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清·杨恩寿一杂 忆(四首)等四十四首

 忆(四首)

清·杨恩寿

    

远念良朋动别情,莲花台畔读书声。 离愁无限君知否?陡似春潮一夜生 
 

    

几回花下快飞觞,此日衣边酒尚香。料得传观应绝倒,临歧曾唱《贺新郎》 
 

    

武陵同去访桃花,尔我盘桓似在家。今日别君重作客,敦州从此是天涯 
 

    

形迹年来两不拘,皋比高擁对门居。劝君薦士须留意,珍重昌黎一纸书 
 

作者杨恩寿(18351891),字鹤俦,号蓬海、朋海,别署朋道人,长沙人。清同治庚午举人,曾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光绪初,授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衔,湖北候补知府。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受郴州知州魏镜余(魏式)聘为西席,教魏的两个儿子读书,因而四次到郴州。他是戏剧家,酷爱观戏评戏。著有《坦园六种曲》,并汇刻《坦园丛书》十四种。本书所录杨恩寿诗词,均载上海古籍出版社《坦园日记》中之《郴游日记》一、二卷。

作者同治任戊年(1862)二月二十九日,从长沙出发赴郴,二十八日泊黄石湾。次日作此诗,途中生“敦州从此是天涯”之感。

 

舟陷便江石矶(枕上诗)

清·杨恩寿

矶石利如刃,耸立水中沚。石若欺水懦,水怒与石语。

势将直趋下,拗作回波弛。似蚁环旋磨,如螺曲盘指。 
 我舟逆流来,篙师力稍弛。忽入盘涡中,但任水所使。

舟转捷如丸,迅比离弦矢。直入长矶下,水湿蓬窗纸。 
 前后簇石笋,相去尺有咫。后石疑摩踵,前石可接趾。

隙地仅丈余,舟适此间止。急抛系舟锚,钩屈连石齿。 
 忽同骖挂木,不致萍泛沚。徐乃具篙桨,众擎始能举。

飞出惊涛中,安泊水之涘。破壁走潜龙,脱柙出虎兕。 
 半生辄行役,惊魂自今始。压线作嫁衣,为人忙针黹。

役食类书佣,寄迹同府史。命与河伯争,俄顷判生死。 
 倘竟成湘累,为思亦自耻。排闷更压惊,有酒甘且旨。

 醉后吐牢愁,狂歌声变徵。回望陷舟处,山石驳青紫 
 

 

  占(十二首)

清·杨恩寿

 

 

江流如带極夭斜,峭壁危崖两岸遮。 篷底忽闻鸡报午,松林深处有人家。 
一舟缓缓上危滩,此际应歌《行路难》。 试看青青山上竹,任他风雨总平安。 
船因上濑慎风波,一日刚行数里多。 苦羡来舟疾于鸟,篙师闲坐唱渔歌。 
翠玉屏风四面开,水归石峡势瀠洄。 须知绝壁岩岩处,自有人从捷径来。 

 

 江上叉鱼多鹭鸶,得鱼总被老渔知。 饶他终岁机心使,到老何曾有饱时! 
濛濛云气有无间,待到浓时便出山。  一阵风来吹渐远,自添霖雨徧人寰。 
摇艣声声午梦余,清闲转胜在家居。 篷窗尽敞常支枕,半看青山半看书。 
罗罗白石布江浔,如镜清波翳不侵。 十丈水深犹澈底,对他如见故人心。 
近岩园丁种野蔬,乡村风味信谁如? 雨余剪韭晴锄笋,不羡官厨使宅鱼。 
夜深明月照前溪,岚气压篷篷欲低。 业已伤离肠断尽,不防江上有猿啼。 
茅菴耸踞最高峰,行者宵来惯打钟。 潭底千年惊不醒,始知到处有痴龙。 
老树阴浓傍岸青,何曾片刻鸟声停。 世间早已无公冶,谁有闲情耐细听 
 

 

此一组诗为作者从长沙到达永兴后所写。刘华寿曾摘其中一、二、三、八等四首以标题《舟逆行便江》,刊于《郴州历代诗文选注》。

 

为魏松亭题《松溪仙馆图》

清·杨恩寿

郴山嵂崒连衡峰,苏耽而后多仙踪。 来鹤楼边耸晴翠,古风吹入千年松。

此邦在汉为便县,山川奇辟矜创见。 扶舆磅礴不可名,一日烟云有万变。

苏仙岭畔尤珑玲,山有居人户半扃。 片云低绕阶石白,长松高插遥天青。

频年尘辙苦难驻,把茅拟向此间住。 诗心互与仙乞灵,酒杯不放月飞去。

不知此愿何时偿,昼长展画细评量。 虚堂恍惚松风起,陡觉潇潇六月凉。 
 

 


 观红儿演《斩壻》 
 

清·杨恩寿

鄰寺清歌如沸,萧斋独客情伤。 一字字都入耳,九迴迴绕柔肠。  

诸徒心比石顽,鲰生身入笼关。 密迩仅三尺堵,迢遥抵万重山。  

歌楼巧啭珠喉,野史侠传铁剑。 料他毳帐娇啼,红泪湿桃花面。  

去年佳日春三,徵歌曾到城南。 客里重听此曲,离情我独何堪! 

流目曾经一顾,微情默喻两心。 惹得同人苦羡,纷纷传到于今。  

今日云山千里,当年花月三生。 省识个人相待,此心郑重分明 
 

 

        作者观剧后,心情激动,写了如下四句:“掷笔而起,素月流天,竹露涓涓,桐风习习”。又作者自注“省识”句一作“为问锦城丝管,近来可有新声?”


 满江红·和秋舲 
 

清·杨恩寿

铁拨余音,趁几度酒边击节。恰正是,粲花新论,青莲妙舌。断梦描来珠海月,悲笳卷入天山雪。待从头万里记游踪,情凄绝。   君欲去,伤离别;君且住,都萦结。剩琵琶对语,嘈嘈切切。香火因缘羌与证,烟云聚散凭谁说?愿霓裳仙谱竟传家,重披阅。


     
 

清·杨恩寿

参商分宿使人愁,一掬情波两处流。 地隔南嵎劳远盼,潮连东汉欲归休。

轻刀短剑權盘马,白舫青尊好狎鸥。 闻道粤中近安堵,番航不到海西头。 
 
二鸟翩翩并世生,折人奇福是才名。 君瞻衡麓怀三楚,我望扶桑濯八瀛。

 踪迹都怜王记室,文章渐老庾兰成。 相思何必曾相识,落落神交见性情。 
 
史生风调更奇离,说项频增彼美思。 有数人才天地窄,无穷事业古今悲。

屡看七尺羞为客,别抱千秋岂藉诗? 莫负临歧珍重意,结邻须记买山时。

 


 满江红·送秋舲回鄂 
 

清·杨恩寿

客里怀君,又盼到重逢时节。刚趁著竹窗凉嫩,茶烹雀舌。篘熟气蒸三里雾,藕新风颭千丝雪。羡庐陵张宴醉翁亭,都豪绝。  浮萍梗,移踪别;红豆子,相思结。奈鹿鸣声起,乡心綦切。归棹远踪黄鹄认,交情欲指青山说。证秋香一偈木樨禅,期参阅

作者在此词后自注:“是日吴莲室明府因会汛至郴”。


 重游郴州杂感 
 

清·杨恩寿

作客古敦州,飞鸿爪印留。只身千里路,一岁两番游。

失意怜黄鹄,闲情羡白鸥。饥驱远行役,重为赋登楼。 
 
莽莽乱山丛,舟行屈曲中。微霜入舱白,野烧映波红。

断雁朝重雾,饥鹰夜叫风。离家又旬日,过隙奈匆匆。 
 
一第犹难得,三生概可知。虚名应折福,花样要趋时。

公论人都惜,遭逢事太奇。剧怜李方叔,坡老竟相遗。 
 
袱被出门去,天涯影自单。路遥魂梦恶,亲老别离难。

渺渺情无尽,匆匆岁月阑。峰头有回雁,凭以报平安 
 

 

作者于清同治元年六月十三日离郴赴省城参加乡试,落第。十月二十三日返郴,仍回旧馆,一年之内两游郴州。故云“重游”。“古敦州”,即郴州。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郴县为敦化县,改郴州为敦州。至后汉乾祜三年(950)恢复郴州、郴县原名。

 

耒 阳 道 中

清·杨恩寿

邮程初报过衡州,处处危滩滞客舟。 瘦石出波刚有骨,大风入峡怒回头。

 篷窗昼晦天容窄,峭壁云深古树稠。 无奈征鸿掠舟过,嗷嗷只为稻梁谋 
 


 过永兴金狮岩 
 

清·杨恩寿

百尺危梯宛转通,山门吹出彩幡风。 点头未必无顽石,弹指于今现梵宫。

终古呗音长寂寂,穷年过客太匆匆。 抗尘为底忙如许,悟彻宵钟一杵中 
 

重游义帝陵 
 

清·杨恩寿

 

负性喜幽旷,频年苦尘累;形骸动拘牵,颜色益憔悴。

官衙高峨峨,入幕等重闭;日修入厩容,熏蒸酒肉气。

竹茁叶低头,花开态多媚;朋友何纷纷,未尝及道谊。

自向此中来,光阴走如骥;阑鹿时奋角,龙鹤懒展翅。

苦羡名山游,甚至形梦寐;今晨日色佳,急作探幽计。

甫出郭门外,风来便多致;草枯平如毯,山秃稳若睡。

适见茅屋中,野老集三四;过从无繁文,倾谈有真意。

留客具鸡黍,杂坐欣联臂;器朴不知华,酒薄易成醉。

睹此乡人饮,古风犹未坠;言寻义帝陵,扣扃历废寺。

冬青子结红,古柏枝交翠;昔年逐鹿雄,惟余数弓地。

重瞳信凶暴,行此非常事;沛公为发丧,其意亦虚伪。

诛心三寸管,吊古两行泪,徘徊不遽行,飞鸟倏西避。

彳亍循归途,灯光上酒肆。试为吮吟毫,游踪琐琐记。

陡觉清气生,烟云荡胸次 
 

 

用何子贞丈《芋园观荷》韵寄怀李季眉丈

清·杨恩寿

秋雨走檐如玉泻,农父滌场早纳稼。 有人贸贸来访君,一第西风方报罢。

接席但许谈风月,偶涉尘缘婉言谢。 嗟余一片得失心,热念于焉已冰化。

脱手示我清凉篇,回甘似啖梢头蔗。 才子争传元九名,玩世不同刘四骂。

试将此诗一传写。纸应顿长洛阳价。 追随未久复言别,千里郴江双桨架。

危滩绝  行路难,布帆无恙从容卸。 咫尺衡峰不得登,壮游何敢诩嵩华。

书斋高踞硗山颠,云气迷濛塞轩榭。 苦吟時若入定僧,拇战谁争酒国霸?

浪迹闲游作寓公,橐笔依人等传舍。 天涯岁暮苦怀人,臘鼓声中正合蜡 
 

  

清·杨恩寿

 

初二日雨,晡后雪,寒甚。灯下得家书,蒋芝庭副车之妹,李季眉丈执柯,与余已有成言,于前月十七日回庚,约来年亲迎。忽于廿一日夭逝。接信之次,不解泪之何由而至也。作《惆怅词》云:

五夜鳏鱼泣,三生凤侣乖。人无半面识,事已两心谐。

红叶徵前定,青莲惬素怀,鱼书劳往返,鸳牒早安排。

疑待鹊桥架,镌成凤字牌,壻车亲履闼,绣喜当街。

锦瑟年华富,琼箫伉俪偕,纵非金屋贮,恰与玉人侪。

会见大欢喜,俄惊小厉痎,呻吟怜弱质,摧折惜芳荄。

秦女虽仙去,庸医信鬼差。花开啼露眼,月好入云霾。

遗迹留金线,悲声折玉钗。料难双目瞑,竟使一坏埋。

勿勿噩音至,重重恨事皆。无缘与卿结,有泪背人揩。

愁海无精卫,情天失女娲。谁知牧犊子,似守太常斋。

吊凤音三变,孤鸾天一涯。彩云迷逝影,夜雨滴空階。

故铗余雄剑,前因断梦鞋。愿留来世约,可比此生佳 
 

 

作者于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作于郴州。

 

 

 

   
 

清·杨恩寿

凄风吹老断肠花,一纸飞来万感加。 未得凭棺成痛哭,萧郎憔悴在天涯。 

翩翩风貌比神仙,未结生前一面缘。 转恐相逢不相识,他年预虑到黄泉。 
想见呻吟欲绝时,残灯无燄命如丝。 寸心定有难言隐,阿母龙钟未必知。 
有兄百里拜诸侯,数载深交契早投。 再向蒋家三径过,无端双泪为谁流! 
比翼鹣鹣梦未成,此中因果不分明。 痴人第一欺人语,满口支吾约再生。 
模糊影事不堪论,双袖星星剩泪痕。 最是勾人愁恨处,客窗风雨近黄昏 
 

 

作者后记:吟诗未就,又得家书并高竹楼信。家书中叙蒋女之病甚详。噫,缘也!

 

     

清·杨恩寿

 

飞传一纸,道小玉奄奄,弄鞋而死。作客天涯候,奈此伤情事!红颜自来薄命,不红颜、竟沿斯例。梦里鹣鹣乍结,算而今醒矣。  但愁浓酒薄难成醉。便剔尽灯花,厌看双蕊。袖底丝丝湿,蓦下无名泪。谁人正吹横玉,更凄凉、月华如水。料得黄泉今夕,也情难遣此


 郴 州 书 怀 
 

清·杨恩寿

 

繁絃急管小排当,檀口歌来字字香。 一样听歌心事别,大家行乐客思乡。 

清闲庭院最无聊,璧月随风上玉霄。 客里光阴疾於驶,再迟一月是元宵。 

他乡风景较如何,忍使芳辰瞥眼过?   已是立春前二日,山城何处听春歌! 

有客攀云到月宫,凌人盛气吐如虹。 敝车羸马长安道,一样飘零雨雪中。 

佳卉当階手自栽,风旛云瓮费滋培。 梅花冷淡桃花暖,两样逢时一样开。 

往事依稀尚宛然,闲来最爱忆从前。 悲欢离合浑如昨,抡指俄惊已数年。 

不齐气候恰初谙,咫尺郴山近岭南。 臘鼓声中风送暖,祫衣放带似春三。 

诗人自古总工愁。我怕工愁笔早投。 刚把吟囊要抛却,无端好句上心头。 

伥声如啸发阴崖,密树丛茅处处皆。 山市夜阑人早散,黑风黄月虎巡街。 

勾人心事起重重,一杵惊残睡正浓。 颇怪佛前痴行者,为谁苦打五更钟。 

想见衰亲并坐时,白头心事少人知。 天涯游子原无恙,纵报平安总觉疑。 

轻携一棹去如飞,支水苍茫荡夕晖。 惆怅苏仙桥下路,惯从客里送人归 
 

 

标题一作《拉杂书怀》

   
 

清·杨恩寿

   

羌从六琯验飞葭,匆匆又换年华。春情一缕荡云霞,奈是天涯   柳缐低牵宝马,草痕留住香车。东风吹遍故园花,客可归

 


 东坡先生生日歌 
 

清·杨恩寿

 

昔在元丰壬戍秋,我公被放居黄州。 牢愁抑郁苦难洩,泛舟时作赤壁游。

六百年来又壬戍,置酒为公作生日。 与公眷结何因缘,心折中朝人第一。

我生嗜苏今有年,风流直欲追前贤。  璚楼玉宇不可见,尘中逐逐殊可怜。

自抱行縢汉便县,瘴雨蛮烟气候变。 嗟公觸热儋耳行,曾过此地置邮传。

一声臘鼓惊岁阑,萧萧风雪新酿寒。 急扫书斋拜公位,当筵狼籍罗怀盘。

酒名真一酿初熟,照公惜少金莲烛。 食筍应参玉版禅,割腥更荐烧猪肉。

文星光燄彻上台,公之灵兮休徘徊。 一笠一屐殊得得,指髯恍惚乘云来 
 

 

梨花坡行仿吴梅村体寄旧游诸友

清·杨恩寿

梨花坡下多春风,芳街杂遝红尘红。客梦飘云千里外,流光如水五年中。

重重胜迹从头记,砑箋尽写相思字。剩我鸾飘凤泊身,难忘燕舞莺歌地。

邓尉探梅索笑时,乡音轻脆爱吴儿。字写银钩评旧格。调谐玉琯辨新诗。

张星冷趣伊谁合,芳辰选胜青同踏。曾传觞政听三宣,戏学游僧披百衲

周郎顾曲屡惊看,一曲霓裳舞翠盔。柳丝系客难为别,梅子含情不碍酸。

朱家豪侠情尤眷,酒边握手初相见。春色青弯柳叶眉,晕痕红上桃花面。

一颦一笑尽缠绵,暮乐朝欢年复年。开当春日花无恙,瘦到秋心月可怜。

排当但觉人无那,欢场梦影轻轻过。原草初青客已遥,池萍绉绿风吹破。

笳声吹起战场沙,贯月旋浮海上槎。十亩归农成小隐,一鞭得意走京华。

我今重作郴江客,碧海青天情脉脉。绮曲何时听凤么,乡心永夜惊鼍革。

边城瞥眼又春光,寂坐时萦九转肠。絃边韵渺云犹驻,襟上痕留酒尚香。

春水绿波人早渡,片帆定向清湘度。但愿游人队队归,踏歌重向花间路 
 

 

      怀

清·杨恩寿

茫茫身世只劳薪,客里光阴又及春。 忧乐何关天下计,风尘渐老镜中人。

游从边徼方云壮,囊有新诗尚不贫。 会见眉间黄气满,男儿事业建从新。

划然长啸起尘埃,剑吐光芒醉眼开。 能守书香即奇福,不招人忌是庸才。

功名自有前因在,阅历都从末路来。 炉火光中正煨芋,夜阑几度拨寒灰


     

 

          作于同治元年十二月廿二日。在郴城感怀之作。 
 

 

  

清·杨恩寿

从新淑气转边城,唱到秧歌处处赓。 算是立春才七日,一时入耳尽春声。 

小除夕里夜灯红,到处乡风约略同。 爆竹声中醉司命,家家厨灶纸钱风。 

 天涯游子苦思亲,况是芳时又早春。 二老围炉闲坐候,夜阑定话远游人。 

明岁欣瞻庆榜开,探花定向月宫来。 宵深自看重霄畔,可有文光贯上台 
 

 

作于同治元年十二月廿四日。作者自注“偕张亦欣步所争亭。柳芽已茁,桃蕊将开,山高之得气先也”。说明作者体念到郴州比他家乡长沙春来早。

 

灯下展龚古芙来书因寄怀

清·杨恩寿

 

屹屹郴山近岭南,李生于役偶停骖; 尺书多感殷勤寄,近况先惭约略谈。

对酒当歌君已健,为人作嫁我何堪; 夜来离别情无限,风雨声中漏转三 
 

 

再次游郴补作留别送行诸人 
 

清·杨恩寿

依依都为送游人,携手河梁倍怆神。 出郭始知风色顺,登舟便觉故山亲。

劳劳作客轻千里,草草还家只六旬。 自指碧湘门外柳,相迎应待岁华新 
 

舟中排闷杂诗 
 

清·杨恩寿

初冬吹律变清商,瑟瑟蒹葭渐染霜。 篷底无聊偎短枕,梦中有路识家乡。

黄鸡白酒思前事,红树青山况夕阳。 忽动茫茫身世感,磨牛盘马为谁忙! 
 

落落诸侯座上宾,频年弹铗究何因? 世无马骨谁尊士,我忍猪肝苦累人!

顾影蓬头犹似昔,逢时花样尽翻新。 何当屏却朱门迹,一舸烟波遂隐沦。 
 

中年渐觉老朱颜,方寸灵明不许闲。 爱種野花供独赏,多存诗草待人删。

澹情每悟源头水,奇句能描画里山。 览镜自知无俗骨,缘何逐逐走尘寰? 
 

有时豪气吐长虹,一洗闲愁万古空。 苦被诗书误才士,解贪酒色是英雄。

 方巾兀兀怜余子,金穴硜硜累此公。 拍案揽衣长啸起,昂头天外看神龙 
 

 

载《坦园日记》。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日从长沙赴郴途中。

 

 

 

夜 泊 耒 河 口 
 

清·杨恩寿

两山夹崦势嶙峋,流合湘蒸此问津。 榷吏恣睢同市侩,舟师樸野见天真。

隔江犬吠逢村店,贴水鸥驯看钓人。 咫尺衡州何处是,暮云漠漠锁城闉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一日赴郴途中

 

   

清·杨恩寿

斜日照河梁,游人思故乡。山奇诗兀突,酒醒梦苍凉。 镜里朱颜换,舟中白昼长。拈毫聊自慰,有句副行囊。 
三尺纵横地,吟身寄小舠。低头蜗一角,屈膝蟹双螯。  堕酒月俱醉,出舱天始高。但求眠食稳,何用驾神鼇。

水驿更山城,郵籖纪去程。惊心来异县,入耳换乡声。 水鸟朝依桨,天鹅夜报更。深宵看乾象,耿耿客星明。 
奇境何年闢,荆倪漫与论。白沙千个雁,黑月一声猿。 石隙篙留迹,崖悬树露根。两三茅屋破,寥落不成村。 
落日凤雏庙,西风杜老祠;千秋循吏传,一代伟人诗。 秃树隐山郭,荒苔蚀断碑。汉唐两遗轨,酹酒合寻师。 
古戌夜吹角,临江正泊船。雄心看野烧,饞口饱江鲜。 霜菊红衣淡,风灯碧影圆。笑他入林鹜,缩瑟小于拳。 
佳句无心得,残书乱叠多。名添身外累,禅走定中魔。 蹙蹙生涯拙,悠悠岁月过;一年余几许,强半在关河。 
亲已七旬外,兄为万里游;可怜棠棣树,都作稻梁谋。 远信凭黄耳,高堂有白头。此心寄湘水,日夜向东流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二日赴郴途中。

 

  

清·杨恩寿

优贡朝考,向不列等。昨阅邸钞,准官秀峰节相,严渭川中丞奏,照拔贡覆试例,以知县,教谕用,从乙丑年始。余殆将北上矣,喜赋一诗:

贡树宵来忽有光,上台星象动文昌。 微名往日怜鸡肋,快事神风助马当。

小有头衔称短簿,大攄手笔赋长杨。 春明门内天街暖,径欲先期便束装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

 

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二日赴郴途中。“小有头衔称短簿”句后,作者自注:“余加詹事府主簿衔”。

 

寄同游诸子

清·杨恩寿

一肩行李又匆匆,天驿频年坐命宫。腹有阳秋佯作达,家无担石不言穷。

文章敢说横行蟹,踪迹都怜负蝂虫。 须识受书当日意,岂图携砚作人佣! 

弹丸小邑说敦州,偏有飞鸿三度留。 客邸每教佳日负,深冬稍喜瘴云收。

眼前山水供新咏,梦里笙歌忆旧游。 为问酒朋都健否,可裁长茧寄官郵? 

 扁舟得得镜波平,拂面风来了不惊。 天迥始看孤嶂出,滩危全仗一篙撑。

偶观鱼鸟添机趣,欲对江山语战争。 始信壮游增阅历,无为轻动别离情 

百年岁月走堂堂,略有豪情看剑光。 壁上观原无事事,个中人岂不狂狂?

徒矜嚇鼠声名大,那识骑牛事业长; 且向一微尘里住,学仙学佛总荒唐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三日赴郴途中,泊于小江口。


 寄绍曾绍弓两侄 
 

清·杨恩寿

道光纪元岁庚戍,我生勿勿年十七。城南老屋方读书,半堵上墙支陋室。

是时吾家尤苦穷,汝祖冷宦如冬烘。菜根有味米价贵,两餐粗粝差能供。

同学小儿生计足,薰香傅粉颜如玉;日膳双鸡有特牲,书窗五夜燃华烛。

终朝鹿鹿贪儿嬉,飞堶抛砖任所之;纸鸢春日垂杨岸,蟋蟀秋风豌豆篱。

彼时我亦苦相羡,欲往从之泪如霰。记得负笈出门时,我母牵衣嘱千遍。

道儿今日年非少,家声中叶须光耀。但能埋项勤读书,便算膝前解行孝。

言犹在耳心敢忘?穷年矻矻治文章。镂心曾呕三升血,斗捷频烧一寸香。

太岁在寅月建子,芹菜一枝搴泮水;至今衣食能苟完,未尝不自读书始。

汝辈駸駸年渐长,奋身须见扶摇上。既不屑为农工商,舍却读书将安往?

昨者一棹回湘城,汝将近作殷然呈。譬如长夜忽将旦,东方一线生微明。

 工夫九转期纯熟,骥子奔霄著鞭速;一头特出望阿咸,莫使声名让汝叔。

汝叔年来亦颇痴,行滕踯躅郴江湄;手把韩诗日三复,开编先诵示符诗 
 

 

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八日赴郴途中。泊铸光河口。

 

寄杏生放歌

清·杨恩寿

人生如虚舟,天地成浮沤,是谁推与挽,行矣不自由。陈生饮我一杯酒,酒罢翩然闽海走;念我相思惠我言,五千里路诗两首。袖诗急上苏仙岭,琅琅诵向青天顶,我辈交情夫何如,苏仙听诗仙亦省。大声震耳风正狂,御风竟欲来君旁。来君旁,对君坐;我酒君能供,君诗我能和。颓然两人藉花卧,蓬山晴翠海光红,一齐飞向枕边堕。姑妄言之与君约,陈生闻言乐不乐,君盍迟我蓬莱阁

作于同治二年十月廿九日,已达观音滩上。


 

 

瓦 市 道 中 


 
 清·杨恩寿 
 

 

 

百里郴江路,舟行湾复湾。愁多吟更苦,酒急梦偏闲。

天暗风兼雨,滩高水在山。远看丛莽里,城郭有无间

瓦市:指郴县瓦窑坪。

 

放歌戏赠寄云

清·杨恩寿

天付此笔殊可怪,能文能诗不能画;见人作画亦颇辨其佳不佳,抵死不解荆倪关马是何派。吾友寄道人,足迹未出湘城闉,画山画水但意造,不必果为山水写其真,俱能葱葱郁郁见精神。我生惯向江湖走,千邱万壑胸中有,梦山山在眼,说山山在口,但到挥毫手便狃,石顽树腫如鬼醜。急思橐笔从君游,不成万幅云烟死不休。临行忽投笔,志大难成究何益?已与李杜韩苏苦争名,何必更向君家夺此席!我携诗一卷,君买千尺绢;任君千山万水奇复奇,我能一幅题一诗,亦当有声有色刻意状出之。画所不到诗能说,诗更能为画补缺。此诗此画俱千古,两人今日力须努;莫学硜硜章句小儒徒自苦,身虽未腐神先腐。君不见亡是公,可怜虫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五日抵瓦窑坪后。

 

游 桔 井 观

清·杨恩寿

一井香泉碧,千年秋桔黄。神仙多孝子,药石起膏肓。

斯世苦疮痏,何人解秘方。愿将功德水,流泽遍遐荒

 

写于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初九日。作者偕小峰、亦欣步出东门,游桔井观。

 

郴 州 客 感

清·杨恩寿

游踪历历未模糊,俯仰江山愧故吾。 义帝陵荒秋草瘦,苏仙祠圯坏云扶。

市增米价知人满,天减寒威悯客孤。 千里乡心何处寄,潇蒸东去水声粗 
 

 

得六兄都中书

清·杨恩寿

一纸文书为赴官,飞函几度报平安。 贫家禄养原宜早,志士胸怀本自宽。

厉尽戎行登仕版,好传循誉博亲欢。 开缄顿觉眉头展,不厌灯前反覆看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郴。


  题罗春山所藏王式杜画竹兼索饮 
 

清·杨恩寿

披图烟雨何濛濛,满耳淅沥来清风,苔纹蚀锈土花紫,一拳怪石尤玲珑。 
 

王郎画笔千金值,画此相贻意可识,座中左右列佳士,会见虚心能集益。 
 

我更题诗祝此君,森森直上当凌云,红薇翠柏无颜色,凤吹飘飘天上闻。 
 

看竹定须同竹醉,扫径欣然迎我辈,扛来大瓮竹林旁,坠云飞入杯中翠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廿四日,在郴。

 

满江红·题柳桥秋晚图

清·杨恩寿

十里斜阳,猛惊心暮秋时节。趁平桥,垂虹稳跨,涛飞如雪。两片渍余春燕翠,云痕写入寒鸦墨。剩枝枝攀折竟频年,关山客。   西湖路,伊谁识;南朝梦,凭谁说!问笙箫画舫,可曾消歇?驻马应歌《金缕曲》,泊鸥待筑青溪宅。倩晚风、吹上柳梢头,弯弯月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廿四日。作者自注:“时时闻吴越诸军叠传捷报,故及之。”

如梦令·题正午牡丹

清·杨恩寿

红遍枝头春重,风定花阴不动。悄步玉奴轻,惊醒唐宫午梦。传诵,传诵,醉草《清平》供奉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廿四日。

 

叠乙卯年与戴小浑唱和韵寄怀

清·杨恩寿

小别匆匆七载中,清聪还与昔年同。流连诗酒闲官乐,阅历炎凉老眼空。 
 

吟屐喜君犹健在,嫁衣愧我为谁工。归途定索瞢腾醉,访戴应乘一叶风 
 

作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廿七日。

侍郎滩窾石

清·杨恩寿

郴山吐瘴多险,大石突兀蹲江湄。悬岩百尺窅如屋,周遭竹木何参差; 
 

白昼侁侁走虎豹,黑波肃肃盘蛟螭,南荒殊俗骇心目,伊古骚客来者谁? 
 

公昔上书诋异学,一疏上达天子墀。孤臣伥伥谪海澨,万里屏逐弃如遗。 
 

浮云蔽空长安远,仓皇登岳瞻南离,耒阳百里古汉县,摩挲古木频嘘郗。 
 

千岩万壑脚下走,净绿不唾珍华滋;偶经此山一登眺,泬寥肃籁天风吹。 
 

状刻险境副硬语,至今墨渖犹淋漓,藓花青紫大如掌,斑斑驳驳堆残碑。 
 

顽山一角培塿耳,过客视之殊卑卑,向非品题出公手,山名湮没谁得知! 
 

遇公既为山灵幸,揽古忽焉增凄悲。方今中原正多事,干戈飘忽时艰危, 
 

东南孤屿起海患,乌舶万道双轮驰。丸泥未封戒稍弛,叩关纳款多危词; 
 

圣人怀远示德意,中外一体无偏私。豢犬忘恩逞狂吠,倡为异说殊新奇, 
 

淫神无稽祀天主,崔巍金碧辉崇祠。人禽杂处丧伦纪,风俗浸混华与夷; 
 

正学一线危欲绝,日月薄蚀形蔽亏。公昔手草《佛骨表》,勃勃生气窥须眉; 
 

值兹浓霾苦昼晦,安得大笔净扫之!事权不属屡颠踬,我生七尺空男儿, 
 

狂浪既倒不可挽,伤时双泪常涟洏,高山仰止有深意,岂徒为起文章衰 
 

    

清·杨恩寿

 

春情一缕绕城南,况味都从别后参。乍见弯弯眉样月,惊心佳节近重三。 

旭日曈曈晓户开,翩然记得款门来。昨宵剩有屠苏酒,同饮春风第一杯。 

耐人情话总温存,谈到深深欲断魂。不觉盘桓又终日,山茶花下月黄昏。 

春晴昼暖日初长,睡态模糊学海棠。试展枕函风过处,至今余梦尚留香。 

良夜湘城选胜游,冲寒同上醉仙楼。胸中料也清如雪,六出花飞酒一瓯。

浊流不动滞萍踪,镇日恹恹愁病中。可识阿侬千里外,一般蟋蟀困金笼?  

 行行恨不上河梁,一语缠绵百感伤。肯破工夫来话别,扁舟明日又他乡。 

寻巢燕子趁春华,苏岭云松日易斜。曾向灯前偎醉颊,客中不再看桃花。 

曾将后约订他年,絮雪萍风迹可联。但使苧萝春尚在,定教同上五湖船 

别来无物寄相思,密展冰纨赠小诗。料得相逢应不远,秋香吹上桂花时。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作于同治三年二月廿四日,时在郴。



清·杨恩寿


久厌风尘味,频年与愿还。浪游非得已,未到便思归。


黄鹄今方举,乌骓健欲飞。郴江渡头柳,相送故依依


载《坦园日记》卷二《郴游日记》。作于同治三年二月廿七日,时在郴州。


 
次许彝伯大令纪事诗韵即以奉赠


清·杨恩寿

 

十三日细雨斜风。一舟容与,衡峰九面,湘水三篙,触目皆诗料也。《次许彝伯大令纪事诗韵即以奉赠》云:

意外成奇遇,豪谈喜乍听。酒香浮玉斝,诗脆彻金铃。

 款款深情吐,匆匆别梦醒。侯芭留后约,何日叩元亭? 
烧筍新张宴,烘花正放晴。露浓灯影细,风定酒波平。

觞政持筹肃,喧宾倒屣迎;庐陵贤太守,豪绝醉翁情。

苦论文处,寒灯忆昔年;倾城名士悦,顾影美人怜。

一战惊奇捷,三生悟夙缘。鱼龙成烧尾,应许纵长川。

频年苦弹鋏,每食叹无鱼;赏识风尘外,招邀幕下居。

思亲惊道远,筹笔奈才疏。雅意非轻卻,依刘约岂虚!

画册留鸿爪,开函纪旧游;六桥杨柳梦,七泽芷兰幽。

到眼皆诗料,同心问酒俦。风流仰循吏,百里拜诸侯。

我正呼归棹,衫痕酒未消。夕阳苏岭树,乡梦雨花桥。

回首前尘渺,长途客恨飘。龙门犹在望,极目楚天遥 
 
 

作者于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离郴北行出耒河口舟中,仍不忘“夕阳苏岭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