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管理 > > 详细内容

兰州新区人力资本与企业效益的相关性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源于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解释,作为企业效益贡献的关键因素,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的相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而人类的未来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李嘉诚曾说:没有什么生意比人才的利润更高!因此,兰州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将在增容扩区上体现内涵增容与外延扩区的统一,在一区多园上体现跨区发展与优势共享的统一,在拓展空间上体现搭建平台与辐射带动的统一,在发展壮大园区综合实力的同时,同步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区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必要条件。

  2 兰州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效益的增长的意义

  人力资本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生产要素,而且还是人力资本生产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这个特性对于企业效益增长也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兰州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效益的增长有何意义呢?

  2.1 人力资本的生产功能,能提升兰州新区企业效益的增长。人力资本会产生巨大的知识收入效应,而知识收入效应是指受过教育、培训具有更多知识与能力的人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因为他们具有更高的分辨力,能随时抓住投资获利的机会。这种知识能力会提高兰州新区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或非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决策的效率,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2.2 人力资本是兰州新区企业效益增长的“发动机”。人们脱离生产,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的是一般性的知识,而人力资本对兰州新区的投资者本身能产生外部效应,即投资者以外的要素的生产率的贡献,这可以是人们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在人们之间传递,其结果是不仅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还增加了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生产率,并产生了新区企业生产中的递增收益。这进一步说明企业效益的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总之,知识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本是兰州新区企业效益增长的“发动机”。

  2.3 人力资本是兰州新区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与兰州新区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是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是技术扩散的必要条件;是技术应用的基础。新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增加。科学与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越重要,人力资本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比如,在2001年深圳设立特区之处,就构筑“人才特区”,吸引大批高素质专才,这使得深圳一直以来经济保持着约13%的高速增长。可见,人力资本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两方面的变化会使新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总之,兰州新区企业要想发展,人力资本是新区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

  3 兰州新区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

  既然,人力资本投资能提升兰州新区企业效益,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兰州新区应该如何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使新区企业取得更高效益?

  3.1 政府应转变职能,为兰州新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便利。兰州新区企业要发展,面对目前全国各地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兰州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应建立一支素质高、管理决策能力强的经营决策团队,在项目入区之前就及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和咨询服务,并就重点项目提出的相关要求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逐一落实。同时,兰州新区人才服务中心还应选拔一批熟练掌握现代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的,精于股权经营和管理的、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比如,兰州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应以丰富行业和敏锐洞察力彻底打破人事计划制度,对具有用人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不分规模大小、所有制性质,一律采用“人事立户登记制”;兰州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也要取消下达人才引进指标制度,用人单位凭《人事立户登记册》,就可以直接到调配部门办理有关干部调动手续;另外要取消人才引进考试制度,除公务员录用和事业单位进人继续实行必要的“入口”考试之外,对人才的引进一律免于统一考试。总之,兰州新区政府应加快人事干部制度改革,做到“求贤不问出身”“用人不设壁垒”。

  3.2 潜能开发,通过岗位匹配达到人力资本的提升。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对于兰州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新区企业可以加强培训。培训实质上就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目标是“人岗匹配”,通过岗位匹配达到开发潜能的最佳效果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公司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最常用的方法是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来开发员工潜能,也可以与高校合作,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通过挖掘员工潜能为公司创造的效益将远远大于这些方式的投入成本。在外企,培训不被视为费用的支出,而是被视为一种投资。摩托罗拉公司培训部主任比尔·维根豪恩说,“我们有可靠的数据说明,培训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为1:30,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注重人员培训的原因;因为凡是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肯定能从培训中找到原因;大凡从培训中省下来的钱,也最终会从废品中流出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