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写作知识 > 最新写作资料 > 日用范文 > > 详细内容

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报告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树牢“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抓亮点求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个人履职情况述职如下:

 一、落实第一责任,集聚党建工作合力

 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党委中心工作来抓,做到“五注重”:一是重领导。全面落实镇、村两级党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重学习。完善学习制度,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政治思想素质。规定每周五为中心组学习日,组织班子成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通过学习提升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重落实。将全镇党建工作责任目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并与班子成员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村支部制度,加强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的指导。四是重考核。结合工作实际,每年研究制订党建工作意见,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到支部、到个人,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核,常态化抓落实。五是重廉洁。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带头执行廉洁从政“五禁止”、“十不准”规定,自觉遵守机关财务、租车、招待、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不越轨、不越格,坚决做到“诺廉、践廉、守廉”,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营造心齐劲足的干事氛围,全力建设一支团结和谐的班子,努力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选好“领头雁”。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出了**、**等一批发展有策、带富有路、服务到位、办事公道、廉洁勤政的村支书,并将优秀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退休干部职工、外出务工能手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为实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铺好“致富路”。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各村支部主动出击,通过引进项目,培育产业,帮助村上寻找致富门路。年初,老虎城、西堡障等村与薯美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1200亩的红薯种植合同;**村配合东山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转600亩;窑上村投资  万元建成了**景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由黄金向旅游转变。

 3、搭好“帮扶桥”。镇机关党员干部及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人联系帮带1-2户贫困群众,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做到惠农政策、产业包抓、劳务输出、科技培训“四到户”,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三、优化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1、深入开展“四评五议三提升”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作为试点单位,我镇认真开展了“四评五议三提升”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主题教育活动,村上制定了干部党员、设岗定责无职党员、外出党员和老党员四类标准,避免了“一刀切”现象的出现。目前,村上已完成学习教育和分析评议两个阶段,共评出优秀格次的党员57名,较差格次的党员19名,下一步,将针对这些党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督促其尽快整改。

 2、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组织召开了太要镇领导班子、各基层站所和企业负责人、村三委班子及群众代表四个层面的座谈会,各类参会人员共计80人次,走访农户680户,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32件。

 3、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意识。通过党委书记讲党课、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参观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对干部进行党性修养、廉洁自律教育。我镇共组织廉政教育主题演出两次,播放廉政教育警示片5次,班子成员讲学廉政知识25人次。

 四、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二是阵地建设规范化。全镇11个村、1个社区都实现了“四有”,即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学习)室,有党建宣传栏和党务公开栏,有一定的党报、党刊和电教片,有规范的党组织工作记录簿。6个村已建成文化广场,4个村正在建设,**村因属移民搬迁村未列入建设计划。按时足额发放村“三委”干部、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从不截留、克扣、挪用村组织运转经费。

 二是作风和民主建设规范化。进一步推进了百姓之家等窗口单位的党建工作,继续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坚持党委会议事制度,实行重大事项集体会议研究,民主决策。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镇村分别设立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栏,对公开内容、时间、形式进行了规范,公开面达到95%以上,有效地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紧扣第一要务,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去年12月份,我镇作为试点单位,开展了“四评五议三提升”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主题教育活动。评议过程中,不少群众反映机关干部存在下基层少、对农民增收关注不够、引导不够等问题。收到意见后,我镇党委进行了专题调研,决定建立干部下基层入户走访工作制度,通过下村填写走访日志的方式,摸清自己的底子,找到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周,市委组织部对该制度进行了专题调研,

 走访日志包括村情和民情两部分,村情就是包联村的基本情况,内容涵盖自然社会情况、经济发展计划、党员及村组干部、社会稳定及环境卫生治理情况、该村急需解决的热难点问题等;民情就是走访群众的基本情况,这是干部下村要收集填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政治面貌及职务,耕地面积及种植作物、主要经济来源、参合入保等惠农政策享受情况、反映问题及意见建议等六大类18项。

 走访中,要着重看看哪些种、养大户项目好,挣钱多,引导群众跟着这些人一块致富;看看哪些人打工收入高,待遇好,引导群众跟着这些人一块打工;要发现村里真正的困难、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政策享受情况,并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政策;还要仔细排查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不了的及时提交镇维稳综治办处理。一次下乡,多重效果,既减轻了干部负担,也确保了走访活动取得实效。截至目前,我镇全体领导、干部已走访农户680户,收集整理了60余条意见建议。

 为确保全员参与,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走访范围作了详细划分,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了走访全面覆盖。为检验走访效果,交流走访心得,制度还要求做到“一周一汇报,半月一交流,一月一点评”。通过交流,大家一起研究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点评,分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次,确保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

 半年来,我镇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的距离。对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高标准、高质量的推进我镇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