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工办)今年度工作总结及今年度工作打算
(市委农工办)今年度工作总结及今年度工作打算
市委农工办今年1月份成立,今年3月领导班子调整后,各项工作转入正常。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口各部门及乡镇(街道)的支持配合下,市委农工办克服工作人员少、办公设施差等不利因素,从基础工作入手,发扬“协调、服务、求实、创新”的部门精神,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比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农口关系进一步理顺,牵头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农工办领导班子调整后,根据农工办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明确了市委农工办的农口牵头职能,重申了农工办工作职责,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与农口各部门的联络,坚持勤沟通,多交流,到位不越位,较好地发挥上下协调、左右联络、有序服务的部门职能。特别是通过创办《市委农工办系统半月工作动态》,及时反映农口各部门阶段性工作,为市级领导掌握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及部门业务工作进展情况提供了方便。
二、调查研究取得新进展,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加强。 工作中坚持从大处入手、全局着眼,针对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去年4月份以来,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税费改革、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棉花、烟草、花生、肉鸡等产业,开展了20多次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价值的调查材料,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去年4月份以来,共编发《农村工作》49期,计10万余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现状。同时,加强对上联络,积极反映工作。今年被(上级市)市委农工办创办的《(上级市)农村工作》、《(上级市)市农业十项重点工作简报》等内部刊物刊发各类材料21篇,居(上级市)市县市区首位。
三、督促检查力度加大,农业十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上级市)市农业十项重点工作确定后,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搞好十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了我市农业十项重点工作年度任务的完成。截至今年底,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17家,其中,有11家被列为(上级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58亿元,年加工能力500多万吨,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62亿元,共带动市内外农户1238万户。全市农业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2亿元,完成了(上级市)市分配任务的170%。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现已达到387万亩,其中已有12个基地通过(上级市)市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基地达到62万亩,昌城镇西老庄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工作进展顺利;畜牧业优质产品基地认证有了新突破,3家企业的产品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食品,1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全市优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698万吨,超出(上级市)市分配任务的40%。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成效显著,7月下旬,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现已全面开展检测检验业务。全年人畜吃水工程项目共涉及45个村14653人,目前共完成了19个村庄的吃水工程和26个村庄的水源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现已全部完成,总投资7200万元,设备安装将于今年1月份完成,2月份开始运行,5月底前出水稳定达标。道路林带建设用地全部调整到位,整地挖沟和界沟开挖工作基本结束,完成造林19万亩,栽植各类树木93万株,超额完成了(上级市)市分配的林带建设任务。固定资产超过20万元的农机大户发展到65个,过60万元的5个,过150万元的3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了新进展。
四、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及时制定出台了市委农工办工作人员守则,编制印发了《市委农工办工作规范》,明确了各项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和机关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一年来,比较好地完成了通知下达、文件发放、活动调度、工作协调等职能,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群团组织和党组织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基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绿化捐款、“非典”捐款以及机关工间操比赛、党建知识竞赛、春节期间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也都进展顺利。参与了农业农村方面的有关会议活动的组织工作,没有出现失误。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去年有一人参与了挂职副乡镇长职位考选,有一人新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在整个机关形成刻苦学习、团结协作、勤奋敬业、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今年度,市委农工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更高标准审视自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少;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协调服务多,抓具体工作落实少;机关作风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
关于今年度的工作,总的就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发扬“协调、服务、求实、创新”的部门精神,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三农”问题的核心,积极发挥农口部门牵头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落实。具体说,就是要抓好 “四个三”:
一、发挥好三大职能。 一是牵头协调职能。 继续按照“到位不越位、热情不生硬”的部门工作要求,努力提高部门服务水平,牵头协调农口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组织开展好全市农业农村方面的各项重大活动,完成应由大口承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调查研究职能。 调查研究是农工办发挥农业农村工作参谋助手作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今年重点围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活动,综合分析农村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进一步拓展调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调研重点放在村级。上半年,重点选择10个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的村庄典型进行解剖,探索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面上提供借鉴。同时,积极向上级报送材料,宣传农业农村工作。 三是督促检查职能。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搞好全市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重点搞好(上级市)市确定的农业十项重点工作的督查落实,每季度调度一次进展情况,根据需要编发《全市农业农村十项重点工作情况简报》,随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农业十项重点工作年度任务完成。对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也要跟上督查落实。
二、办好三件实事。 一是举行乔迁挂牌仪式。 市委农工办自成立来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挂牌,不少单位和群众对其工作性质、办公地点缺乏了解,给工作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在报请有关领导批准后,初步定于2月份选择适当时机举行一次既简朴又热烈的挂牌仪式。 二是创新办活《农村工作》内部刊物。 《农村工作》是农工办创办的机关内部刊物。今年对《农村工作》在内容上进行充实,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容量上进行适当加大,增加“农村政策动态”、“外地经验”、“重大信息”等栏目,全面反映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及农口部门工作动态。 三是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管理的有效形式。 针对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自发和无序问题,按照(上级市)市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工作座谈会的要求,发挥好牵头作用,协调劳动、公安、民政、农业等部门,筹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和协调服务组织,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信息发布和情况通报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三、落实三项保证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质。 继续坚持周一集体学习制度,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督促个人搞好自学,工作人员每年都要熟悉一门新的业务或专业知识。对机关干部经常性开展宗旨教育、政策教育、廉政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是狠抓工作规范化,提高机关管理水平。 结合农工办工作实际,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执行和落实力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三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增强服务意识,做到谦虚谨慎、热情公正,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立足农村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工作实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实现三大目标。 就是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业务工作处在(上级市)前列、部门形象有新的提高三个目标。
上一篇文章:今年税收宣传工作计划
下一篇文章:农技中心今年工作情况及下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