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达35 F2简评
35这个双眼标头焦焦为很多人所渴求,但是sony现在的全副可用35焦段定焦头就一只:35G;虽然这是一只G头,虽然这只头的素质确实相当高,但是其固有的缺点“紫边严重”“外形不讨喜”却让很多人都不希望投入小1万去购买这么一只头;而副厂中也没有这么一只头,所以很多人要么退而求其次用50F1.4,又或者干脆用28F2.8,这两只头都在产,所以找起来都颇为容易,价格也合适,前者2000不到,后者更是才1000左右;但是前者太长,后者略短,而且后者还有个致命缺陷——光圈太小。
在sony单反的前身美能达历史上,除了35G,还有另外一只35焦段的头:35F2,其有OLD和NEW两个版本;但是在sony接手美能达之后并没有复刻这个头,加上这个头当年出货量似乎本来就不是很大,所以导致了这个头在国内市场内简直是”一头难求”,价格也被炒的很高,达到了3000~3500,就这样,还很难很找到,就我玩单反的这三年时间中,好歹在五棵松还见过一个28F2,可是35F2,连蜂鸟上都没见过(北京本地的);民谣在当年的文章中,谈到找这个头艰辛的时候,也用了“踏破铁鞋无觅处”来形容。
我手上这只是OLD版,是火六从日本搞来的,飘洋过海,辗转反侧,到我这里的时候成色还相当不错,可惜就是没有了罩子,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
简单说说这个头的使用感受吧:
1、体积小巧,比35G要短一截,对焦中前组会伸长,但是问题不大;没有遮光罩的话看上去不是特别好看,有点锥形的感觉,看来以后还是去搞一个遮光罩的。
2、成像色彩非常好,虽然没有ZA那种淡淡的蓝色,但是对红、黄并不是特别的敏感,和35-70F4那几个小三元不同;
3、逆光性能相当不错,逆光对着太阳来了两张,完全没有黑金之类的头见光死的缺点,太阳的星芒非常清晰,从这点来看遮光罩在成像上也许不是必须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鬼影的情况出现。
4、光圈F2全开可用,锐度不错,收光圈到F4~F5.6之间简直是锐不可当,整体感觉和50F1.4差别不大,近处和远处对焦差别不大,另外焦外二线性不是特别严重
5、对焦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没有拉风箱的情况发生,哪怕是光线很差的暗部对焦。
35这个双眼标头焦焦为很多人所渴求,但是sony现在的全副可用35焦段定焦头就一只:35G;虽然这是一只G头,虽然这只头的素质确实相当高,但是其固有的缺点“紫边严重”“外形不讨喜”却让很多人都不希望投入小1万去购买这么一只头;而副厂中也没有这么一只头,所以很多人要么退而求其次用50F1.4,又或者干脆用28F2.8,这两只头都在产,所以找起来都颇为容易,价格也合适,前者2000不到,后者更是才1000左右;但是前者太长,后者略短,而且后者还有个致命缺陷——光圈太小。
在sony单反的前身美能达历史上,除了35G,还有另外一只35焦段的头:35F2,其有OLD和NEW两个版本;但是在sony接手美能达之后并没有复刻这个头,加上这个头当年出货量似乎本来就不是很大,所以导致了这个头在国内市场内简直是”一头难求”,价格也被炒的很高,达到了3000~3500,就这样,还很难很找到,就我玩单反的这三年时间中,好歹在五棵松还见过一个28F2,可是35F2,连蜂鸟上都没见过(北京本地的);民谣在当年的文章中,谈到找这个头艰辛的时候,也用了“踏破铁鞋无觅处”来形容。
我手上这只是OLD版,是火六从日本搞来的,飘洋过海,辗转反侧,到我这里的时候成色还相当不错,可惜就是没有了罩子,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
简单说说这个头的使用感受吧:
1、体积小巧,比35G要短一截,对焦中前组会伸长,但是问题不大;没有遮光罩的话看上去不是特别好看,有点锥形的感觉,看来以后还是去搞一个遮光罩的。
2、成像色彩非常好,虽然没有ZA那种淡淡的蓝色,但是对红、黄并不是特别的敏感,和35-70F4那几个小三元不同;
3、逆光性能相当不错,逆光对着太阳来了两张,完全没有黑金之类的头见光死的缺点,太阳的星芒非常清晰,从这点来看遮光罩在成像上也许不是必须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鬼影的情况出现。
4、光圈F2全开可用,锐度不错,收光圈到F4~F5.6之间简直是锐不可当,整体感觉和50F1.4差别不大,近处和远处对焦差别不大,另外焦外二线性不是特别严重
5、对焦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没有拉风箱的情况发生,哪怕是光线很差的暗部对焦。
- 上一篇:我的mirrorless影集
- 下一篇:玩了半天的5D3,聊一聊一些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