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 自强不息—记省特级教师傅xx
扎根山区 自强不息
——记省特级教师 傅xx
傅xx校长凭着对山村孩子的赤诚之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20年来如一日,为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做出了令同行刮目相看的业绩,是校长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一、捧出一颗心来 为山区教育做奉献
山区小学学校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枯燥。近20年来,学校一直没有为他解决过住房,他先后住过离学校十五里远的老家、村大会堂、农户家中,学校办公室、单位废弃的破旧房等,至今他还每天早出晚归四十几里。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咬定青山,发誓要当一名出色的贫困山区的人民教师。多年来超负荷的工作,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结婚、妻子难产未请假。放弃多次进城的机会,因为他明白,山里的孩子更需要他。十几年来他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特别是担任校长以来,面对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毫不动摇,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由于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成果突出,今年被评为浙江特级教师,被人称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难,为了改善山村小学的简陋设施,他发动全体师生率先在全市(县)建立了“校内希望工程”;建立“希望工程书库”,为学校破旧房改造四处奔波,筹措建设经费,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其中他个人捐款达4000.00余元。由于多年劳累,1.66米高的他,体重未达100斤。
二、静下一颗心来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山区学校信息闭塞,教研风气不浓,经费不足,教科研难度大。但他不信这个邪。努力创造条件,成为我市教科研带头人物。他先后担任七个省、市、县级立项课题,并都获奖。共获省、市、县教学论文奖28篇。在国家、省级等报刊发表论文共13篇。同时还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首届教科研先进个人、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名校长培养对象等。是建德市“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特级教师,每年为全市评课、讲座、指导课堂设计不少于20次。另外,为每年自费订阅多种报刊。家有藏书近三千册,是他目前一笔最大的财富 。
三、创出一条新路 提高学校管理档次
山区小学条件艰苦,地域分散,情况复杂,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想学校管理上档次只有走创新之路。1、善于做师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当地政府和百姓教育的积极性。他为人谦逊,思路敏捷,善于表达,作风民主,特别是能处理一些复杂问题;平时尊重人,体贴人,引导人,培养人。他每到一所学校都得到全体师生、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把学校治理的有条不紊。充分调动教师和当地政府积极性。2、狠抓教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他不仅自己带头搞教科研,更主要的是带动全体教师开展教科研。教科研工作“三五”做法。即学校教科研“五率先”;教科室工作“五个一”,教师教科研“五个一”。是农村小学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有效手段。多年来是其他兄弟学校效仿的做法,他所呆过的学校皆成为全县教科研强校。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从92年起,他逐步总结出的“三三”规划,“五课、五讨论、四个一、十抓”的青年教师培养经验发表在报刊上。全市青年培养现场会曾在他所在的学校召开。经他培养的20多人次已成为县级教学骨干和走上校级领导岗位。4、重视村完小管理。村完小管理是农村小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一大难点。他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管理中的“教育示范、教研中心、进修基地、管理龙头”作用。在《山区薄弱村完小建设策略研究》成果中所采取的对村完小管理的9条措施得到吕祖善省长、盛昌黎副省长的高度评价,其主要内容刊登在今年4月24日《浙江教育信息报》的一版头条。
人们都这样评价傅登顺校长:每到了一所学校稳定一所学校,发展一所学校,建好一所学校,培养一批教师,是一位难得的集学术型、尽业型、务实型为一身好校长。
上一篇文章:老上海的广告
下一篇文章:社区建设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