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公文写作资料   详目点击"导航"

关于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内部生产结构,基本实现了由计划指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逐步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主力军”。随着中国的“入世”,农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我市畜牧业如何利用有利条件,在现有生产基础和资源条件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是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入世机遇,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化结构,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实施依法治牧和科技兴牧,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在全市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主力军”。今年,全市大牲畜出栏17万头,生猪出栏108万头,羊出栏54万头,家禽出栏9620万只,兔出栏354万只。肉类总产量28.6万吨,禽蛋总产量5万吨,奶类产量5.3万吨。全市畜牧业产值25.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8%,出口创汇1.5亿美元,占总创汇额的55.6%。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饲养、产业化经营、国际化发展的畜牧业生产格局。
  (二)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畜牧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产业链长、承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在当前农民增收减缓的形势下,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4465元,其中畜牧业收入2216元,占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49.6%。畜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达10万个。
  (三)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3亿元。培植了外贸、得利斯等各类畜牧龙头企业600多家,辐射带动畜禽养殖专业户1.5万户,专业村250多个,饲养小区1200多个,建成9000万只肉鸡、100万头生猪、20万头大家畜、60万只羊、330万只兔、550万只蛋鸡、100万只特种动物的畜产品基地,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围绕畜牧业发展,累计发展兽药、饲料经营企业71家,从业人员28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2亿元。
  (四)畜牧业是高新技术的有效载体。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畜牧业也成为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科技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60%以上。目前,全市已建成300余处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十几个,肉鸡和蛋鸡良种率达到了100%,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明显提高。

  (二)
  虽然我市的畜牧业生产一直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对照WTO的要求和我市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对照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和农民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我市畜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畜牧标准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除肉鸡、生猪已基本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外,其它畜禽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还未建立,药物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检测体系、防疫体系、药残监控体系不健全、卫生环保不达标等等,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严格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和包装、标志、卫生、环保等方面强制性标准要求,畜产品出口面临较大困难。
  (二)畜禽良种的繁育推广相对滞后。目前我市的畜牧业生产虽然保持了量的稳步增长,但在质上却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良种的繁育推广相对滞后。我市除肉鸡和蛋鸡实现了良种化外,其它畜禽良种普及率远远落后于畜牧业发达地区。如生猪良种的繁育,有些地区已达到“外三元”阶段,而我市还处在“内三元”阶段。畜禽良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畜牧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在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就整体而言,还处于初始不发达的阶段,分析其产业化内部的现状,还存在以下弊端和阻碍因素:(1)龙头带动功能尚需加强。虽然我市有各类畜牧龙头企业600多家,但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只有外贸集团公司、得利斯公司、和生公司等几家大企业,其他企业还没有与农户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关系。(2)市场牵动力不足。在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必须牢固依靠市场这个有效载体。我市虽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初级市场和活畜交易市场,但在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方面还是空白。(3)基地建设水平不高。我市有养殖小区1200多个,但大多属于粗放型养殖,标准化饲养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三)
  通过实施产业化战略,我市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在资源的利用、生产力的整合、市场消费和加工增值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把这些发展潜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自然资源潜力。我市饲料饲草资源丰富,但这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草食畜禽为例,目前全市可利用的各类草场近10万亩,可载畜10万头标准畜,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秸杆100万吨,可饲养30万头标准畜,总载饲畜量40万头。而我市目前的食草畜禽的饲养总量只有30万头标准畜,占载畜量的75%,还有25%的潜力未开发出来。
  (二)农村生产潜力。我市现有87.69万农村人口,25.72万户农户。今年,全市户均养牛0.6头,户均养羊2只,户均养猪4头。在农作物比较效益降低,而畜牧业收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广大农民从事畜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随着畜牧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参与到畜牧业生产中来的农户将不断增加,户均养殖量也会有所增长。届时,我市的畜牧业生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市场消费潜力。随着猪肉、鸡蛋的市场饱和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牛羊肉和奶类的消费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奶类已成为我市消费热点。今年我市牛奶产量2448吨,人均占有2.3公斤,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7.1公斤的32%,市场空间广阔。据测算,养1头奶牛年可获利3500元,相当于养50头猪或700只蛋鸡,奶牛养殖和奶制品加工是我市畜牧业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另外,随着外贸集团公司和得利斯公司的规模扩张,我市肉鸡和生猪的饲养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四)加工增值潜力。畜产品加工后增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肉鸡和生猪的加工中已尝到甜头,但在牛羊加工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据全国牛羊生产发达地区的经验,养一头牛宰后分割可以赚一头的钱,深加工还可以赚一头的钱,加工增值明显。但我市绝大多数牛羊产品局限于活畜和屠体,加工增值很少。目前,百尺河镇已建立牛肉加工企业,若以此为龙头,按企业+基地的模式,与养殖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能解决肉牛的销售问题,还可以通过加工获得增值。

  (四)
  畜牧业是一个能够覆盖全市、“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上联种植业,下联加工业,既能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又能延伸到二、三产业,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在我市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畜牧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 们必须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一)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市农业生产的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在畜牧业。为了适应提前十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一新形势,满足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一新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所谓“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就是要像谋划工业发展那样谋划畜牧业发展,研究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要像组织工业发展那样组织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进集约化生产,实行建设商品基地与发展规模养殖并举,依托良繁体系,稳步推进畜产品加工业;要像实现工业现代化那样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把传统畜牧业发展成为体系完整、产业配套、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畜牧业。
  (二)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才能搞好资源深度开发、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有份额;只有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才能实现规模经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继续抓好畜牧业规模饲养、养殖小区和基地建设,引导农民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加快规模饲养的发展步伐,使养殖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和服务系列化方向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和强化已有的龙头企业,引导并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加工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建设新型龙头企业,按畜产品实有量和市场需求特点,组建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适度规模的新型龙头企业。三是积极培育畜禽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要大力发展本地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办好畜产品初级市场和活畜交易市场,为生产者进行商品交换提供场所;在畜产品重点产区或集散地,要建设好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进一步搞活畜产品流通。
  (三)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扩大畜产品出口贸易,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标准化贯穿于畜牧业的全过程,逐步健全科学完备的标准化体系。首先要加快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尽快建设一批标准化饲养场,进一步提高标准化饲养能力。其次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畜牧业地方标准,积极推行相关国际标准,鼓励并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ISO9000、ISO14000、HACCP、GMP等国际认证,引导畜产品在国外注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三是要强化标准化监督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操作程序和质量卫生标准组织生产。四是要加强标准化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畜牧监测化验中心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自检能力,加大强制性免疫的力度,引导农民安全用药,科学饲养,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安全生产。
  (四)创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畜牧业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切实解决好农民畜牧养殖用地问题。要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逐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要把畜禽强制性免疫资金、预案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足额到位。要进一步加快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科技推广三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原种场--繁育场--商品畜禽场”畜禽繁育体系和科技推广网络。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及时向养殖户提供市场行情、技术信息,满足群众发展畜牧业的需要。要坚持依法治牧,加强畜产品和兽药、饲料的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确保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畜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推动我市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上一篇文章:关于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文章:金鑫搭金桥企业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