄时最好将光圈控制在f/4-f/11以内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画面锐度。不过既然是f/2.8规格的镜头,用到f/2.8的机会也比较大,这只镜头在f/2.8的时候感觉良好。
下面来看看新70-200的焦外表现如何。
由于这只新70-200相对上一代产品而言少了微距功能,最近对焦距离也从0.95米延长至1.3米,因此在最近对焦距离的虚化程度上可能没有老款产品厉害。不过新70-200在镜头结构设计中使用了9片光圈叶片,而且使用了3个圆形光圈,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焦外的质量。
从上图看,70mm端的焦外还算比较柔和,过度也比较自然。
200mm端的情况来看,在最大光圈f/2.8的时候焦外表现不错,柔和且过度自然。
新款70-200搭载了腾龙的VC防抖技术,官方强调可以达到4级防抖效果,笔者在拍摄中测试了防抖的效果,手持在天桥上拍摄,除了手抖因素外,天桥并不是完全平稳,脚下会有轻微晃动,我们看看防抖的效果如何。我分别使用1/160s、1/100s、1/50s、1/30s、1/15s、1/8s共6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上图为70mm端手持拍摄结果,可以看出,手持拍摄情况下,没有防抖的时候画面效果是比较糟糕的。
200端更需要防抖
长焦镜头一般来说不论是枕型畸变还是桶形畸变都不会特别明显,腾龙新70-200表现也不错。
70mm端
从70mm端的表现来看,畸变并不严重,红色为水平垂直参考线。
200mm端
200mm端表现很好,基本没有太严重的畸变,可放心使用
逆光测试中,我尝试正对太阳进行拍摄,新款70-200在逆光对焦方面表现相当不错,迅速、准确、无声是此镜的特点,放大来看,我也没有看到眩光的出现。
70mm端
200mm端
样张部分为人像,室外及室内人像。使用机型:佳能EOS 5D Mark III和EOS 6D。
评测总结:
继镜头后,腾龙的这款SP 70-200mm F/2.8 Di VC USD更是给影友带来了极大的实用性,70-200这个焦段不论是人像还是风光,利用率都很高,防抖技术的加入是十分必要的,USD超声波马达相比上一代产品的进步是不可比拟的,我们听不到了吱吱的机械马达噪音,也感觉不到拉风箱的对焦难题,新70-200带来的是质的变化。
优点:1,全新设计的镜头,外观比前代产品更漂亮
2,加入防抖设计,拍摄成功率大大提高
3,USD超声波马达的加入,让机械马达对焦噪音彻底消失
4,逆光对焦迅速果断,抗眩光能力十分突出
5,最大光圈f/2.8表现不错
不足:1,最近对焦距离比老款要远30cm
2,小光圈画质下降比较严重
- 上一篇:佳能PowerShot N海外评测
- 下一篇:HTT影像区--以色列&约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