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国荣一登晋屏山等十首
登 晋 屏 山
清·李国荣
拨雾蹑崇峦,山路小如掌。石磴不容足,半节露脚板。
回顾后来人,相距咫尺远。若教履坦平,何难争先往。
惟此陟崖嵬,步步相依仿。并行且未能,遑思驾而上。
攀藤愁土松,扪葛怕枝断。欲踏石恐崩,将平路又转。
努力到危峰,比山高一丈。长啸一声呼,四山皆答响。
下视禾仓城,炊烟连苍莽。有树便有村,村名难指点。
双袖裹白云,归来共幽赏。
作者李国荣,嘉禾城关人,清咸丰举人。
此诗载清同治《嘉禾县志》(下同)。
珠 泉 涌 月
清·李国荣
众流有时浊,兹井未尝浑。盛夏火云冷,隆冬冰雪温。
蟹横嵌石缝,鱼侧吸泉根。滚滚珍珠迸,骊龙信可扪。
古风·九老峰
清·李国荣
盘古以前,世代不可考,兹山想已开灵峤。更阅数千百万年,兹山亦遂苍然老。老山之数厥有九,如坐如立同黄耈。东海九华无足奇,苍梧九嶷齐不朽。比诸江左八公多一翁,笑他匡庐五老少四叟。佛头俯瞰女墙边,我日对之意欲仙。醉后不觉发狂想,且与山灵话奇缘。若将九子之峰移到此,人疑诸老各抱螟蛉子。更将五妇三姑玉女之峰对峙合为九,人疑诸老各携有佳偶。祗思海外十洲指可屈,兹山胡为缺其一。夙闻太岱丈人峰,独立苍茫太孤特。试呼夸娥二子速挈来,竟为诸老补足十,欣然应许把臂入。
此诗载《嘉禾县图志》卷五。原注:九老峰,在珠家书院右侧。
十 八 滩
清·李国荣
石欲阻水行,水横势愈怒。水欲推石行,石横力愈固。
千折复万盘,流成羊肠路。小艇此经过,半篙未可误。
只许鱼贯来,不容雁行去。过水未半程,过石知几处。
洪波号且跳,长风为之助。忽焉与舟迎,忽焉与舟拒。
忽落万丈坑,船头黑如雾。忽登万仞巅,篷背偶一露。
长年与篙工,炯炯双目注。左突复右冲,前瞻兼后顾。
不向石隙穿,别无歧途度。竟向石隙穿,又有沈命惧。
出险旋入险,一步愁一步。如蚁穿曲珠,一线相依附。
如马下峻坡,悬崖勒弗驻。浮沉浪花间,泥炉灭火炷。
我闻奡盪舟,挟从陆路赴。又闻太乙船,潜从波底渡。
兹境真雄奇,二者似兼具。倐被海叉曳,倐与天仙遇。
瞬息泊平沙,猿声啼碧树。
赠 袁 岚 浦 邑 侯
清·李国荣
骊歌声里赋莺迁,一掬廉泉荐别筵。
粮尽但携饥鹤去,庭空犹剩烂鱼悬。
水非论买仍偿价,金不须挥早绝缘。
欲笑会稽刘太守,临岐肯选一文钱。
重主山斋讲席
清·李国荣
重携琴剑入书堂,喜见诸生玉树芳。
自惭破庙荒凉佛,尚受南无一炷香。
夏晚憩珠泉亭
清·李国荣
日暮出城郭,闲游趁酒曛。落霞明夕照,疾电裂晴云。
群嶂两头抱,一泉三股分。池边蝌蚪满,千古篆留文。
珠 泉 亭
清·李国荣
一笠高擎月井傍,无多鹤俸自倾囊。
亭经官建名方贵,水有栏遮味更凉。
税驾长留棠荫密,酌泉每带稻花香。
楹联不减磨崖迹,父老徘徊吊夕阳。
作者原题注:“邑侯达厚庵捐俸所建也。
游 凤 凰 庵
清·李国荣
路尽累累石,登临不计程。乱山双涧束,古寺一峰擎。
枫叶熏天醉,松花落地轻。老僧欣下榻,好梦搅秋声。
望板云山诸峰
清·李国荣
山不让天高,峰峰欲飞去。山转恋地灵,峰峰争蟠住。
遂令百里间,崱屶万状具。尖如黍粽堆,平如篛笠布。
动如鸾凤翔,静如狮虎踞。连如燕然蛇,首尾相环顾。
断如出海龙,头角森挺露。我见奇诡形,猛然发狂慕。
且借秦皇鞭,兼呼五丁助。将万合为一,一一使之聚。
聚复叠作高,高高使之竖。如造宝塔然,直接云霄路。
下令地域宽,上可天垣步。我将乘白云,亲与玉皇遇。
满腔牢骚怀,尽向真宰诉。
- 上一篇:清·李廷柱一茶亭庵阁上晚睡
- 下一篇:清·李启荣一普济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