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清·李晋兴一秋抄,偕卢丈全璧三兄书升游龙洞等十首

秋抄,偕卢丈全璧三兄书升游龙洞

清·李晋兴

约伴探奇踪,时或成谬误。龙洞敞神界,类不期而聚。

玉川乘兴来,恰余兄弟遇。闻声各欣然,隐抱烟云趣。

主人解客怀,卒卒束槁具。趿履共登高,秋容满山布。

初洞领奇情,柱础窗牖固。升堂更入室,寝门三四度。

九月洞气温,幸得驱寒冱。跣足没澄流,细探鲛宫路。

未敢稍轩举,险侧仅容足。数武立一限,添炬照所慕。

仙源一顷清,凝汇无来去。其下潜神龙,鳞鳞爪张露。

蜿蜒抱明珠,珠箧方旁附。首尾爱晦韬,且不居亢处。

喧令波微动,鼓鬐欲飞御。明是风云物,霄衢应逊步。

何年化为石,困于乾初数。感此叹遭逢,出洞复回顾。

主人设壶殽,聊以浇所虑。不负兹游奇,同赠惊人句。

 

作者李晋兴,字康侯,号泉山,临武县人。好读书,潜心理学,工诗古文辞,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拔贡,官辰州府教授,著有《泉山集》。

此诗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卷之四十一。卢丈全璧:指卢尧典,临武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岁贡生。三兄书升:指李宾兴,是李晋兴之兄。他二人都次韵和李晋兴游龙洞诗。

早发蓉城 止宿小城 游绣龙岩

清·李晋兴

一日笋舆走百里,回头默念疑一咫。高山古木便面来,经过不及留瞬视。

还剩残日数竿低,假我余晖趿游履。汗沫满头尘满襟,贾勇登高陟崔嵬。

一径之外绝跻攀,敢云崎岖困疲趾。绣龙岩高高百丈,崖前敞地房以耳。

我从墙外窥其宫,未入骤已惊富美。况许升堂纵眺望,怪石嶙峋森壁垒。

最爱石莲花倒垂,花蕊淙淙滴石髓。行将持此傲诸崖,忽讶悬龙张尖咀。

但看爪牙不狰狞,只此灵秀令公喜。惜无火炬引幽深,负传龙尾悬于里。

升堂未得忧入室,游兴萧疏怅暮晷。吁嗟绣龙不龙文,满壁留题半称俚。

我亦不敢轻捉笔,得句虑逢山灵鄙。第幸天令游兹崖。故促舆夫疾苦驶。

 

 

诗载清同治《临武县志》。沙轩,在今宜章城北沙坪里,轩主名龙映雪,纪晓岚年青未仕时在此设馆执教。

铁 屐 仙 遗

清·李晋兴

曾到长安踏踏歌,归遗双屐挂烟萝。

而今携作登临具,一鞋平生著不磨。

 

此诗载清同治《临武县志》。铁屐仙遗在临武县城西黄门庄。

和孟连州咏梅花

清·李晋兴

也临山凹也临江,月送花枝到绿窗。

玉貌纷纷闲摘数,呼童记取许多双。

探春无事出茅庐,苦为芳情不肯虚。

踏雪依然推孟氏,落花犹著旧诗驴。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和蒋邑侯登韩张亭春眺

清·李晋兴

(一)

亭外春光媚,芳菲化雨天。三春间永昼,一鹤远飞烟。

花绽红迎目,秧分绿遍田。神君来咳唾,幽响答鸣泉。


 

(二)

四面烟霞迥,凝眸百媚生。无松堪种就,有竹待删成。

 

涨起来龙跃,林深杂鸟鸣。晓峰横翠霭,疑雨却惊晴。

 

 

蒋邑侯:即蒋元楷,顺天大兴人。清康熙四十九(1710)年临武县令。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清·李晋兴

积雨连朝鼓地雷,轰轰沟浪撼山隈。怕看出没蛟螭斗,疑是冰訇嵩泰颓。

曲折全凭峰砥柱,奔腾一夕海潮回。饶他狂逞非终日,坐待安澜共举杯。

书堂暇咎卷帘栊,高卧看山细雨濛。白练含光飘万丈,银河倒影泻长空。

有时风乱飞云雾,映日霞生挂螮蝀。我欲乘槎寻宿海,苍藤古木怯幽丛。

 

此二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西 山 霁 雪

清·李晋兴

西浮大白拱晴开,爽气招携满座猜。

酒酿玉山颓不去,天持银海倒将来。

律回寒谷占丰稔,瑞霭辉光接上台。

高调几人能属和,捻髭敲句独徘徊。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秀 岩 风 月

清·李晋兴

楼阁谁成蓬岛仙,水忘来去树忘年。

洞中有月盈虚白,窍内无风不细弦。

坐久顿迷身是客,到来契悟石皆禅。

清空祛得尘缘息,一枕羲皇任熟眠。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桂阳直隶州志》第2-4联作:“云摇碧树三重槛,门锁红岩百步泉,日月岂知尘外事,羲皇未辟洞中天。春时尽有人来往,不碍螭龙抱石眠。”)

官 山 耸 翠

清·李晋兴

骑龙公独分天章,直谏同声振典常。

山树青葱浑似旧,鸟啼花落至今忙。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官山耸翠”为“黄门庄八景”之一。

过马侯山望曾学优读书处

清·李晋兴

风雨三春满阡陌,道上泥淖污行客。肩舆四度马侯山,捷若白驹跨空隙。

山间有人勤诵读,傲岸不屑黄金策。兴来独自费推敲,醉后狂呼天地窄。

长此磊磊抱不平,知向何人吐肝膈。我生不肯负奇穷,终岁妻孥问菽麦。

男儿四十贱浮名,学儒不成学胶鬲。风尘片晷尽归忙,九十韶华都虚掷。

一度看山一度悔,争向其中割半席。云霞枕畔助唱和,领略花晨与月夕。

无可柰何山万仞,仰面山高愧行役。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马侯山,即马侯岭,因东汉时马援曾在岭下驻兵而得名。岭下有伏波阁,明代曾朝节未致仕之前曾在此读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