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编制“十一五”规划对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入研究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密切配合、相互衔接,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开放性、可行性,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打下基础。在规划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体系上,坚持把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编制程序上,坚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评估制度,科学务实地编制规划。
二、“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今明两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编制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成立富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祥见附件1),全面负责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主要职责是协调、督促、检查规划研究编制日常工作,协调组织“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文本;对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及时整理反馈。
(二)县乡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并设立联络员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联络和协调,同步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三、“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分工
(一)重大问题研究及专项规划安排。从今年12月底开始,对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共涉及结构调整、区域经济、改革开放、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环境保护等25个重大课题,由县级各相关部门牵头研究(祥见附件2)。
(二)规划编制安排。“十一五”规划由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由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和行业发展规划分别由相应的各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
四、“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进度安排
(一)前期调研阶段(今年12月底—今年1月底)。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各相关部门起草专项规划、行业规划草案,形成研究报告,课题承担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于今年1月31日前,将研究报告报送“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思路形成阶段(今年2月底—今年6月底)。根据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负责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县政府办公室将定期督促检查,并将进展情况分阶段上报县政府领导。
(三)编制规划纲要阶段(今年7月初—今年11月底)。今年9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10月—11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的意见,修改、补充和完善;12月以后,按程序报县政府讨论、政协协商,经县委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各相关部门完善形成专项规划、行业规划。
五、“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工作要求
(一)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各级各类规划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从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编制规划,力戒规划内容面面俱到、表现形式单一雷同、无针对性的弊病,不断创新规划观念,增强特色意识,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
(二)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既要体现国家利益,也要反映公众利益。编制规划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三)衔接协调,形成合力。各级各类规划要相互做好衔接。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互相协调的原则,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衔接,相关专项规划之间要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衔接的重点主要是发展目标、政策目标与手段、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区域发展方向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作,积极主动地做好衔接工作。
(四)强化深度,增强可操作性。做好重大项目的筛选和指标论证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设置预期性、导向性指标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符合规划本身的功能定位。研究提出与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指标。
附件:1.**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县“十一五”规划编制的重大课题及分工
附件1:
**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办公室主任由张文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孟加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人员由政府办、县计划与经济贸易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建设局等部门抽调具备较强综合写作能力的人员组成。
附件:2
**县“十一五”规划编制的重大
课题及分工
1.“十五”时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评价,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全县宏观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县统计局参与)。
2.“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及主要预期目标方案研究。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衔接“十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研究提出富民县“十一五”宏观预期目标预测方案(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县统计局参与)。
3.“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支撑条件、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
4.“十一五”期间**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研究(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
5.“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及主要任务(县旅游局牵头)。
6.“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县信息办牵头)。
7.“十一五”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目标。对五年期农业、水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综合分类,提出实施建议;研究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步骤和措施(县农林局牵头)。
8.“十一五”期间加强“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种养殖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优质、高效、安全农业,以及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措施(县农林局牵头)。
9.“十一五”期间加强扶贫工作重点及脱贫的目标措施;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途径和政策(县小康办牵头)。
10.“十一五”期间水资源综合配置及开发利用规划,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措施,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布局及实施步骤(县水务局牵头)。
11.“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针、任务和扶持优势产业的措施(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
12.“十一五”期间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思路与对策,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13. “十一五”期间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县计生局牵头)。
14.“十一五”期间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规划思路,重点提出我县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外资和吸引社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扶持政策;筛选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的措施(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牵头)。
15.“十一五”期间加强财源建设思路,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研究提出培植新财源,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的途径和措施(县财政局牵头)。
16.“十一五”期间深化工商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分析我县进一步深化工商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难点和原因,提出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阶段性目标(县深改办牵头)。
17.“十一五”期间**县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县环保局牵头、县农林局参加)。
18“十一五”期间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的战略思路(县工商联牵头、县乡镇局参加)。
19.“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规划(县科技局牵头)。
20.“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县教育局牵头)。
21.“十一五”期间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县文体局牵头)。
22.“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县卫生局牵头)。
23.“十一五”期间改善县乡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施步骤及重大项目规划(县交通局牵头)。
24.“十一五”期间我县市场建设与发展规划(县供销联社牵头)。
25.各乡镇“十一五”规划。结合各乡镇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立足长远,认真分析和研究本地区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提出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划
(各乡镇分别完成)。
上一篇文章:* *局先进性教育整改提高阶段实施方案
下一篇文章: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