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公文写作资料   详目点击"导航"

×教育局干部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世人瞩目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问题,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这次会议对于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六届四中全会客观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六条经验。这六条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即对党的执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既要坚持更要发展。二是“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即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三是“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即在落实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加快发展又要注重全面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即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五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即在治国理政时,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靠人民执政。六是“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即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这6条主要经验,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条基本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2、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性的要求。要建设就要有目标。这一总体目标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出的精辟概括,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
  3、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党要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是对党整体执政能力的全面阐述,更是《决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五个方面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是建设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同时,《决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决定》还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成为《决定》又一个闪光的亮点。
  因此,进一步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研究和部署不断深化,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其他政党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针对我们教育系统,第一,要不断提升发展教育的能力。一是要抓住机遇。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教育思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各级党政把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出台一系列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及时研究解决了教育的诸多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二是要立足实情,牢牢坚持发展不放松。当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内最大的改革,如何进一步发展好教育,办好教育?在校舍、设施、信息观念等方面都与发达地区存在在一定差距的前提下,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新的形势,都对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挑战和问题,都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仍只有靠加快发展来解决。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也是落后的道理,牢固树立加快发展、主动发展的理念。三是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既要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更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师生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推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要不断提升管理教师的能力。领导和管理是两种各自独立的控制行为。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则是一种以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影响力,管理则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管理的本质是执行任务的责任。因此,就学校而言,我们的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在同一个主体并存时,必须要更多的履行管理者职能。当前,一些校长认为教师不好管,觉得“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而实质是我们的一些校长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没有跟上,不适应教师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动向和新问题,而仍是以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思维和定势,以领导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大声说话”,发号施令,却不善于不注重以党的政策和自身的模范工作去感染、感动、带动教师。我们很多规章制度之所以不能够长期很好地坚持,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校校长没有以身示范,没有严格管理。而要通过校长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工作实绩来影响广大教师。
  第三,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群众的观点和角度、发展的观点和角度、实践的观点和角度、全面的观点和角度,看自身的服务能力的高低。要真正扑下身子,真心真意,满腔热忱地为学校、为师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学生、群众满意。要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力求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一件算一件,件件落实;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更新的理念、更多的思辨、更主动的实践,去更努力地做好工作,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上一篇文章:关于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体会
下一篇文章:学习三个代表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