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镜 佳能 EF 24-70/2.8L II USM 评测
24-70这个焦段是众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都比较喜欢的一个标准变焦焦段,如今市面上的五家厂商的24-70镜头都代表着各自的高水准镜头,十年之后,佳能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推出 , 这只新的24-70/2.8镜头汇聚了佳能众多镜头设计心血和技术。本文为您详细了解这款镜头的各方面表现。
主要规格指标
镜头型号: | EF 24-70/2.8L II USM |
发布日期: | 2012-02-07 |
厂家推荐价格: | |
卡口类型: | 135画幅 |
适用卡口: | EF |
镜头结构: | 18/13 |
非球面镜片数量: | 3 |
UD镜片数量: | 3 |
镜头焦距(mm): | 24-70 |
最大光圈(f/): | 2.8 |
最小光圈(f/): | 22 |
等效135焦距(mm): | |
视角(°): | 84°-34° |
光圈叶片: | 9 |
最大放大倍率: | 0.21 |
最近对焦距离(m): | 0.38 |
滤镜直径(mm): | 82 |
遮光罩: | EW-88C |
外观尺寸(DxL)(mm): | 88.5×113.0 |
重量(g): | 805 |
既然是老款24-70的升级版本,那么我们来看看新24-70/2.8与老款24-70/2.8有哪些不一样。
更多镜头详情点击:
从外观上看出,两款镜头的外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24-70/2.8(下)的镜头口径比老款增大了,变焦/手动对焦环比老款增宽了,外观的涂层改进了。
使用不同画幅机器的视角换算
MTF曲线示意图
EF 24-70mm f/2.8L USM 老款镜头MTF曲线图
MTF曲线图显示的是镜头对对比度的忠实再现情况,纵轴表示对比度的优劣,横轴表示与成像中心的距离。另外,图中10线/毫米的曲线越接近1(最大值)镜头的对比度表现就越好。另一方面,30线/毫米的曲线越接近1,镜头分辨力就越高。“线/毫米”这一单位的意思是,以1毫米宽度为单位,其中有多少根白/黑/白/黑的条纹。比方说,10线/毫米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1毫米宽度的范围内排列有10条线。MTF值的测试需要拍摄按照上述方式描绘的图表。然后测量拍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数值。如果是变焦镜头要分别测量远摄端和广角端的MTF值,根据所得数值可以大概掌握镜头性能。
佳能 EF 24-70/2.8L II USM 在光学结构方面配置了1片研磨非球面镜片和2片GMo(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可以补偿广角端容易产生的像面弯曲和彗星像差,同时还配置了1片超级UD(超级超低色散)镜片和2片UD(超低色散)镜片,广角端画面边缘部分的倍率色像差和远摄端的轴向色像差可以得到良好补偿。光圈结构采用9片叶片的圆形光圈,可以拍出符合大光圈镜头特点的柔和、大幅虚化效果。另外,变焦环等可动部分采用了防水滴防尘结构。镜身部分的结构也得到强化,提高了耐振动、耐冲击性,长时间使用也可以保持高精度。在最前端和最后端镜片的外侧表面采用了憎油憎水性能优秀的防污氟镀膜,仅用镜头布擦拭即可轻松除去附着在镜片表面的皮脂等污垢。
EF 24-70mm f/2.8L USM 老款镜头结构图
从两款镜头的结构对比图中可以发现新24-70与老款镜头的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用料也比老款更大方,相信这样的新结构和多组特殊镜片可以为新24-70带来不小的改变。看完参数,我们进入实物拍摄中看看佳能 EF 24-70/2.8L II USM带来的变化。
依然采用了黑色的外观颜色设计,红圈是自然少不了的。
相对低调的外观设计
滤镜口径增加到82mm,购买滤镜的开销又大咯
辛苦对焦环和手动对焦环比老款宽大了,阻尼适中,手动对焦行程偏短
金属镜头卡口,金属外延,增加了防尘胶圈
镜身侧面搭载变焦环锁定杆,可防止在携带时意外拉伸镜头
突起的佳能铭牌
佳能 EF 24-70/2.8L II USM并没有使用内变焦的设计,不知道这样的防尘防水能力到底如何
新24-70的遮光罩也换成了型号EW-88C,与前代产品夸张的筒型遮光罩不同
带遮光罩伸出效果
带遮光罩与EOS 5D Mark III搭配
新24-70配和EOS 5D Mark III依然保持了威武的姿态
两者真是绝配!
看完外观图,我们来实际看看这款的表现如何,拍摄机型就使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暗角情况。拍摄中关闭所有优化选项,照片风格为标准。
24mm 广角端f/2.8-f/8
24mm 广角端f/11-f/22
广角端的情况来看,最大光圈f/2.8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暗角,收缩到f/4有明显好转但仍然可见,继续收缩到f/5.6时基本消除,后面的各档光圈均差异不大。
长焦端70mm f/2.8-f/8
长焦端70mm f/11-f/22
长焦端的情况来看,70mm端最大光圈f/2.8时仍然有相对明显的暗角,但是并不算太严重,f/4时轻微许多,f/5.6基本消除。
下面是锐度表现环节,我们使用的中心店对焦进行测试,RAW格式拍摄,Camera RAW7.2转换。
广角端24mm f/2.8-f/8
实际拍摄情况看,广角端最大光圈f/2.8的锐度表现可圈可点,发丝的细腻程度让人满意,虽然没有到极其锐利的程度,但是这样的锐度在拍摄时已经可以让人满意,逐渐收缩光圈可以看到发丝的精细程度一个比一个高,f5/6与f/8差别不大,可以说让人满意。
广角端24mm f/11-f/22
广角端小光圈的情况来看,f/11的时候仍然保持了较高锐度,从f/16开始有了明显的下滑,但是仍可接受,再缩小光圈就表现一般了。
长焦端70mm f/2.8-f/8
广角端24mm f/11-f/22
从长焦端来看,最大f/2.8的时候锐度表现一般,景深非常浅,光圈的逐级收缩锐度也随之提高,f/5.6一直到f/16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f/22稍有下降,整体表现让人满意。
大光圈镜头对焦外的表现也很关键,很多朋友选择大光圈镜头也是冲着美丽的背景虚化去的,来看看广角端和长焦端的背景虚化部分如何。
广角端24mm f/2.8-f/8
广角端24mm f/11-f/22
广角端背景的虚化程度不会太强,从f/2.8和f/4的情况来看,背景虚化还比较柔和,f/5.6可以看出个别的比较圆的圆形光斑,光圈逐渐增大,背景越来越清晰。
70mm f/2.8-f/8
70mm f/11-f22
长焦端的背景虚化比较明显,f/2.8和f/4的焦外都很柔顺,过渡自然,可以说新24-70的焦外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抗眩光方面,新24-70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出现了比较轻微的眩光。
眩光测试图
出现了轻微的眩光,后期可以处理掉
下面的部分为实拍样张,笔者刚好出差在杭州,样张涉及阴天、晴天、雪景、人像、逆光等。所有样片均无任何PS,EOS 5D Mark III拍摄,jpg直出,点击小图下载原图进行观看。
日出
灵隐寺内的法云安缦酒店
灵隐寺内的法云安缦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