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聂铣敏一舟 行 郴 江 等八首
舟 行 郴 江
清·聂铣敏
一
小别郴江地,于今已二年。重游山水窟,更结佛仙缘。
浦市分高下,峰峦辨后先。临流亲指点,画意借诗传。
二
簇簇攒如笋,连山未可分。阴岩吞晓日,绝壑荡晴云。
静锁蛟龙窟,深藏虎豹群。相看清不厌,恍似赏奇文。
三
碧峤疑无路,青冥竟可梯。摩空碍日过,拔地与云齐。
老树垂枝古,悬岩结屋低。只嫌山太峻,游客少留题。
四
浅水不盈尺,真宜舴艋行。粼粼看涧底,凿凿听篙声。
草木形全秀,烟岚气不平。频过幽境熟,履险更无惊。
作者聂铣敏,衡山人,号蓉峰,清嘉庆翰林,四川学政,安徽学政詹事府中允,嘉庆九年(1805),曾主讲东山书院,好游名胜,于境内山水,题咏甚多。
此四首载清嘉庆(1805)《郴县县志》卷三十七。
苏 仙 岭
清·聂铣敏
一
平生结契在仙关,胜日登临四望闲。
古塔千寻烟屿锁,奇峰一带郭门环。
路沿流水平桥外,境到层岩古树间。
行近花宫仙梵响,高僧道我快追攀。
二
凿开翠壁势谽谺,蛇磴盘盘一迳斜。
自有闲云映松盖,更无流水泛桃花。
鹿过石畔犹余洞,人去山中不忆家。
便欲搜寻入深际,直愁户外暮烟遮。
此首二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
登 苏 仙 岭
清·聂铣敏
一
破晓客惊山梦,踏霜人过虹桥。
沼溪忘路远近,仙关望里岧嶤。
桔井阳回水跃,桃花春老山空。
不知鹿鹤去处,但闻鸡犬云中。
二
学道几曾面壁,问名不是眉山。
紫府丹邱深处,桃花流水人间。
云树无边画障,水田一带僧衣。
低徊客子将去,惆怅仙人不归。
此首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
买舟赴郴江
清·聂铣敏
无边新涨下湘天,乘兴扬帆溯远川。
杨柳绿添渔市外,桃花红到酒楼前。
烟霞许我携双屐,风月随人聚一船。
路入郴江旧游地,仙关佛殿续奇缘。
此首载清直隶《郴县县志》。
将至郴州望苏仙五盖诸山有寄
清·聂铣敏
我行郴阳路,恍同归故乡。郴阳非吾土,昔时读书堂。
山川多名胜,一一得其详。岩壑纵杳冥,古称仙佛场。
栖迟经二载,攀萝历崇冈。自从客京雒,遂使旧游荒。
每当尘事息,飞梦凌青苍。山灵怪我俗,招我来衡湘。
乘风趁朔雁,逐队参翱翔。侵晨入佳境,窈窕浮灵光。
峰峰插云出,霁色辉初阳。有如故交游,含笑走迎忙。
见面欢无言,未见心难忘。安得住旬日,蜡屐聊相羊。
伊人更何如,执手心彷徨。
此首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苏仙石盖诸山:指苏仙岭、五盖山。
自永兴肩舆至郴途中
清·聂铣敏
一
桃花如雨落芳村,水浸新秧绿有痕。
布谷一声春事紧,家家驱犊出柴门。
二
石林深处隐僧扉,一片闲云洞口飞。
但觉路穿松径滑,不知空翠湿人衣。
三
舟浮如叶水如沟,轧轧筒车响未休。
指点树梢仙观露,白云红叶记前游。
四
画桥新水绿如油,杨柳旗亭客去留。
斜日停舆前路望,青山无数是郴州。
此首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
望郴江一带诸山有寄
清·聂铣敏
噫呈戏,郴江之山河魁奇,削出石骨堆江湄。估人渔子共洄溯,千曲百折行逶迤。我游白鹿洞,绣壁森苍眉。放舟下江郭,连峰青□□。侵晨路出石滩外,舟人指点近莲池。从兹直下纷应接,山红涧碧明朝曦。一峰秀上插碧落,一峰横亘浮清漪。两山壁立各相属,欲断不断云迷离。或如众佛护弥勒,或如奇鬼环钟馗。或如溪下饮牛马,或如山巅登熊 。如艇渡江具篙楫,如屏列座罗帐帷。如鼎如门如城郭,如鞋如帽如旌旗。千态万状不可定,惊魂骇魄心神移。神工鬼斧力雕凿,太空元气将毋亏。上有峭壁千寻卧猿猱,下有澄潭百尺潜蛟螭。攀萝履藓欲上又复下,唯见缁流羽客结伴相追随。兴酣酌酒豪气发,摩崖谁与题新诗。就中洞穴最幽邃,闻有居民结茅茨。千古桃源在人世,魏晋秦汉焉能知。仙人棺槨尚可见,歴刦不坏山风吹。又看悬崖构佛阁,空江蹲云狮若使。米颠至此地呼丈,下拜无闻时我读柳公永州记。少人多石心怀疑。试观郴山擅奇特,钟毓斯人迈等夷。有汉仙子唐道士,清淑之气绵南维。笃生寿佛称无量,大千世界宏仁慈。方今文教遍陬澨,宜有英贤生于斯。郴山峙兮高且危,郴水逝兮渺无涯。一重一掩自关锁,行人发櫂如飚驰。别伊人兮去何之,使我望远心伤悲。
此首载清直隶《郴县县志》。
题州署后圃
清·聂铣敏
一
衙斋静处接花关,四面烟萝入望间。
凿得心池真乐水,移来拳石便成山。
晚风鱼戏青苹外,落日禽鸣碧树间。
惆怅胡公遗墓在,每怀直节重追攀。
二
经营亭榭本天然,闲处登临便是仙。
满院绿荫朝放鹤,四山红焰夜烧铅。
几年种树高于屋,有客编茅小似船。
他日蓉城传胜绩,此间草石亚平泉。
此首载《桂阳古诗词选》。
- 上一篇:清·聂镐敏一入宜章界过折岭
- 下一篇:清·胡 垌一题 流 渡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