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摄影摄像资料 > 摄影器材评测 > > 详细内容

茶泡药喂老头【X-pro1转接老镜/电影镜】

 想给X-pro1起个外号:茶泡药,叉抱咬(呵呵,类程咬金三板斧式的武功路数),或去掉那该死的X,pro1英文读如“破碗”,如果把1读中文则是“溥仪”或“抱一”,嗯,抱一,我喜欢,很道家的名字。如果念歪点,就是“鲍鱼”,又加上X,就是“叉鲍鱼”……

 言归正传,俺玩过的单电,数起来有G1、GF1、NX10、NEX5,未有一部机子能够满足俺对画质的要求,故而,想认真拍片子的时候,还是用我的老5D。X-pro1会不会让我对单电的态度有所改变呢?由于身边好几个老友想买这JJ,都等着我的叉完鲍鱼的感受,呵呵,好吧,干脆就写在无忌,让你们自己慢慢看吧。

 俺购入的是机身+18/2镜头。买18镜头乃因它够小够轻不占地儿,拍个到此一游或叫别人给你拍个照什么的够用了,其对焦慢的毛病对俺这个手动狂来说,无所谓。俺关注的是这X-pro1接手动头的表现。

 刚入手不久,只能先说些初步感受,虽然并不全面。此帖子留着以后慢慢更新使用感受吧。先谈优点:

 1、画质。

 对,X-pro1确是画质不错,在我的30寸HP S-IPS屏上显示的画质,没有G1、GF1、NX10、NEX5那飞沙走石的脏感,是我玩过的单电中之最佳者。其低感画质(iso200时)与5d比,不如5d的润泽、厚度和层次感,略显得较平、干涩、塑料-----这仅是在100%显示时才有的感受,当全画面显示时,X-pro1的画质可一点都不塑料,明显比我用过的几款单电好。至于刚才提到的塑料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机身JPG压缩得厉害造成的,毕竟X-pro1比5d多了320万像素,而其JPG文件大小却与5d差不多。其高iso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它是白色噪点,而不是5d那种彩色噪点,画面看上去明显比5d更加干净。我对比过5d与X-pro1(机身降噪设置为0)的iso800表现,明显是X-pro1更好,后面的iso1600、3200就更加不用说了, X-pro1完胜。X-pro1的iso 6400仍可让你放心使用。一句话,其高感表现应该是目前APS-C画幅的机子当中的佼佼者。

 2、色彩。

 这X-pro1色彩有自己的一套,同一个镜头在C、N、S、P、O等机子上的色彩差别,远不如在X-pro1上那么大,其对色阶、白平衡、反差的调整与别的日系机身不尽相同,它会挑战你对一个镜头色彩的固有印象。最明显的是,拍MM的时候,要拍出粉嫩白的肤色不如佳能那么容易,当然,应该说富士的色彩更加真实,更容易给你拍出一个黄脸婆,呵呵!说实话,对于它那N多选择的胶片模拟,我还在适应中。单用它来测试镜头的表现,恐怕也会杀错良民,因为它的色彩很不同。

 3、LCD/EVF。

 显示精度不错,手动挺好对焦。

 对比G1、NX10、NEX5,X-pro1那块机背LCD,对手动对焦的支持最好,它最容易判断是否合焦,甚至无需使用焦点放大就能保证有7-8成的合焦成功率。参数也支持我的这个感受:X-pro1 的LCD是3寸123万像素,NEX是3寸92万像素,NX10是3寸61.4万像素,G1是3寸46万像素,明显是X-pro1的显示精度最高。它有一个特点与NX10相同,当焦点处出现闪烁跳动的类似锯齿的纹路时,就合焦了-----区别是,NX10的锯齿很粗,X-pro1的锯齿极细,所以更准。在NEX5上这种纹路不明显,G1就别提了,不是找纹路,而是不放大就没法判断合焦,坑爹。此外,X-pro1的LCD色彩很接近在PC上回放的效果,不会象NEX5那样,机身LCD显示超棒,回家一看拉倒。

 X-pro1的EVF挺大挺亮挺清晰,色彩鲜艳,而且也能通过观察锯齿纹来判断合焦。也提提各家EVF的参数,X-pro1的是144万像素,与G1的相同,NX10 为92.1万像素,最高者是NEX7,高达236万像素,显示效果应该最好,俺没用过NEX7,不说它了。NX10的EVF则坑爹,对于手动来说,基本是个摆设,判断对焦很难。

 4、快门。

 X-pro1的快门是我用过的单电中最轻、震动最小的,接18-40mm的短焦镜头,快门低至1/15至1/20时,俺仍然可以手持拍出清晰的照片。论快门动静,无疑X-pro1最温柔,感觉就象油压减震,第二是NX10(其实与X-pro1差距很大,只比NEX5柔些),NEX5快门动静很大,象个暴力男,那咔嚓声,每每让我发思古之幽情-----想起包爷爷的狗头铡,G1就别提了,手指按快门时,都能感觉快门键指令快门动作时带来的震动!另外,在快门时滞方面,表现还不错,不觉得有比NEX、NX慢的感觉,好像比G1稍快。

 5、操控。

 开机启动速度很快,只5d慢丁点,基本上一开机即可干活儿,明显比NEX5和NX10快。玩手动,最常用的不外乎加减曝(因为手动头经常令机身测光不准)、焦点放大对焦、LCD/EVF、ISO切换这几项,X-pro1在这几项的设置很好用,加减曝直接用拨轮,焦点放大就设在机背拨轮上,其位置设计得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大拇指轻易就能够到,一按就有,完全可以盲操作,你眼睛贴近机身用EVF取景时,就能体会这个优点。LCD/EVF使用眼睛感应,实用。ISO选择可自定义到FN键,方便。其实它也有些恼人的SB操控设计,下面会列举。

 6、白平衡。

 其在室内的各种荧光灯、白炽灯下的自动白平衡表现,是我用过所有的机子当中最准的。

 7、重量。

 有人说这机器的重量与它那大块头不相称,拿起来比轻飘飘的,我的感受是:它的确挺轻,但配上手动镜后重量挺合适,对于我这里动辄带5-10个镜头出外的纯手动头玩家来说,我宁愿它轻,还希望它能更轻,这样能让我带更多的镜头。

 想给X-pro1起个外号:茶泡药,叉抱咬(呵呵,类程咬金三板斧式的武功路数),或去掉那该死的X,pro1英文读如“破碗”,如果把1读中文则是“溥仪”或“抱一”,嗯,抱一,我喜欢,很道家的名字。如果念歪点,就是“鲍鱼”,又加上X,就是“叉鲍鱼”……

 言归正传,俺玩过的单电,数起来有G1、GF1、NX10、NEX5,未有一部机子能够满足俺对画质的要求,故而,想认真拍片子的时候,还是用我的老5D。X-pro1会不会让我对单电的态度有所改变呢?由于身边好几个老友想买这JJ,都等着我的叉完鲍鱼的感受,呵呵,好吧,干脆就写在无忌,让你们自己慢慢看吧。

 俺购入的是机身+18/2镜头。买18镜头乃因它够小够轻不占地儿,拍个到此一游或叫别人给你拍个照什么的够用了,其对焦慢的毛病对俺这个手动狂来说,无所谓。俺关注的是这X-pro1接手动头的表现。

 刚入手不久,只能先说些初步感受,虽然并不全面。此帖子留着以后慢慢更新使用感受吧。先谈优点:

 1、画质。

 对,X-pro1确是画质不错,在我的30寸HP S-IPS屏上显示的画质,没有G1、GF1、NX10、NEX5那飞沙走石的脏感,是我玩过的单电中之最佳者。其低感画质(iso200时)与5d比,不如5d的润泽、厚度和层次感,略显得较平、干涩、塑料-----这仅是在100%显示时才有的感受,当全画面显示时,X-pro1的画质可一点都不塑料,明显比我用过的几款单电好。至于刚才提到的塑料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机身JPG压缩得厉害造成的,毕竟X-pro1比5d多了320万像素,而其JPG文件大小却与5d差不多。其高iso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它是白色噪点,而不是5d那种彩色噪点,画面看上去明显比5d更加干净。我对比过5d与X-pro1(机身降噪设置为0)的iso800表现,明显是X-pro1更好,后面的iso1600、3200就更加不用说了, X-pro1完胜。X-pro1的iso 6400仍可让你放心使用。一句话,其高感表现应该是目前APS-C画幅的机子当中的佼佼者。

 2、色彩。

 这X-pro1色彩有自己的一套,同一个镜头在C、N、S、P、O等机子上的色彩差别,远不如在X-pro1上那么大,其对色阶、白平衡、反差的调整与别的日系机身不尽相同,它会挑战你对一个镜头色彩的固有印象。最明显的是,拍MM的时候,要拍出粉嫩白的肤色不如佳能那么容易,当然,应该说富士的色彩更加真实,更容易给你拍出一个黄脸婆,呵呵!说实话,对于它那N多选择的胶片模拟,我还在适应中。单用它来测试镜头的表现,恐怕也会杀错良民,因为它的色彩很不同。

 3、LCD/EVF。

 显示精度不错,手动挺好对焦。

 对比G1、NX10、NEX5,X-pro1那块机背LCD,对手动对焦的支持最好,它最容易判断是否合焦,甚至无需使用焦点放大就能保证有7-8成的合焦成功率。参数也支持我的这个感受:X-pro1 的LCD是3寸123万像素,NEX是3寸92万像素,NX10是3寸61.4万像素,G1是3寸46万像素,明显是X-pro1的显示精度最高。它有一个特点与NX10相同,当焦点处出现闪烁跳动的类似锯齿的纹路时,就合焦了-----区别是,NX10的锯齿很粗,X-pro1的锯齿极细,所以更准。在NEX5上这种纹路不明显,G1就别提了,不是找纹路,而是不放大就没法判断合焦,坑爹。此外,X-pro1的LCD色彩很接近在PC上回放的效果,不会象NEX5那样,机身LCD显示超棒,回家一看拉倒。

 X-pro1的EVF挺大挺亮挺清晰,色彩鲜艳,而且也能通过观察锯齿纹来判断合焦。也提提各家EVF的参数,X-pro1的是144万像素,与G1的相同,NX10 为92.1万像素,最高者是NEX7,高达236万像素,显示效果应该最好,俺没用过NEX7,不说它了。NX10的EVF则坑爹,对于手动来说,基本是个摆设,判断对焦很难。

 4、快门。

 X-pro1的快门是我用过的单电中最轻、震动最小的,接18-40mm的短焦镜头,快门低至1/15至1/20时,俺仍然可以手持拍出清晰的照片。论快门动静,无疑X-pro1最温柔,感觉就象油压减震,第二是NX10(其实与X-pro1差距很大,只比NEX5柔些),NEX5快门动静很大,象个暴力男,那咔嚓声,每每让我发思古之幽情-----想起包爷爷的狗头铡,G1就别提了,手指按快门时,都能感觉快门键指令快门动作时带来的震动!另外,在快门时滞方面,表现还不错,不觉得有比NEX、NX慢的感觉,好像比G1稍快。

 5、操控。

 开机启动速度很快,只5d慢丁点,基本上一开机即可干活儿,明显比NEX5和NX10快。玩手动,最常用的不外乎加减曝(因为手动头经常令机身测光不准)、焦点放大对焦、LCD/EVF、ISO切换这几项,X-pro1在这几项的设置很好用,加减曝直接用拨轮,焦点放大就设在机背拨轮上,其位置设计得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大拇指轻易就能够到,一按就有,完全可以盲操作,你眼睛贴近机身用EVF取景时,就能体会这个优点。LCD/EVF使用眼睛感应,实用。ISO选择可自定义到FN键,方便。其实它也有些恼人的SB操控设计,下面会列举。

 6、白平衡。

 其在室内的各种荧光灯、白炽灯下的自动白平衡表现,是我用过所有的机子当中最准的。

 7、重量。

 有人说这机器的重量与它那大块头不相称,拿起来比轻飘飘的,我的感受是:它的确挺轻,但配上手动镜后重量挺合适,对于我这里动辄带5-10个镜头出外的纯手动头玩家来说,我宁愿它轻,还希望它能更轻,这样能让我带更多的镜头。

 以下要谈缺点了。

 1、读写慢,回放及删除照片设置不合理。

 上手的第一感觉,是回放照片速度慢,我用的是Sandisk Class6高速SD卡,画面由模糊变清晰的间隙约1/3秒,据说用class10以上的储存卡后,这个现象会改善一些。另外,删除照片也慢,而且照片被删除时会出现蓝屏+碎格式的动画,简直土得让我想起了上世纪末的中古数码相机!我习惯于把相机设成拍摄后自动显示照片,拍完一看,不合适就删。X-pro1也能拍完自动显示照片(在“图像显示”选项内,我选的是“连续”),却不能立即删除,你还得再按一次回放键,然后黑屏约1/2秒后再显示出照片,那个删除键才能工作!这让你每次即拍即删的时候都要多按多等一下,烦!此外机背拨轮那个一按就放到最大的显示功能挺好用,但此时你若要复位回到全画面显示,它就非得再按一次机背拨轮才行,凭直觉按回放键就会进入拍摄状态。虽然我已经知道了它这个sb设计,但在拍片时,还是会经常按错,可能我用惯了佳能那按回放键复位的设计吧,人家那人机对话畅顺得几乎完全可以凭直觉操作。

 2、费电。

 说明书说满电能拍300张,我看能有200张就不错了。X-pro1有一个快速启动模式,让你一开机就立马可拍照,坏处是费电得很,电量消耗比不用这个功能快2倍,拍100来张就没电了。鉴于机器启动本身就不慢,建议别用这功能。这机子还有一个特点,一旦出现红色的电池图标警告电量不足时,就别想再拍了,几秒后就自动关机,不要奢望电量不足时还能干十张八张。看来,带它出外旅游,两块电池是必备的。

 3、LCD/EVF提亮或压暗以及搞怪的省电模式。

 这机子并不能体现出单电的LCD/EVF所见即所得的特点,因为极弱光或极强光的环境下,它的EVF/LCD会自动提亮或自动压暗,如此一来,你单看显示以为曝光正常,拍出来就会严重欠曝或严重过曝,你非得仔细留意那快门值显示是否正常,或那个加减曝标尺刻度是否在中位才行,这一点远远不如NEX那么直观好用。

 它还有一个省电模式,搞怪得很,开了它之后,A门(光圈先决)的最低快门值被限制在1/4秒,也就是你要是在省电模式下使要低于1/4秒的快门,就必须自己在快门拨轮上调。问题是,这种设计你不看说明书就不知道,在从事低于1/4快门的弱光拍摄时,总发现过曝,加上EVF/LCD还会自作聪明地提亮或压暗显示,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也不建议打开这个坑爹的省电模式。

 4、OVF/EVF取景器没有屈光度调节,也没有橡胶眼罩,无法作头手3点支撑式拍摄。

 这个屈光度调节镜,富士看来是不会出的了,因为说明书上说推荐使用COSINA屈光度调节镜,我在网上找了一下,没有,可能还在娘胎里呢。希望国内的厂家能够出一个带屈光度调节的放大目镜,关键是要带有橡皮眼罩,这样,就可以像单反那样做头手三点支撑式拍摄了,那么更低的快门值,也能端得稳。

 5、焦点放大显示后没法移动焦点。

 有网友说这机器玩手动头没法放大对焦,估计是被富士那超绕的操控设计给蒙了。因为它的放大对焦功能在机背拨盘上(一按就有,再按复位。此外,需把机身正面的对焦拨杆拨至M档才能实现此功能),而不是在那个带有放大图标的“DRIVE”键上。虽然它可以放大对焦,但焦点放大显示后没法移动焦点。

 6、LCD无折叠屏,颜色与EVF完全不同。

 无折叠屏无需多说了,有意思的是X-pro1的EVF色彩与它的机背LCD完全不同,色温偏冷,反差偏高,色彩很艳,LCD则比较黄,完全是两种感觉,如果你很满意在EVF看到的色彩,那么当你看LCD上显示拍出的照片的时候,你会很失望。

 7、电池无防插错设计,储存卡位置不合理。

 装卸电池要看清楚触点方向才行,因为它两面都可以插入,没有防错设计。这倒也罢了,那个储存卡的位置可就真应该改改,机盖打开之后,基本上无处下手,拔卡的时候,两根手指要像拈花一样把拈起来,女士的纤纤玉指还行,爷们玩这个机器,换卡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最好把它倒出来算了。

 总的来说,这台机子可玩度蛮高,富士似乎很注重用机身处理色彩和画质,比如那有多种模式选择的胶片模拟,以及D-rng动态范围,样样透着与其他日系单电的不一样。我发现胶片模拟的鲜艳模式,不太适宜拍人,一是高光容易过曝,二是皮肤的高光位会呈黄中带红的颜色,很不好看。另那属于扩展模式的iso 100,会令动态变窄,高光变得容易死白,不用也罢。

 看看高iso表现,iso6400,接的仍然是原装18/2。

 看看100%显示,经ACDSee压缩了50%之后变得略粗糙,也就是说,100%原图更加干净细腻些。

 这iso6400完全可以放心用。

 再来,这是iso3200, 1/10快门,仍可端得住。

 轮到接美军25.5/2电影镜的片片了。

 iso 1600,看看室内灯光下的白平衡表现。

 上文说过,iso100动态变窄,高光位容易死白。

 看看这张- 美军电影头25.5/2。

 鲜艳模式/iso 100 = 高光红黄/动态变窄

 故,人像慎用鲜艳模式,富士自己的说法也如此,鲜艳模式比较适合于拍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