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返回上页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秘》游桃源洞记

标题:游桃源洞记 [11月19日13:20]

游桃源洞记
从八面山到炎陵
(199年12月 17日)
昨日午夜,电灯忽然熄灭,我在梦中竟大喊“不妙”,因为睡前没有准备蜡烛,我没法写文章。本来,按我的计划,今天凌晨可以把攀登源望哨一段写完,没有灯就没办法了。我摸黑起来方便了两次,就再也不能入睡了,轻轻地闭上两眼,回忆刚刚过去的一些事情。实
在躺不下去了,索性穿衣,洗脸,收拾行装。一切就绪,6点半了。
7时半,我们准时出发,由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奔向都县境内的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李珍如所长亲自送我,还有司机师傅老吴。今天大约是来了寒流,早晨十分寒冷。直到8时半到达宋坪林场招待所食堂,人们给我提来一只暖笼烤火,才感到略有暖意。这暖笼外面是一只竹篮,里面是一只铁做的炭盆,炭盆里炭灰极多,埋着一点点炭火。就是那么一点点炭火,让我获得了温暖。
早饭后,在山中转了好半天,10点钟才上了106国道。这条国道也是由北京到广州的。由106国道北上,11时到达桂东县城。据林业局邓副局长介绍,林业局与乡镇合办了14个林场,有林地23万亩,这等于开办了一个绿色银行,现有林木价值至少在亿元以上。合办林场是原林业局李辉雄局长抓起来的,现在李局长已担任桂东县长。
下午16410分,我们离开桂东,由IO6国道向东北方向驶去,l时35分,从路标上看已进人炎陵县界,我才知道部县已改为炎陵县,理由是炎帝陵在本县境内。一路之上,从农民住房情况看,炎陵稍好于桂东。3时半,进入炎陵县城,找到县林业局。因为是星期日,找人困难,后来,找到林业局资源站易春阶家,这位58岁的老汉建议我们今晚住炎陵县城。因为安排好后天气尚早,距离又只有ZI公里,所以随后领我们去拜谒炎帝陵。
炎陵县境,大小山头上满是树木。易春阶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74%,林业收入占全县财政收人40%,全县人口约18万,林业用地255.5万亩,人均14.2亩。这是继湖北五峰之后,我遇到的覆盖率在70%以上的第二个县份。一路上,我注意观察,没有发现高山上有“挂甲田”,只有低山、丘陵之上才出现一些梯田。炎陵境内的许多条河流,水量都比较大,大约和森林覆盖率高有关系。
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石制牌坊,正面上方镌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为江泽民主席所题。牌坊两侧的石柱上镌刻着:山明水秀无双地虎踞龙皤第一陵。
过牌坊,继续向西跑了十几公里,公路两旁出现了好几株高大的马尾松,接着又看到许多参天大树,我知道,炎帝陵就在前面了。
一条绿色的河流在炎帝陵前面由东向西流去,它就是著名的泳水,在衡山境内汇入湘江。炎帝陵坐北面南,背靠万木葱笼的炎帝山。我们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长久地在这里安息。应该说明,陕西宝鸡、湖北随州,也都有炎帝活动的遗迹。
炎帝陵的大门正中是午门,一般并不开放。我们由旁门入陵,午门以内立着的一块汉白玉碑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炎帝陵”三个斗大的金字。行礼亭上方的横额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题写的“民族始祖光照人间”八个大字。
“行礼亭”左侧一碑上,刻写着炎帝陵重建经过。炎帝陵建于宋代(公元967),至今一千余年,中间多次破损,最后一次毁于6O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1983年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湖南省代表团23位代表联名提议修复炎帝陵;1986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拨款修建;1988年10月竣工。
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我国老一代革命家陈云同志所题“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八个大字。大殿正中神龛内,供奉着炎帝塑像。神龛上方有“齐天鼻祖”的横额,两旁刻写着:名垂宇宙;恩泽神州。
我们同行数人,在始祖塑像前行三鞠躬礼。今年9月,我在陕西拜谒黄帝,现在12月又在湖南拜谒炎帝。我想,这一生应尽自己所能为中华民族多做一点贡献,也算不辱没“炎黄子孙”这个称号。
大殿后面是始祖陵墓,墓前玉石碑上镌刻着胡耀邦同志的题词:“炎帝神农之墓”。
1994年,为祭祖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湖南省长邦柱在这里举行了公祭仪式。
1995年,主持公祭仪式的是新任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
我们当晚住在县城内炎陵宾馆。

初睹芳容
(1995年 12月 18日)
昨晚与八面山李所长和司机吴师傅同住一室。9时睡下,11时醒来开始写作,到18日凌晨3时半完成了八面山稿,又睡了一觉。8时45分,县林业局车子来了,我同李所长、吴师傅握手告别,他们反回桂东,易站长则送我来桃源洞,驾驶员小侯,今年38岁。
炎陵县城和桃源洞相距45公里,车子出城向东跑,一路上饱览绿水青山,心情甚好。炎陵县境内,几乎有山皆绿,有水皆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近桃源洞,山路上弯曲增多,车子不停地转弯、盘旋;山林中的竹子成分也多起来,许多面山坡上,几乎全部覆盖着竹木混交林。竹子的颜色淡绿,树木的颜色深绿,两者组成了一幅天然的绿色画卷,十分秀美壮观。
正行走间,老易请司机停车,要我下车看“黄金问碧玉”。桃源洞有15种竹子,但因为“黄金间碧玉”是毛竹的一个变种,所以未被列入植物名录。它十分高大,比我过去看到过的“黄金间碧玉”同类的竹子要高大得多。当然,这里是天然分布的,而我过去看到的多是人工栽培的。黄金间碧,顾名思义就是整个竹竿儿是金黄色,之间夹杂着一些碧色。这“间碧”很有规律,即每两节中,有一节上面间有宽度一致的绿色条纹。过去我一直不懂这条纹是怎么造成的,老易指给我看旁边的一株新竹,它是全身碧绿的;再看几株“黄金间碧玉”,啊,原来毛竹年纪大了,有一部分绿色会逐渐褪去,变成黄色,留下的绿色成为美丽的条纹。
10点10分,我们到达森林公园的大门。入口处矗立着一株高大的枫香,它那满树未落的红叶在初冬季节显得光彩夺目。又向前跑了几公里,就来到一栋两层的办公楼前。两块大牌并列地挂在门外,左边的是: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右边则为: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一只小猴子向我跑来,用它那小爪于抓我的手,抓汽车的门。不远处的笼子里,还有一只大些的猴子。它们都是短尾猴。短尾猴在桃源洞很多,SO年代初期建立保护区的时候,有3O0—400只,现在已发展到千只以上。
找不到局长,老易就领我先在“云台山庄”住下。天阴,细小的雨一直下个不停。气温相当低,端来了一盆炭火,大家赶紧凑过来烤。
没有多一会儿,管理局的黄革平副局长和园林建设股叶鸣亮股长到招待所来。小黄29岁,北大哲学系毕业生;小叶只有22岁,毕业于广州林校。朝气蓬勃的两位年轻人给我们带来了生气。我们几个人共同商量决定,在桃源洞工作3天,ZI日去长沙。由于这里的电话经常发生故障,因此请易站长回县城以后同省厅森保局联系。
11时半,我们到餐厅用午餐。人们劝我多喝两杯槽以抗寒冷,我真的喝下了一大杯,又吃了些饭菜,身上渐渐有了些暖气,至少比刚进来时好多了。
中午 12时,小黄、小叶两个年轻人领我在管理同附近的山林中参观。县林业局的车子把我们送到5公里外的‘“树抱石”景点,就回县城去了,我们由公路边下到沟谷底部,又向前走几步,就在河流旁边看到了奇特异常的“树抱石”景象;一株巨大的钩栗,庞大的根
部抱住了几块大小各异的石头;露在外面一大截的米把子粗的主干,继续向地下插去,主根上面又伸出两株钩栗来。伸向西部的几条侧根,在3米以外向上长出一株钩栗,同钩栗站在一起的一株细叶青冈也把根同钩栗的大侧根纠缠在了一起;伸向东部的几条侧根之上,则立起两株高大的猴欢喜,它们的根也是难解难分,扭成一团。啊,这里竟是一个以大钩栗为中心的不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小家族。这种奇特和罕见的景象使我观察了许久。这次一到湖南我就对钩栗有较深的印象,但今天这种钩栗却是头一次看到。测量它的胸径,结果是1.3米。它又叫“龙母生双子”,指的是由根部又伸出的那两根主干。1.3米的大钩栗,真可以称为湖南钩栗玉了。
我们由沟底部又爬坡回到公路上来,朝珠帘瀑布方向走去。没有走多远,管理局的车子追上来,刚刚外出归来的3位局长和副局长都在车上,局长姓陈,只有40岁,兰、杨两位副局长更年轻,小杨只有24岁。大家同坐一车,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车子在珠帘瀑布的那条沟口停下,我们踏着石阶路往里面走。奔流着清澈溪水的沟谷两岸,分布着许多常绿阔叶树,包括各种珍贵稀有的桶属大树。这条沟名桃花溪,它是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骄傲。1993年,由广州环保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用现代化的仪器测量的结果,这条沟中每立方厘米空气负离子含量为64626个,这是广州环保研究所在野外测到的最高值。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能降尘、灭菌,促进人类代谢功能,治疗疾病。在国外,例如美国,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达到1O000个的地方,就可以开展收费治疗。经过科学测定,这里大气中的细菌含量为零。桃花溪水的清洁度,超过国家地面水质量一级标准。在桃源洞其它几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良程度虽然不及珠帘瀑布,也都相当不错。以负离子含量为例,还有四个点超过100O0个,其中两个点超过200O0个。
走进珠帘瀑布,就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如同珠帘般的瀑布,由48米的高处跌下,产生一种喷筒电效应,增加了空气中的负离子。繁茂的森林覆盖着沟谷两岸,有助于把空气中所含负离子释放出来;植物叶表面在紫外线射照下发生光电效应,也增加了空气中的负离子。在这里,清新的空气仿佛渗透到我全身每一个细胞,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舒畅。
只是在珠帘瀑布,我才如此生动而深刻地懂得了森林旅游的真正含义。也只有在绿色的大自然中,人类才能享受到自然的最高赐予。我有幸接受这种赐予,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多年来,许多人为保护大自然而呼喊,就是想为人类保留一些净土尽微薄之力,让人类能够更多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我们乘车过保护区管理局继续东行,下车进桶本溪。过两巨石夹缝中的“一线天”。传说两石原为一石,是炎帝用药锄把它劈开的。往前,山边巨石下有一洞,人称炎帝用过的“藏药洞”。再向前,溪流中出现一深潭,人称“黑龙潭”,是炎帝洗药的地方。潭的东岸石板上留下了炎帝踏过的脚印。古老的传说中讲述了炎帝与黑龙潭的故事,说这里的潭水原来并不发黑,是炎帝在此洗药的水染黑的。
在桃源洞的古迹当中,唐代骆宾王的遗迹让我最感兴趣。他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义正词严,读后人心大块。他为了逃避武则天的追捕,公元685年曾躲避在这座森林公园北部的山村中。他题诗抒怀,刻于岩石之上,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是一片模糊,但仍有几字尚可辨认。其实,我更钦佩的是他那种敢摸老虎屁股的精神。
从路旁的标牌上得知,黑龙潭已是保护区的核心区。我们几个人攀登左侧的一面大坡,去看国家保护树种钟曾木。从山脚爬起,爬了70多米的高度,汗流不止。一兜两干的钟草木,立于山腰之上,圆直而高大。钟警木又称伯乐树,是我国十分古老的树种。两干相加,胸径80厘米,树高则达30米左右。山坡上还有一种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名叫豹皮樟,其树皮形态如豹,过去很少见到,但它的树皮上缠绕着许多苦薛植物,原貌已难看到了。
下这面大坡,继续向前走。过黑龙潭上的一座大桥,桥头山坡下立着一株高约25米的大树,它是国家保护树种兰果树。它同我国特有珍稀树种供桐、光叶哄桐是一个大家庭成员,这个大家庭名叫唤桐科。哄桐科植物只有那么几种,都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下午2时15分,我们由榆木溪往回走。回程中偶然见到两树相抱:皮肤红红的豹皮樟,同常绿树大叶青冈,在3米高处连接起来。这是我在桃源洞看到的第一对鸳鸯树。
这个地方名叫桃源洞,似乎应该有许多桃花;其实不然,它有的是许许多多的樱桃树,春天满沟满山地开放着鲜艳的樱桃花。向导指给我看,林中树皮发红的树木,都是樱桃树,占了绝对优势,春天到来是一片花的海洋。樱桃是蔷该科植物,蔷该科在桃源洞是一个大科,它有70多个成员,其中樱桃就有4种,它们是:樱桃、钟花樱桃、微毛樱桃、尾叶樱桃。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自小只知道樱桃好吃,却从未看到过天然分布的樱桃树,当然更没有看到过野外的樱桃花。
回到公路边,我们继续登车向北,在5公里外的一条山溪两侧,看到了一个南方红豆杉群落,有好多株。一株美丽的大红豆杉枝头上,结满了圆圆的小红果,一串串、一团团的小红果都把果枝压弯了。我不记得还在哪里看到过这种满树红果累累的情形。
傍晚时分,我们在桃源洞村农民苏文堂家里烤火、喝茶。苏文堂四兄弟,都建起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苏文堂的两层楼房面积为160平方米,四口之家,人均40平方米,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设备齐全。这是我在湖南山区走过的几个农民家庭中比较富裕的一家。他家的收
入,主要是竹子和笋,还有黑山羊。他的楼房是1993年造的,除了木料自备共花了3万元;人们给他计算了一下,木料至少价值4万元。
晚饭在农民赖鼎华家吃。老赖的女儿、女婿都在保护区管理局工作,老人年已6旬以上,热情好客。菜也烧得好,味道比我在湖南其它地方吃过的都好。
一直到天已大黑,我们才回到管理局。抽空看了看关于桃源洞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资料。桃源洞保护区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主峰万洋山海拔1884米。保护区面积15万亩,核心区4.3万亩。它有维管束植物1727种,其中热带温带区系成分占62%,温带成份占22%,这种热带温带成份的显著混杂,正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众多植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有18种之多,还有31种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在这里有20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7种之多,一级的竟有4种: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这里又是当年的革命老根据地,同井冈山相连,当年,兵工厂、被眼厂、医院、银行都曾设立在这里。

天然杉木林和华擦林
(1995年12月 19日)
今天凌晨2时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火。上半夜曾两次起来往炭火盆中加炭,火居然未熄,我又加了些炭让它烧得旺些。桃源洞的空气新鲜、洁净,我坐下来写到8点多丝毫未有倦意。
兰石林副局长推门进来,约我到外面散步。我看到,保护区管理局附近最高的一株大树是马尾松,它直插云天,约有50米高。我们向西走了200米,到达珠帘山庄,它是由株洲市劳动局为离退休人员举办的休养基地,去年完工,今年夏季就接待了3000多人来此休养。这里的负离子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有奇效。山庄经理小刘介绍说:有两位患支气管炎长期靠进口药物维持的老人,一到桃源洞,药也不吃了,病也好了。其中有一位是株洲市原法院院长贾同徐,在这休养半月,支气管炎痊愈;不久又第二次前来,以求巩固疗效。有一位休养者第二次来此,还带来了年事已高的二老双亲。
优美的大自然,纯洁清新的空气,特别吸引着知识界。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的老教授们,一到桃源洞就感到年轻了许多。湖南大学还在这里举办过学术研讨会。湖南大学机械汽车工程学院的教师们曾经用诗的语言赞美这里:青青翠翠的树,层层叠叠的山,滔滔涌涌的水,凉凉爽爽的风,弯弯曲曲的河,耿耿直直的人。……短短的诗句中,两次提到这里的水。这里的水,就连小小的溪流水量也很大。在湖南,我所见到的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这里的水量最大。有人曾经戏言,把张家界的山同桃源洞的水搞在一起,将是世界第一的大自然景观。
回云台山庄吃完早饭,9点30分,我们一群人乘车出发,前往北面几公里以外的牛角城核心区。车子停在沟口。我们步行走在沟谷底部,清澈的溪流欢快的流淌着,它的名字叫太平溪。溪流两岸的高山上,覆盖着原始次生林。那高耸入云的大树,株株顶着圆圆的树冠。
生命的绿色使雄伟的高山生机勃勃,秀美绝伦。
10时25分,平路结束,我们向高处爬。这是第一个坡,并不很高,也不很陡,却很滑,主要是地面的土松散,一踩就向下滑动。上了这个坡已经大汗淋漓。再往前走约几百米,林中出现了50—6O米高的大树。这是一个枫香群落,它们高耸入云,气魄非凡。其中最高的一株约有70米上下。我看到过许多大树,包括新疆天山山腰上的雪岭云杉,云南和广西的望天树等,但是70米高的大树却是在桃源洞第一次亲眼看到。它高得惊人,树顶上的那些新枝就有ZO来米。置身其中,此情此景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大自然留给我们如此宝贵的财富,它们从天地间吸收精华,在严寒、酷热、干旱、瘠薄中磨练。面对它们伟岸、挺拔的身躯,我仿佛在读一本大书,一本孕育于大自然,历尽沧桑又回归大自然的书。
枫香树真美!春天森林里最嫩绿的叶片是枫香的,秋天森林里最红艳的叶片是枫香的,也许最高大的树还是枫香树。我喜爱枫香树。
继续前行,一个不大的山坡上,一株株可爱的小灌木弯着腰拦住了我的去路。它们像是在欢迎我,又像是在考验我。这些木质脆弱的小生灵十分可爱,为了不至碰断它们,我弯腰由这些小生灵身下爬过。上帝,这么短的路,出了这么多的汗,在我也是第一次。
再往前走约两百米,神话般的大片的天然杉木林出现在我的面前。杉木的故乡在中国秦岭和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我看到过至少几百片无边无际的杉木人工林;我也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杉木王,它们通直、浑圆,高耸人云,包括江西朱喜墓地上那一小片高大的杉本林。
我十分留意地寻找杉木天然林,因为我知道,天然林是人工林的母亲。我也曾特意向一些林业工作者请教,他们也不知道杉木天然林哪里有。我有点灰心了.
然而,我十几年来寻觅不见的杉木天然林,此刻竟奇迹般展现在眼前。我没有想到,在湖南的桃源洞——长江以南采访的最后一个省份的最后一个森林类型伯保护区——会看到这样大面积的杉木天然林。这些天然杉木林成小片地分布在针阔混交林中,有些相当密集。比起人工林来,它们挺拔、高大得多。30—40米高的最多;20一3O米高的较少;还有少数高达50—60米。这些杉木人工林的祖先静静耸立在大地上,默默保卫着生养它们的大地母亲。也许,它是中国保存的唯—一片珍贵的杉木天然林。
我们继续在无路的林中行走,汗已经湿透了衣服。小杨和小叶走在前面带路寻找那片华棒林,我和老陈紧随其后。不时听到前面两位青年人的对话“就在前面!”“快到了!”当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一棵巨大华樟树时,“漂亮极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脱口而出。它的胸径1.3米,直上直下,粗细相同,威风凛凛,可称得上是华律之王。华律是华中植物区系的代表种之一。我过去又亲眼看到伏牛山中的一株华律,而在这里它们成片分布,我眼前就是一大片,几十株。这株华律王的主干南面从根部到顶端,爬着一株粗大的藤本植物,这藤本在半空中竟形成一个小小的绿色树冠;在大藤之外,还爬着一条细小的藤本植物。层层苔薛几乎把主干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是在一些空隙处可以看到正在脱落的大块树皮。这株华律王目测高度约有50米,几株正在开着白花的油茶围绕在它的周围。
小杨对这一带相当熟悉。他今年只有24岁,原是卫生学校毕业到桃源洞作医生的,他喜爱大自然,喜爱山水、森林、动物,受到大山上来看树。他告诉我,华律林所在的地点叫扭子窝。
12时3O分,我们原路下山。中午1点半,我们到达一位护林员家中,在炭火上烤干了回来途中被溪流弄湿了的鞋袜。
下午2时4O分,护林员老徐领我们来到核心区的另一条沟谷。沟谷岸边,也分布着高大的杉木天然林,多数是SO来米高的大树。在一片竹林中,我看到了“黄金间碧玉”,与昨天看到的区别在于:昨天是以黄色为主,黄中有绿色条纹;今天则以绿色为主,绿中有黄色条纹。这奇妙的自然景观,让我惊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15时 20分的时候,我们在林中看到了五棵高大而古老的枫香。它们在林子的深处,全身裹缚着厚厚的苦薛,缠绕着一条条藤本,很有点神奇的色彩。一株大豹皮樟和它们在一起,年深日久,全身红色皮肤上分布着一块块形状极不规则的绿斑,十分美丽,它的高度约有80米上下。
回到上午停车的沟口,已经将近下午5点钟。

大院冷杉群落·擦木王·福建柏王
(199年12月ZO日)
凌晨2点半起床,在炭火盆中加了几块火炭,火炭燃得红红火火,屋子里很暖和。今天计划早点出发,到好大院去看大院冷杉。出发前,我一直坐在桌前写作,丝毫未有倦意。
大院在保护区的西南部,但大山阻隔,步行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管理局的几位同志决定让我乘车前往,只是要绕100公里的路,先向西到县城,再由县城向东南。
7时3O分,我们出发。天仍在阴,有几点细雨在飘。车子多了一个青年人石耀发,24岁,湖南林校毕业生,生气勃勃的小伙子。他是大院人,特意为我们带路。
8时35分,车过十都乡政府所在地,不久就向左过一桥拐入乡村土路。跑了一公里,见到一株杉木王。它矗立在一条溪流边,本来对面还有一株,但现在已经不见了。杉木王的胸径为l.3米,高度约有30米,人们说它的树干下面被埋了10米,如果算上,那就是4O米高。顶未秃,仍在向高处伸展;满树的果实,象征着它的生命力正旺。这样高大的杉木王,在湖南全省也并不多见。
9时25分到达县城,在一家餐馆吃包子和大米稀饭。 9时45分,我们乘车向东南方向来。一路上,我注意观察,山坡几乎都覆盖着绿色植被,这和我在湖北五峰看到的情景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五峰县有很大一部分是落叶树,深秋季节已是叶落枝枯;而炎陵县境内落
叶树比例极小,满山皆绿,让人赏心悦目。
11时5O分,我们到达大院农场场部。大院是一大片海拔SOO米一Z000米的台地,面积总共20万亩左右。据大院农场民政办公室张松华同志提供的材料,在元朝末年,一位号称“铁头大王”的农民领袖在山上组织农民练兵习武,为朱元漳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胜利
后却只被封为一个小小的郡县之王。“铁头大王”的儿子憋气回到山上,招兵买马,练武习文,另立山头。当时,三日一小演,五日一大演;小演的地方叫“小院”,大演的地方叫“大院”。“大院”之名,由此而来。由于他功高于其父,人称“铁头太子”。
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院已有67个自然村,160o多人。1926年6月,毛泽东派李却非在这里召开中共部县的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当时,大院有7O0多人参加革命。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大院有600多名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700多人逃往他乡。人烟断绝,田园荒芜。
1960年,大院办起了国营农场。据李品荣场长介绍,现有土地面积12万亩,职工189户764人。农场办有竹制品工艺厂、食品罐头厂和农垦贸易公司,还要办畜牧良种繁殖场。除耕地外,山林6.3万亩。竹林1.8万亩,年产鲜笋15OO吨,加工清水笋罐头400吨,每吨售价平均600元。全场年人均纯收入26O0元,已达到小康水平。
农场的6.3万亩山林,划做保护区的核心区,由保护区和农场实行双重管理。山林的所有权属于农场,而资源管理则保护区负责。这是前任县委书记祝光耀定下来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下午1时10分,我们乘车在大院参观。车子向东跑了不远,就在两座丘陵之间的沟口停下来。我们沿小路走进林中,只100米远,就看到北坡上的大院冷杉群落。在我国南方,冷杉的分布极为稀少,因而就特别珍贵。冷杉本来只分布在亚热带以北的温带高寒山区。在
越城岭以北的湖南资源县境内发现的资源冷杉和在浙江西南部庆元县境内发现的百山祖冷杉(只几株),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注意,认为是研究大气候的珍贵资料。在这以后,科学工作者又在这里发现了大院冷杉。人们起初认为这里的冷杉也是资源冷杉,但是1988年来了几位林业专家,他们鉴定的结果认为是不同于资源冷杉的一个新种,定名为大院冷杉。
大院冷杉在这里有3个小群落,都在10o株以上。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分布在北坡,即不朝阳的温度较低的地方,在朝阳的南坡一株也没有。
小山坡上的一株极高的大院冷杉吸引了我们。小杨说,这是最大的一棵,可以叫大院冷杉王。它的胸径50厘米,高达40米,直极了。向远处看,东南方向似也有一株很大的大院冷杉。这个群落,只是我看到的就有几十株,同常绿阔叶树混交在一起。
又向东,在一面北坡的竹林中,又看到了大院冷杉的一个群落。这些冷杉约30米上下,十分高大。有一株主干很细的冷杉也高达3O米。
这里的人们曾经做过试验,用大院冷杉的种子进行繁殖,出苗后不久即死去。只有采取从大院冷杉群落之中移植小苗的办法,它们才会成活。
大院冷杉理所当然地引起林学界的关注。中南林学院、南岳树木园都引进它进行研究。1989年,美国乔治亚州植物研究所所长郝施丽女士,不远万里,飞越太平洋,专门到这里来考察大院冷杉。
我们又向前走了不多远,一面山坡几乎全部为高大的针叶林所覆盖,郁郁葱葱,一片翠绿。只上一个小坡,就来到这片南方铁杉林中。一株最大的南方铁杉胸径90厘米,40米高。南方铁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坚硬如铁的长长的枝条向上斜插天空,气贯长虹。铁杉下的灌木多是杜鹃,一株长蕊杜鹃伸出两臂抱住一株铁杉,形同两个热恋中的情人。同铁杉在一起的高大乔木还有木荷、橡木。
去看擦木王的路比较窄,车子过不去。幸好遇到一辆农场的摩托车拉我们去看。小黄、小杨和我三人,坐着摩托车走了约5公里,古树群呈现在我们面前,几株高大的古树参天而立,威风凛凛,让人振奋。
最大的一株古树就是我们要找的橡木王。它的胸径为1.5米,高40米。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橡木。
在擦木旁边,站立着一株同样高大的针叶树,小杨说这是福建相。福建柏属珍稀树种,这么高大的福建柏我从未见过。小杨和小黄量了量,它的胸径1米,高约35米。从远处看,它稍低于钦木,橡木的树冠已经伸展到福建柏的树冠之上。
这里,还有几株高大的枫香和木荷。
明天,我将去长沙,转赴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访问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秘》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