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唐·韩 愈一叉鱼招张功曹(署)等十九首

叉鱼招张功曹(署)

唐·

 

叉鱼春岸阔,此兴出中宵。火炬燃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傍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志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廻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光赋,篙工喜昼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自幼聪明好学,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国子博士、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面对日益衰弱的唐王朝,他积极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宦官擅政;主张恢复儒家道统,力辟佛道两教;关心人民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其诗文皆著称于世。尤其是他的古文(即散文),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称誉,他引领了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其诗也有盛名,在李杜之后,另拓新径。《新唐书·韩愈传》在我国历史上首次称之为泰斗。唐贞元十九年(803),他与张署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因进谏德宗减免关中徭役赋税,愈被贬广东阳山县令、署被贬临武县令,他曾六次过往郴州。他是历史上最早积极从正面推广和评价郴州及郴民的文人之一,他把郴州人称作“魁奇忠信材德之民”历来深得郴人仰慕和称颂。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3),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十、清乾隆《郴州总志》、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又载《郴州地区志》及李沥青《郴州史话》,韩愈于唐贞元二十一年(805)被贬遇赦,俟命于郴时,跟随郴州刺史李伯康春夜游北湖,观赏叉鱼情景,写成此诗。后人在北湖中修建叉鱼亭,塑韩愈铜像,书此诗,以示纪念。

贞 女 峡

 

唐·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诗载《全唐诗卷338—14》。原注"在连州桂阳县,秦时有女子化石在东岸穴中"。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此首载《全唐诗》(卷338-17)。又载清康熙《桂阳州志》及清直隶《郴县县志》。贞元二十一年(803),顺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和张署都到郴州等候命令。韩愈满以为这次可以调回长安,哪知湖南观察使杨凭从中阻抑,没有调成,只得在郴呆着。是年八月,顺宗因病传位给宪宗,又大赦。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法曹参军,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此诗是这年中秋改官住在郴州时所作。“十生九死到官所”句中,“官”一作“宫”、“宦”。


 

代李员外郴州女郎庙祈雨

唐·

乞雨女郎魂,羞洁且繁。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
旱气期销荡,阴宫想骏奔。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此首原载《全唐诗》(卷342-7),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十、嘉庆《郴州总志》卷之二十八。标题皆同。刘华寿《郴州历代诗文选注》标题作《郴州祈雨》。此处所采用仍按数次《郴州总志》所采用之标题。“越巫言”一作“起巫言”。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唐·

一 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二 井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

  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

 

三 葡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又载同治《临武县志》卷四十一,标题为《题张十一署官舍三首》。此官舍即张署贬官临武县时所居县衙。


 

郴口又赠张十一功曹二首

唐·

山作剑攒江泻镜,扁舟斗转疾于飞。

 

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

 

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9)。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之十,清同治《湖南总志》卷二十五。郴口,即郴江口,是郴江与东江汇合处,在郴城北瓦窑坪。(“江写镜”一作“江泻镜。”)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唐·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8),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之十。


 

答张十一功曹

唐·

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6)。

忆昨行和张十一

唐·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

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

 张君名声座所属, 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
 
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

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挂穷高桅。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

 践蛇茹蛊不择死, 忽有飞诏从天来。伾文未揃崖州炽,虽得赦宥恒愁猜。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

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剑新劚磨尘埃。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  

 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裁。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此首载《全唐诗》(卷338-26),作于韩愈调江陵府法曹参军,张署调江陵府功曹参军后,张署又调离江陵府,亦即贞元元年(805)时所作。又载清《临武县志》。“大帆夜划”一作“大帆夜挂。”

送湖南李正字归

唐·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此首为唐贞元二十年(804),韩愈贬阳山令,途经永兴时所作。便江上游侍郎内有“昌黎经此”题刻。


 

题 木 居 士

唐·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应水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

 

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纸馨。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时前水气腥。

(李沥青手抄自耒阳县志。)

 

七 绝 二 首

唐·

火透波穿不记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灶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此诗载《全唐诗》(卷343-10)。

 
 

李员外寄纸笔

唐·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4)。原注:李伯康,郴州刺史。


 

次同冠峡(赴阳山作)

唐·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泄乳交岩脉,悬流揭浪标。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

此首载《全唐诗》(卷343-5)。


 

题张十八所居

唐·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此首载《全唐诗》(卷342-8)。张十八即张籍。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严谟也)

唐·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此首载《全唐诗》(卷344-64)。

 

 

 

北湖·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唐·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注:虢州刺史刘伯刍盖新庄园,园内小景以天下名胜命名,知韩愈爱郴州北湖,将池塘取名“北湖”并求诗于韩愈;韩愈写北湖诗奉和,后人据诗中“醒心”词,筑亭郴州北湖。


 

 

 


  



相关文章