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魏源一与陈起书书
与陈起书书
清·魏源
松心仁兄亲家左右:
秋垣世兄来高邮,奉到手书,并大集四本。快读数日,茅塞顿开。子由造就,已过子瞻。而五言古诗高古处,直逼汉魏,本朝实在三数人间。已录其所爱者为一册,存之案头,以当晤对。其原集交世兄携还,以防散佚。弟近亦收拾文集,惜道远不能就正。
今有所欲言者,窃谓诗集宜分体,不必编年,《三百篇》其大例也。况山林闲适,非如杜、韩、苏诸公,出处关系史事,何必各体杂陈,徒迷读者之目?且集中精华,全在五古,故选以冠首。诗以言志,取达性情为上。拟古太多,则蹈明七子习气。古人如陶、阮、陈、杜,皆抒胸臆,独有千古。太白青田乐府,一时借古题以述时事,东坡和陶,借古韵以寄性情,字字皆自己之诗,与明七子优孟学语,有天渊之别。此诗家真伪关,不可滥借。集中拟古,次古韵诸题,美者固多,终恐掩瑜之累,窃望删之。又集中咏怀诗多,山水诗少;离别诗多,关系诗少。蜀山之高,沧海之阔,以至桂林阳朔奇秀甲天下,一叶扁舟,溯洄其间,何患清妙之气不勃勃腕下?又如乡俗之淳漓,年荒钱荒之得失,近来楚粤兵事之琐尾,作歌志哀,以备采风,何患律诗不与杜陵媲美?昔人“时非天宝,位非拾遗”之诮,谓泛论朝政,出位言高;非谓家乡切虑,民风谣俗,亦在所禁,试问国风采自何人耶?近来想有感时之作,无妨附入。
尊兄云翁诗,选入《沅湘集》者,将赠弟之作,一《湘潭次白马王彪韵》,一《次谢惠连韵》,皆删去,云翁诗甚少,又无专集,望将此二诗附刻于尊集次兄韵之下,则两全其美矣。
廿载至交,千里一纸,不敢以寒暄套语塞责。谨以代晤。惟察而教之是幸!
姻愚弟魏源顿首
作者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光二十五年(1844)进士。曾任知县、知州。曾著《圣武记》十四卷,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历代史增补为《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并提出许多强国御侮办法。对清朝统治的某些腐朽黑暗现象作了揭露。1853年在高邮任知州,组织地方武装对抗逼近扬州的太平军。不久,感到“世乱多故”而弃官学佛,最后病死杭州。他研究经术,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其著作还有《古微堂集》《老子本义》《诗古微》等。
这封书信,原载李柏荣著《魏源师友记》中《陈起书》—文中。
- 上一篇:清·张九镡一游白鹿洞记
- 下一篇:清·蒲松龄一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