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情况汇报
×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情况汇报
×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23处乡镇(街道),1337个行政村,105万人,1987年撤县建市,是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
×历史悠久。汉代置县,宋代称密州,是密州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任密州太守两年,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千古绝句。×名人辈出。上古名君“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春秋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清代体仁阁大学士、宰相刘罗锅刘墉等都是×人。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陶钝、崔嵬、李仁堂等一批文化名人和电影表演艺术家。党的“一大”代表、××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也诞生在这里。×又称“龙城”,地下恐龙化石蕴藏丰富,被誉为“世界之最”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
改革开放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农业上探索推行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工业上在全国率先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而推进“四扩一调”和企业组织形式升级,加快了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力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全市经济从1980年到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到1996年又实现了第三个翻番。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8.2亿元。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百强县(市)第5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岚清、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吴仪等领导人先后到×视察。
×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到1984年,全面推行“大包干”,农业产业化开始萌芽。第二阶段,1985年到1987年,组织开展商品生产“大合唱”。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商品流通,产业化开始发育。第三阶段,1988年到1992年,推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开始形成。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基本做法是: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领导方式,象抓现代工业那样抓农村经济,依据市场导向,确立主导产业,划分经济布局,狠抓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把传统农业纳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轨道。工作中,主要抓了四项关键措施。
第一,抓龙头,带动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我们坚持“大、高、外、强、多”五字方针,不断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大,就是大规模。坚持上就上个大项目,建就建个大龙头,抓就抓个大产业。目前,我市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进入全国重点扶持的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得利斯公司今年投资2亿元,新上百万头生猪宰杀加工项目,年可生产冷却肉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4亿元。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1.1亿元。今年又投资3亿元,新上15万吨高档肉制品加工项目。外贸集团公司目前拥有35亿元资产、2.5万名职工,是全国最大的肉鸡、玉米淀粉、天然色素加工出口基地。公司连续九年实现利税过亿元,跨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被评为全国50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全国食品工业20强企业。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利税1.8亿元。高,就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档次。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造都坚持高水平。近几年全市引进的生猪宰杀、熟食加工、色素提炼、蔬菜冷脱、种鸡孵化和饲料加工等设备,都是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外,就是龙头外向,产品外销。在龙头企业建设中,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齐打,重点瞄准国际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外贸集团公司与世界500强的美国泰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00万美元,新上熟食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转化肉鸡3万吨。桃林乡与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合资1060万元,新上粉丝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转化杂粮1.2万吨,产品全部出口。目前全市建起60多家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出口产品达到100多个品种。强,就是强带动、强辐射力。如外贸公司在肉鸡生产上对农民实行“四到门、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鸡雏、饲料、收购、技术服务到门,鸡雏、饲料、药物赊销,收购价格、各环节利益公开,售后统一结算)服务方式,带起万户农民养鸡,户均年收入1万多元。去年以来,针对禽肉市场波动大、出口难度增加的实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制订了冻鸡出口困难熟食补、肉鸡主导产业损失多元化经营补、出口市场不好国内市场补,以及肉鸡生产规模不变、支付农民价格不变、全方位服务不变的“三补三不变”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去年全市饲养肉鸡9000多万只,农民只鸡收入平均2元多,高的达3元。多,就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龙头企业。仅肉鸡产业,我市就有外贸、和生、万年三家大型龙头企业。全市各类加工龙头发展到900多家,年加工能力300万吨,其中粮食200万吨,畜产品60万吨,蔬菜近40万吨。一些大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如肉鸡,年加工出口4万吨,占全国对日出口总量的12%;年加工淀粉12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3亿克,占全球饲料级黄色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黄烟年加工出口1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六分之一;得利斯低温肉制品年生产能力5万吨,产销量连续多年列全国第一。
第二,建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基础。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引导各龙头企业加强与镇村两级和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合作,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近几年依托龙头带动,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建起了60万亩粮食、40万亩瓜菜、10万亩黄烟、15万亩花生、30万亩果品、5万亩大桑的种植业基地和9000万只肉鸡、100万头生猪、60万只羊、330万只兔、550万只蛋鸡、100万只特种动物的畜产品基地。形成了肉鸡、生猪、黄烟、桑蚕、粮油、果品、蔬菜、万寿菊、茶叶等十二大主导产业,其中粮食、烟叶、肉类总产量进入全国百强,是国家和××省确定的粮食、主料烟、生猪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适应国际化大趋势,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由农业、畜牧、技术监督等部门,参照国际、国内有关标准,制定了肉鸡、生猪、黄烟、大蒜、辣椒、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肉鸡、黄烟质量标准体系及操作规程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和推广,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种植业,规划建设了农作物良种繁育区、蔬菜示范区、烟草栽培烘烤标准化示范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并推广国际先进的无立柱大棚、日光温室大棚和无土栽培、蔬菜工厂化育苗、种苗脱毒、气体施肥等高新技术。畜牧业,以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为契机,改革传统饲养方式,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仅去年一年就改造标准化鸡场1700多处,新建规模化养鸡场800多处。今年,我们还在昌城镇创新建起了集种养标准化生产于一体的温室生态大棚100多个,成为我市第一处优质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外贸公司肉鸡标准化养殖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得利斯公司生猪养殖宰杀区,被列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的猪肉产品被授予××省政府质量奖。我市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首先,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合同基地。让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合同,参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其次,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自属基地。把生产基地变成企业第一车间,让农民进来打工,变为产业工人,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生产,真正建立起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新格局。外贸公司已建起自属鸡场53个,饲养规模8000万只。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力度。市里投资500多万元,引进国际一流检测设备,建起了农产品和畜产品两个检验检测中心,对农畜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各乡镇(街道)成立检测站,加强对本地区的农畜产品检测;各龙头企业引进设备,成立检测机构,对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通、及时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实行农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安全。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靠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600多个。全市农产品基本达到了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创出了一批名牌。除得利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外,“尽美”牌冻鸡、仁木面食、中康蔬菜、喜庆面粉、×烤烟等,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全市有100多种农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农产品出口创汇1.4亿美元。
第三,拓市场,扩大发展空间。一是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块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教育引导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力。市外贸公司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200多处直销点,并与肯德基公司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每年内销冻鸡7万多吨。去年,我们针对北京市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际,组织龙头企业赴京参加放心食品产销对接活动,仅7天时间就签定销售合同6.8亿元,较好地推介了×产品,开拓了市场。二是坚持市场多元化,站在全球搞营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南北美、欧共体、非洲等新兴市场,构筑多元化、多口岸的营销格局。外贸公司主导产品由日本一个市场扩大到新加坡、沙特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在国际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创汇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三是抓好市场龙头建设。建起一个市场,就可带起一片基地,兴起一个产业。全市各类市场达到133处,其中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1处。投资1亿元建设的龙海水产品城,年交易额25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旱地码头”。皂户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年吞吐量10万多吨,交易额8亿元,是我省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四是狠抓了产品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上一个系列,实行由粗到精、从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外贸公司的肉鸡,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个规格品种,平均价格比胴体鸡提高了一倍多。近年来,还根据国外技术壁垒提高,出口难度加大的新形势,将熟食品年产能力扩大到5万吨,较好地避免了市场风险。今年5月日本封关后,在全国冻鸡市场普遍萧条的情况下,外贸公司依靠熟食品稳住了脚跟。1—8月份,完成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1亿元,出口创汇94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4%、40 %。
第四,搞服务,协调好利益关系,保证产业化健康发展。主要协调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龙头与基地的关系。龙头与农户全面推行了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双方签订产销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龙头和基地的双向约束,使双方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近几年,在肉鸡、蔬菜出口市场疲软和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龙头企业把加工经营环节的部分利润让给农民,给农民适当补助和扶持。象外贸公司,近两年每年补助农民养鸡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左右。二是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坚持谁建基地、谁提供服务、谁收购产品的原则,通过适当划分“势力范围”,防止了少了抢、多了撒手不管的问题。三是龙头企业与配套服务单位的关系。总的原则是,分工协作,有偿服务,由龙头企业向有关单位支付服务费,从而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保证了产业化健康发展。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跟着龙头干”的新格局,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全市90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连接了20多万个农户,把农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的矛盾。同时,产业化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了比较效益。全市7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到50%以上。二是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去年我市一二三产业比例调到19:50:31。在农业内部,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三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化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目前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8%。全市40万名农村劳力,有10万人搞加工,10万人搞流通,14万人搞种养,6万人搞劳务输出,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结构。四是调动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素质。目前全市农民技术员发展到6000多人,有2万多人获得了“绿色证书”。
上一篇文章: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下一篇文章:关于全市对外经贸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