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建立乡镇统计站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市统计局)建立乡镇统计站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为适应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在全市23处乡镇(街道)全都建立了统计站,并以此为总抓手,全面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收到明显成效。
一、审时度势,适时筹建
一是抓住机遇,适时谋事。我们通过学习省委工作会议文件和(上级市)市委书记张传林同志的重要批示,敏锐地感觉到,统计的春天已经到来,大发展的机遇已经显现,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牢牢地抓住。为此,我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统计站的请示报告。
二是快速反应,联合行动。市政府领导原则同意后,我们快速行动,联系人事、编制部门搞好运作,付诸实施。首先出台诸编〔2003〕25号文件《关于成立乡镇、街道统计站的通知》。其次,我们和市政府办公室连夜筹备召开了全市统计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
二、定编定位,明确职责
首先定好位。规定乡镇(街道)统计站为股级全额拔款事业单位,编制2-3人,乡镇(街道)统计站既是乡镇政府(街办)的独立部门,又是统计局的下属业务机构。业务上由市统计局直接领导,统计站长由市统计局任免。
其次明职责。规定乡镇(街道)统计站履行综合统计职能,主要是负责乡镇(街道)国内生产总值、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工业、农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非公有(民营)经济、全社会投资,劳动和社会等情况的全面统计,负责乡镇(街道)人口、工业、农业、三产、基本单位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等,负责建立和维护乡镇(街道)统计信息网络。
三、全面考察,确定人选
一是规定标准。我们规定乡镇(街道)专职统计人选的条件是: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学历中专以上,事业编制,从事财会、经管等与统计工作有关的工作人员。
二是严格把关。我们和人事部门成立了联合考察组,采取领导评、群众议、个人谈、档案查的办法,对每一个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透视。并严把年龄、学历、编制关,先后调整考察对象16名。
三是大会宣布。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于8月20日召开党组会议,对考察人选逐个研究,分别确定了23处乡镇(街道)统计站临时负责人和专职统计员,并于21日召开了各乡镇分管统计工作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统计站全体组成人员参加的会议,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宣布了各乡镇(街道)统计站组成人员名单。
四、按时到位,全面启动
一是明确挂牌时限。我们要求,全市23处乡镇(街道)统计站站牌必须在8月26日前全部挂出,不出现任何空白,同时,要尽快运转,充分发挥作用,真正使“乡镇统计站”这块招牌挂起来、硬起来。
二是抓好八个到位。即人员、经费、房子、电话、桌椅、台帐、电脑、站牌。8月22日,全市49名专职统计员和临时负责人的调动手续全部办完。
上一篇文章:关于命名表彰农业标准化生产 青年行动“十优乡镇团委、百优村团支部、千优青年示范户”的决定
下一篇文章: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